第三十八章 鸣佐相会(1 / 2)

加入书签

火之国与田之国的交界处,一架灰扑扑的四轮马车正缓慢地行驶在泥泞的小路上。车夫身材魁梧,头戴斗笠,神态安闲地坐在车厢正前方,右手稳稳地执着马缰。

“我……我们还有多久才能离开火之国啊,介信?”一个颤抖的声音从车厢中响了起来。

名为介信的马车夫停住了马鞭,漫不经心地答了一句:“半小时。”

“木叶派来的忍者都被你们解决了么?”车内的人似乎稍微放松了一些。

“不。”车夫懒洋洋地吐出了一个字。

不过就在下一秒,他的神色骤变,死死地勒紧了手中的缰绳。

马车的正前方,一个身着白色高领短袖上衣的俊美少年,正用冰冷的黑眸注视着介信。他的双手各绑着一张通灵符,黑色的长发随风飘动,即使是在雨后的林间小道上,浑身上下也没有沾染丝毫的泥点。

“你是什么人?”介信松开缰绳,右手搭在自己腰间的忍具包上,沉声问道。

“宇智波佐助。”黑发少年无悲无喜地答道。

介信听到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了一道凌厉的光芒:“原来是那个叛徒的弟弟。”

“我对和死人斗嘴没有兴趣。”少年右手在腕上一抹,握住草薙剑的同时迅速单手结印,化作一道电光向介信袭来。

介信依靠条件反射,微微侧身,让佐助的千鸟从自己的胸前擦过,击穿了车厢。他抬起了放在包中的右手,手腕一抖,朝佐助的后背射出了几道涂有剧毒的千本。

佐助凭借着风声判断出了千本的大致位置,转过身来,身体因惯性继续倒退的同时,左手手腕一抖,掷出了几枚手里剑,把毒千本全部弹开了。

两人都没有理会战战兢兢畏缩在一旁的前火之国弹正官,不约而同地展开了下一轮攻击。介信在胸前飞速结印,左掌向前平举,一道蓝色的激光束从他的掌心冒出,以光速射向了佐助的心口。

“岚遁•透射!”

佐助从介信抬掌的动作预判出了他的攻击,提前举起草薙剑,横在了胸前。激光束一与剑身上的雷属性查克拉相遇,马上像水滴遇到了热油一样,四散飞溅。佐助手腕轻轻转动,光洁的剑脊宛如一面明镜,将激光反射了出去。而后他从容后撤,万花筒写轮眼的六芒星纹理显现而出,发动了幻术。

介信知道对方是幻术大师宇智波鼬的弟弟,对此早就有所预料。他在见到万花筒写轮眼纹理变换的那一刻就把视线移开,使佐助的幻术完全落空。他双手结印,轻喝了一声:“水遁•水阵壁!”

介信使用水阵壁的用意是在自己视线不能与佐助相对,战斗处于劣势的时候,为自己赢得一丝缓冲的机会。可惜他没有料到,佐助真正的杀招并不需要双目对视。

“天照!”佐助左眼流下鲜血,目光穿过透明的水墙,聚焦在介信的头上,释放出了号称能够燃尽万物的黑炎。黑炎瞬间包裹了他的整个头颅。皮肉被生生灼烧的剧痛让介信发出了一声嘶哑的惨嚎。

“封火法印!”一张卷轴在介信的头顶展开,将黑炎全部吸入了其中。就在介信庆幸有好心人救了自己一命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头顶被一只带着绷带的手抓住,脖颈一凉,失去了全身的知觉。他勉强睁开已经被黑炎烧得粘连起来的眼皮,看到了一具正喷出鲜血的无头尸体,还有一对透露着些许遗憾的湛蓝色眼眸。

“愿你能在净土安享和平。”这是他的意识在堕入黑暗之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希望你不会介意我抢了你的人头。”金发少年把被黑炎烧得皮焦肉烂,宛如恶鬼一般的头颅扔在了地上,“我只是不忍心见他被这样活活烧死,给了他一个痛快。”

“这个忍者的尸体我们有用,你把这位叛逃火之国的弹正官漱石带回去吧。这是我们送给木叶的一个小礼物。”佐助没有理会金发少年的话,看了那个正缩在车厢里瑟瑟发抖的身影一眼,淡然地说道,“作为一个普通人,敢为‘晓’办事,不知道我是该赞赏他的勇气呢,还是该嘲笑他的愚蠢。”

“你不要看他现在这个畏畏缩缩的样子,用来保命的小玩具可不少。一不小心的话,可是容易阴沟里翻船的。”金发少年挥出了缠着绷带的右拳,一拳砸碎了整个马车车厢,木屑四散飞溅,而车厢内部却分毫无损。紧接着他左手手指从腰间的忍具包中夹起了三枚手里剑,聚集起了风属性查克拉,向前一扔。旋转的手里剑带着呼啸的声音,化为三道流光,将自动升起的三个小型飞碟切成了两半。

“你……你是漩涡鸣人?那个凭一己之力击碎陨石的怪物?”漱石看着那辩识度相当高的六道猫须,颤声问道。

鸣人把查克拉运于脚底,将不知道何时散落在地上的微型起爆符一脚踩灭,缓步走到了漱石的面前。

“没错。”

他手结壬印,召出了一个影分身,并让分身用飞雷神之术把漱石带回了木叶村。

“好久不见,佐助。换上这身衣服,你变得比以前更帅气了。”处理完叛逃的前任弹正官之后,金发少年转过身来,笑着冲佐助挥了挥手。

“你这个家伙关注的重点还是这么无聊。”佐助擦去了左眼中淌出的鲜血,冷漠的表情没有鸣人的言语而变化半分。

鸣人这才注意到了佐助眼角的血迹,心中一紧:“鼬告诉过你频繁使用万花筒写轮眼,会损伤身体和视力吧?”他见佐助眉头微微蹙起,急忙补充道,“我……我当然没有资格对你怎么使用自己的力量指手画脚,我只是不想看到你因为追求强大的力量而受到什么不可逆转的伤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