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奇哉怪哉,会试疑云(1 / 2)

加入书签

清远书院内,此刻郗成陪着吴启扬在与宋夫子复卷。宋可为已知道吴启扬连会试都没入围,心里也感到奇怪,神情十分严肃。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在纸上将当日所答一一列出,待大略过目后,宋可为舒了一口气,紧绷者的脸也松了下来。吴启扬的答案虽然有些年轻人的意气,但并不存在发挥失常,甚至对于一些古圣经典的解说甚至颇有新意。

“子腾啊,你看这里,问你治一县时遇到灾情,县库粮食不足如何应对,你答将县中富户召集起来,鼓励他们赈济灾民,由官府为他们传名并报上官表彰,同时让富户出粮代替银钱认缴县内粮库,由主簿为他们登记入股,待平年和丰年县库富余了按股份分成,此举未免有些不同寻常,却也不失为灾年时的权宜之策,只是如此详尽的方略你在区区答卷上难免答不全。不过面对流寇侵扰,你答曰在县内召集乡勇,由都头加以训练,带领出击流寇,那是书生之言了。你年纪尚轻,又没在地方乡县当过从官,不知道灾年那乡民自保尚且顾不及,哪里募集得到什么乡勇,而都头只是地方捕盗的官吏,所凭不过一夫之勇,多数既不知如何练兵也不懂兵法,就算能带着一批面黄肌瘦缺乏训练的乡兵,哪里能战胜穷凶极恶的流寇。为师不说该如何应对,你自去领悟。我知你与凯元帅家的小子交好,他与你说兵,你不愿习武倒也不妨,不过他年纪轻轻,于兵法可是颇得凯元帅手下谋士强将得真传,这兵家学说你学一些也是有好处的。须知我朝虽然分文武国考,文考从文官,武考出武官,可是也多有文官从军,武官从文的例子。那兵部尚书王崇仙当年是从州官之职擢升兵部侍郎,我朝文官之首右相朗开明则是出自军中,可见一介武夫或是只识书的文人大多只能屈居下官。”宋可为对吴启扬很是用心,评论学生的答案细心之余还是以启发为主,同时对这个学生期望颇高,一出口就以右相和兵部尚书为例。

“子腾你不要灰心,须知求学一途许多困顿,你年纪尚轻,自小一帆风顺,受些挫折也不一定全是坏事。今年不过,三年后再去便是了,以你的学识,中进士是看得见的。”宋可为又安慰自己的学生道。

“师傅教诲,弟子谨记,当不折不挠,以扬我门学问为己任。”吴启扬虽然心情一团糟,对于师傅的耐心教导还是很感动。

“宋夫子,我觉得不对。”郗成大胆地向宋可为提出疑问。

宋可为早就知道他这个学生的仆从,郗成与宋夫子也见过几面算是相熟了,连他的字也是宋夫子起的。

宋可为知道郗成考取举人后,就知道一定是吴启扬在偷偷教他。本来他开馆授课是要收取高额课费的,吴启扬此举有违师徒之道。可是吴启扬是他的得意弟子不好太过苛责,而且他宋夫子本就讲求有教无类,他的弟子都能将仆人教到考取举人,于他也算面上有光,因此就默认了郗成这个外室弟子。而这次郗成考中贡生,更是让他刮目相看。宋可为问了郗成几个会试的问题,便知他考取贡生是名至实归,而且从两人的的答案可以看出,郗成对于他家少爷的见识学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哦?伯昂说说你的看法。”宋可为心中其实也对学生的落榜有所疑,只是不经调查不好妄下论断,且听听郗成能说出什么道理。

“宋夫子,少爷的答卷虽然与世俗略有不合,但总体上中正平和,一展所宋夫子所教,我不信今年的优秀考生如此之多,竟能将我家少爷挤出榜单。我怀疑那评卷之人是否公正,是否偏向一家之学。”郗成一时间也说不出许多道理,但还是想利用宋夫子在帝都学界的影响力,最起码替吴启扬争取一个复议的机会。

“我其实心中也有疑虑,会试的主考副考出自会文馆,里面我多有旧识,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下,究竟子腾因何落榜。对了,那常家二子常林枫不是子腾你的好友吗,他新入会文馆,你也可让他帮忙。”

出了清远书院,正碰上“大岳七俊”中的华灏、罗宗厚和庞烨,他三人已知晓吴启扬会试落榜,特来安慰。

“景川兄,乾文兄,少炎兄”吴启扬对着三人拱手,郗成也一一行礼。

“子腾兄,你的事咱几个都知道了,为兄在仪仙楼设宴为你出出晦气,咱们边喝边聊。”华灏一摆手,带着众人向位于城南的大岳知名酒家仪仙楼走去。

华灏在仪仙楼的顶楼订了一个包厢,从窗外望去可俯瞰大半个大岳城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