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擦肩而过(1 / 2)

加入书签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许凤英之所以给沈茜自己单独处理,因为绣花厂升级造成的员工剩余,那不纯净证明自己对她信任。

而是一人做事一人担当,在哥哥面前,绝对不会因为决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导致因为工作失误造成后果,而使沈茜有可剩之

机,将责任强加于自己。

完全放开,既是给沈茜一个独立的平台,也是对沈茜工作能力的一个简单测试。总是恨天怨地,无用武之地的沈茜,在哥哥将

绣花厂交给自己时,曾经直接去哥哥的美达公司毛遂自荐。在遭到哥哥婉言谢绝之后,两年来,她如鲠在喉,如芒在背。现在,

机会来了,是骡子是马,让她牵出来遛一遛。

看来,许凤英也不间单。好话!没两把刷子,作为村书记的太太,她能自己养着发小,大名鼎鼎的丈夫,却忍气吞声么?有人

肯定要说,那还不是看在她哥哥许凤奎情面上。那我告诉你,还真的不是那样。许凤英虽然高中毕业,和自己丈夫的文凭不分高

低。但论个人管理能力,作为村书记的丈夫,离不开她的指点你肯定不信。

来,我们先来说说男人,总归感情用事的居多你承认吧。一场饭局,几杯酒下肚。一份薄礼,几句好听的话。男人有时候一个

痛快答复,能造成终身后悔的结果。诱惑,糖衣炮弹,能让一个优秀男人的正义之塔,瞬间土崩瓦解。且不说有美女、金钱这些

令人难以抵抗的诱惑。虽然,村书记不是什么大官。可在基层,他们可是撑起农村一片蓝天的顶梁柱。大是大非面前,绝对马虎

不得。

所以,每每出现有些决策性的研讨,许凤英绝对少不了。凭女人的细腻于感知,许凤英能揣摩有些人的口是心非,于阳奉阴违

。及时提醒当书记的老公,拨乱反正。每一次村委会讨论,离不开许凤英那是众所周知。无论工作或者家庭,许凤英除了于郭新

民青梅竹马,其余,几乎接近完美。

所以,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对外还是风平浪静。对内,确实暗流涌动。许凤英品貌实在是一般,可以说是貌不惊人。而老公

姚志超,却是远近闻名的大帅哥村书记 。很多人见到许凤英,都为村书记鸣不平。因为,许凤英一米六五身高,于村书记一米

八一身材相比较,简直是云杉碰到水曲柳:高不成低不就!

按道理,许凤英作为女人,一米六五身高,在女人中算不上佼佼者,但还属于一般以上。只是于村书记的老公姚志超相提并论

,略显矮小。哎,真是丑人多作怪。矮点也就算了,她还显得微胖。可能,四十出头的女人,十有八九都会身体发福。什么叫发

福?还不是农村人对发胖的女人的敬称。

你见到人家胖女人就说胖,人家肯定尴尬。心里不舒服,对你的话,内心里抵触,但言语上对一位客人来说,难以启齿回怼。

所以,为了避免人家不快,故意将发胖的女人,称之为发福。唉,一听说发福,谁都不会为难你。胖即是福,即是旺夫之命。稍

微发胖的女人,人们都认为有旺夫之命,许凤英即是其中之一。

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当她有这么回事得了。因此,许凤英夫妻感情,名存实亡。对外,大家心有灵犀,谁也甭提谁对谁错

。如果有错,也是当年的老公在遭到许凤英强烈拒绝之后,贼心不死。找出三代六亲,跑破许凤英他们家门槛。终于使得许凤英

难以招架。因为,那一会的郭新民听说在部队提干了。听到这样的消息,许凤英没自信了。

就在许凤英结婚的第二年,郭新民却突然退伍回乡。我去,许凤英那个懊悔,已经姗姗来迟。她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再坚持两

年。转念一想,她更恨现在的老公姚志超。都是他,不失时机,找出多人,左右开弓。才使自己坚守爱情象牙塔,轰然倒塌。

击败许凤英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村书记的软磨硬泡。而是她听得一侧郭新民在部队即将提干的消息,迫使自己不得不忍痛割爱

,撒手爱情。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在部队提干的人,那可是前途无量。许凤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郭新民真的提干,青云直

上,还能轮到她许凤英吗?

农村姑娘都有一种自卑感,总觉得婚姻还是门当户对比较稳固扎实。可当他看到郭新民两年后,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一刹那,

许凤英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曾经喜欢的人,还是坚守心底的那份执着。多少人给他说媒提亲,郭新民都加以拒绝。可以说,他

得知后,心灵还是得到几分安慰。

悲的是,见到郭新民时,她怀里抱着一个七个月大的孩子。面对郭新民那一双不可理喻的愤怒眼神,许凤英惭愧的低下头。因

为她知道,自己的不自信,带给郭新民莫大痛苦,心里总是过意不去。她知道,欠郭新民一个爱情债,迟早要还。不知道通过什

么办法来抚平他遭受创伤的心灵。

于是,她一边派人到处帮助郭新民说媒;一边将所有的过错,强加于自己当书记的老公身上。心里生恨,欲望随之而来。为了

弥补自己的过错,她总是约郭新民出来叙旧。原本,两个人两小无猜。可节骨眼下,两个人到了干柴遇烈火的地步。或许,以此

作为对郭新民心灵的安慰,更为合适......

不久郭新民结婚了,那女人正是许凤英的一位远方表亲。算起来,和许凤英是三代表妹关系。现在两家人发生成这样一层关系

,或许正是许凤英所希望的那样。未曾想,他们家什么意见也没有,郭新民倒得理不饶人。吃住碗里的,又想着锅里的。鱼和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