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安抚民心(1 / 2)

加入书签

处决了乌蒙拓之后,赵旉并未继续发动进攻,正如张、郑二人所想的一般,他麾下的火器部队并不善于攻城,在近战部队不足的情况下,他不会选择强攻,宁愿多消耗一些粮草军械,也要保证将士们的生命。

赵旉看着城头上稀松的大理军守卫,已然接到大理军正在撤退的他心中思虑万千,这么长时间,应该撤的差不多了吧。

“传令,骁龙卫全军突进,攻占水富县城!”随着身边护旗校尉手中大旗来回挥动,列阵前方的骁龙卫又对城池发起了进攻,四千人发起冲锋,余下一千燧发枪手死死的瞄着城头,一但有人冒头,便是一阵枪弹打去。

倒塌的城墙和城门,已然无法阻挡骁龙卫,城头上零星射出的箭矢也无法造成威胁,城内的大理国军队已然撤走,留下的不过是数百残兵败将用以迟滞宋军的追击。在骁龙卫朴刀兵悍勇的攻击下,片刻之后便被斩杀殆尽了。

“入城!”

清扫完城内残敌后,赵旉一马当先,飞驰入城,来到官府后,他找来笔墨纸砚,亲自写起了安民告示,一旁的秦忠和看到后说道:“殿下,安民告示交由下属来写便可,如何还要殿下亲自动手啊?”说罢,他便想要伸手去接赵旉手中的毛笔。

却不防赵旉一甩手便将他伸过去的手打开了,“这不一样,若非是此地乃是大宋领土,其上子民原就是大宋子民,不可不慎重。”

不一会,一张百余字的安民告示便新鲜出炉了,“把印玺拿来。”听到赵旉的话语后,秦忠和便将早已准备好的太子印玺拿了出来躬身递给了赵旉。

大印盖下后,赵旉又带着秦忠和向外走去,“传令,让将士们挨家挨户的去安抚百姓,若是愿意到城中心的便将人请过去,不可用强,孤在彼处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

秦忠和看着脚下生风的赵旉,忽然觉得这个太子非常不错,虽然好战了些,不过还是很爱护自己的子民的,随后他便转身前往军营下令去了。

不过片刻,整个水富县城到处都是奔走的宋军军士的身影,赵旉站在城中心的菜市口高台上等着,眼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军士的指引下来到面前,他的内心是极其兴奋的。

一但百姓认同了他,他就能在行军路上建立起一条安稳的补给线,至少不会被随意一击便被切断补给,这将对未来率军攻打大理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着台下百姓越聚越多,赵旉心内莫提有多高兴了。可就在他忙着高兴时,一名大汉亲军带来的消息却是让他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殿下,乌蒙部两名长老带着十多个心腹之人趁着大军安抚民心,守备补足之时杀了守卫,换上了他们的衣甲,随后在城中四处作乱,被他们殃及的百姓足有二三十人,被杀的也有十多人。叛党此时已被秦将军全数抓获,如何处置,还请殿下示下。”

“把人带过来吧,既然他们想死,那便成全他们吧。”赵旉冷冷的说话方式,令身旁的大汉亲军也感到一阵心悸。

台下的百姓们一个个交头接耳,纷纷议论着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台上这个长相英俊挺拔的小将军如此愤怒。

当台下不再有百姓前来,而军士们也已全然就位后,赵旉开口道:“众位乡亲,孤今日攻城,闹出了巨大的动静,在此,赵旉向众位陪不是了。”说完,赵旉便向台下众多的百姓躬身作揖。

一众百姓这才知道原来这小将军原来就是大宋太子殿下,可即便是这人只是一个将军,他们也不敢受这一礼啊。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下跪,口中大呼“草民不敢”之类的言语。

赵旉见状,又叫军士们前去将百姓们扶起来,这才继续说道:“孤已然亲自写下了安民榜文,并加盖了太子印玺,明日,榜文上的对策自有人前往各位乡亲家中实行,现在,孤要向各位乡亲一个交代,把人带上来!”

赵旉一挥手,立时有一众大汉亲军将十多个身穿大红衣甲的人押了上来。此举却是让看台之下的一众百姓不明就里,皆是疑惑为何太子殿下要将这些军士绑了,莫非是犯了军纪?可即便如此,也与他们这些草民无关呀?

“乡亲们,你等定然疑惑孤为何绑了这些军士,实则这些人并非大宋军士,他们借着孤派军士前往尔等家中安抚,守备人手不足之时,杀了守卫军士,换上了他们的衣甲,在城内四处作乱,已是祸害了不少百姓。”

这时,又有一队大汉亲军抬着十多具百姓的尸身来到了台上,台下的百姓们见到尸身后便不疑有他,纷纷叫嚷着要杀了这些夷人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

“殿下,这些人杀了我等宋人百姓,不杀不足以慰籍民心,夷人在城内这段时间无恶不作,城内百姓多有受其欺辱者,还请殿下为城内百姓做主啊!”

赵旉见百姓们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便抬起手往下压了压,又过了许久后,百姓们的呐喊声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孤今日在此立誓,只要孤还活着,便没有人能欺辱孤的子民,若是有人胆敢来犯,孤便要了他的命,亡了他的国!行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