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至圣之死(1 / 2)

加入书签

大宋绍兴八年十月,平静的生活已然持续了许久,虽然边界上仍旧不断的发生小规模冲突,但好在并未发生大战。

大金国,燕京。

五十岁年纪的完颜旻(字阿骨打)正在皇宫校场中检阅他的亲卫队,以及将要和他一同离开燕京城,返回辽东进行冬猎的大金国的勋贵们。

完颜旻横刀立马,一身北方人独有的兽皮袄,一顶熊皮帽,两条狐尾垂于耳边,腰间挂着一柄长弓,一把弯刀,马鞍上挂着一壶羽箭。这一身行头是标准的北方冬猎才穿的装束。

由于大金国的一众贵族也要随行,所以整个队伍的集合速度实在不敢恭维,每个勋贵都带了百余名护卫,加上完颜旻的五百人,此番北上足有两千余人。

“报,陛下,人齐了。”

“好,出发。”

没有过多的话语,随着完颜旻下令出发,一众勋贵按照爵位的高低,列着队伍跟上了完颜旻的近卫军。

这些勋贵之中有一人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所在的位置是队伍的末尾,说明他在这些勋贵之中,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此人名叫巫康曾亮,是金人之中为数不多的亲宋人士,他并不主张向宋人发动兼并战争,而是希望大金能够向宋人学习,无论是文化也好还是生活方式也好,宋人都是值得学习的。

但身处于大金这样一个环境中,巫康曾亮也无可奈何,但在半年前,有一群宋人行商来到了燕京,在燕京买下了屋舍,开起了酒肆,可时常有金人前去捣乱,这酒肆也是难以为继。

当时的巫康曾亮出于不忍,便带着护卫去了那酒肆,一群人往店内一坐,侍卫往门口一站,闲杂人等便无法再进入其中。

店掌柜与巫康曾亮交谈许久,其一口流利的女真话使得巫康曾亮极为震惊,因为至今为止,他还没见过哪个宋人的女真话如此流利。

那店掌柜自称是自小便生活在北方地界,会一些女真话不足为奇,但其实,他真实的身份则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燕京千户所的千户,其名叫做芈辛,麾下几百人分散在燕京各处。

在巫康曾亮离开芈辛酒肆之时,他留下了两名随身亲卫,并要求他们杜绝金人在此处闹事,因为这家酒肆如今也算是他的产业了。

果然,自那之后这酒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因为宋人酿造的酒实为佳酿,很符合这些北地人的胃口,没过多久,这酒肆便成了一家酒馆,随后又在燕京城内开了多家分店,可以说,其辐射范围已然覆盖了整座燕京城。

事到如今,完颜旻等一干皇族所饮的酒水也皆是从那芈辛酒馆运来的。

大宋绍兴八年二月,绍兴皇帝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到了芈辛耳中,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北镇抚司周锦然传来的新帝诏令,要他择机击杀完颜旻,他等了八个月,终于等到了这一次机会。

此时的他正跟在巫康曾亮的身边,以为大金的皇族勋贵们运送佳酿为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到巫康曾亮脸上不太好的神情,芈辛用女真语道:“郡公大人,此番便要返回北地冬猎了,何故闷闷不乐呢?”

巫康曾亮看了他一眼,道:“就是因为要返回北地了啊,这就说明陛下仍旧没有放下南下攻占宋国的决心,这不只是在要求臣民们遵守传统,更是在训练军士的战法,此番前来的这些卫士,别看个个人高马大的,其实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军。”

芈辛眼睛一亮,若是如此,那此番谋划成功的可能性便更高了。

“郡公大人无需担忧,届时若是两国开战,在下会将属于大人的钱财分数出来,留在店内,十多处酒馆也俱都归属大人……”

不等他说完,巫康曾亮便打断他道:“唉,我不是在想这个,我是在想一旦开战,受苦的还是两国的百姓,当初辽人欺压我等,幸得陛下领着我们推翻了辽国的统治,建起了自家的王朝。”

“可不想如今还有西辽在虎视眈眈,随时随地的想着夺回失地,如今又招惹了夏国,正是两线开战的时候,如若再与宋国交战,那大金怕是就危险了。”

芈辛眼珠子转的飞快,没过一会,他便说道:“其实,在下倒是有个法子,让大金不至于落入如此场面。只是如此法子,可能不会适合大金皇帝的国策。”

“但说无妨。”

“在下所说之策便是宋金两国趁着如今是议和的状态,不如直接联手,将夏国和西辽灭掉,谁打下来的土地便归谁所有,届时若是大金皇帝还想要与大宋交战,那时再说也不迟。”

巫康曾亮想了想,却并未再开口,芈辛知道,如此状况,便是巫康曾亮在思索事情的可行性了。

一众北上辽东的队伍不断前行,直到正午之时,队伍来到了一处山谷,按照大军行进的惯例,每个勋贵都派出了两名斥候同其他勋贵的斥候组成斥候队,进入山谷探查。

此时,芈辛的心中挂起了大石头,但他仍是面色如常,带着一众扮作随从小厮的锦衣卫小旗给聚在一起的皇族勋贵们奉上了大宋独有的杜康美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