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还归行在(1 / 2)

加入书签

大宋圣武元年十一月末,自蜀地一路南行随后又转向东边,最后再转而向北的赵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行在临安。

而在路途中,王大牛和他的娘亲也终于通过李二和李晚娘知道了赵旉的真实身份,当时差点给这两个山野人家吓晕。

但身为一个皇帝,能够如此的亲近百姓,那可是百姓之福一路上,经过李二兄妹的言行劝说,王家母子终是放下了悬着的心,安安分分的跟着赵旉。

临安城外,上官佳和孙婧二人身着普通贵妇所穿的裙装,在近百名大汉亲军的侍卫下站在官道旁,望着远处缓缓行来的那支二十余人的队伍,倒是颇有些望夫石的味道。

赵旉骑在高头大马上,当他见到自家皇后贵妃站在城外时,立时便策马飞出,只留下一众大汉亲军带着马车缓缓前行。

马车内,李晚娘和王大娘听得赵旉呵斥战马的声音,不由得好奇,李晚娘伸出头来,问骑马走在马车边上的哥哥:“哥,怎么啦?”

“我也不知道啊。”李二也是初来乍到,哪里知道这之间的细则。

这时,李昊转过头来笑着道:“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在城外等着陛下呢,俗话说小别胜新婚,陛下自然是先去会面了。”

王大牛道:“陛下可真会疼人,两位娘娘也是,这天气也慢慢冷了,如何不待在宫内,偏要出来,叫陛下担心。”

这话一出,顿时引得周遭的大汉亲军们哈哈大笑。

“怎了?我说的不对?”

“你这是不了解陛下和皇后娘娘之间的感情,陛下用情至深,娘娘也是如此,两人那可是堪称历朝历代皇家夫妻的典范。好了,莫要多说了,皇家的事,咱们还是少说为好。”

李昊说罢,一群大汉亲军这才停止了议论,安心的护着马车缓缓前行。

另一边,赵旉策马飞奔到上官佳和孙婧的面前,不等战马稳当些,便一撩腿便跳下马来,吓得两女急忙上前欲要搀扶。

赵旉上前牵起她二人的手,嬉皮笑脸道:“怎了,好歹朕也是上过战场的,若是战马都下不来,岂不是早死在战场上了。”

两女挣扎了一会,没能将手从赵旉手中抽出来,上官佳道:“陛下,我二人不是担心嘛,那个,可否将手放开些,都捏疼了。”

赵旉这才笑着将手放松了一些,可没想到才松开一点点,两女的手便如闪电一般缩了回去,赵旉想要再牵却是不可能了。

两女往后退了两步,行礼之后道:“臣妾恭迎陛下回宫。”

近百名大汉亲军这时跟着行礼后大声道:“恭迎陛下回宫!”

这一嗓子喊的可谓是震天动地,周遭本在行走的百姓听得之后,一个个自觉的站在官道两侧,恭恭敬敬的等着赵旉回宫。

队伍一直排到了城内,城内的百姓并未听清军士们的喊声,可问问那些在官道两侧站着的人便能知晓,陛下回来了,而且两位娘娘已在城外迎接。

百姓的队伍越来越长,甚至排到了皇城城门处,赵旉眼睛湿润了,百姓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便够了,赵旉不过是保证了这些基本的东西而已,百姓们便已经感恩戴德了。

如今的临安城,如若谁要是敢说赵旉的一句坏话,莫说锦衣卫会找上门来,便是这些百姓都能一人一口唾沫将人淹死。

赵旉命人找来一辆战车,等李昊一行行近之后,他让两名妃子与王大娘和李晚娘同坐一辆马车,这可是让两个家庭顿感受宠若惊。

赵旉则是不以为然,他要亲民,自家的后妃自然也要跟着学学,等两人登车后,赵旉便乘坐战车,一路向皇城行去,一路上,赵旉不停的向百姓们拱手,更是喊着他们日后不可如此,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耽误了活计等,着实是捞了一大把民心。

回到皇宫,赵旉让上官佳和孙婧带着李晚娘和王大娘入了后宫,李二和王大牛则被交给了秦莽义,赵旉要秦莽义亲自训练二人,待到锦衣卫必须掌握的东西学完之后,赵旉会亲自交给他们一些心的东西。

安排完事,赵旉直接往奉天殿行去,在路上,他便发出了诏令,要文武百官在奉天殿等候,他要宣布一些必须执行的举措,不准任何人不在场。

“皇上驾到!”

随着奉天殿外当值的小太监一声高喝,奉天殿内的文武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赵旉边走边道:“平身。”

待到赵旉在龙椅上坐定,文武百官这才直起身子。

“嗯,今次这礼节倒是做的不错,却除冗余繁杂之处,但保留了必要的礼仪,很不错,继续保持!”

“今日朕刚刚回来,按道理应是要在后宫陪着太后与诸妃,但朕归来的路上,遇到了许多事情,这些事令朕倍感愤怒,朕觉得,有必要处理一下了。”

群臣没人敢说话,他们的屁股基本都不干净,多多少少有些违制的地方,再听着皇帝如此冷漠的语气,实在是不敢出头说话,保不准便被皇帝拉出去砍了。

“彭州,在陕甘之地被金人和夏人侵占之后,彼处便成了我大宋的西北门户,但朕经过彼处时,当地州官竟是擅自加税,拉帮结派,划地自治,朝廷的政令视如无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