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南张北扩(1 / 2)

加入书签

辽国灭亡后,完颜宗弼在辽国境内留下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又在当地征幕了三万部落土著,组成了大金镇西将军府,统帅乃是完颜昌权。

此人也算的战功彪炳,是名悍将,用来镇压当地土著最合适不过。

至于西逃的那十几万辽人夏人,完颜宗弼没想过去追,对于大金来说,灭掉辽国已经是力之极限了,如若强行追击,极有可能导致反噬,那便得不偿失了。

是以,在安排完辽国故土上的事情之后,完颜宗弼便带着自己身边的铁浮屠大军朝着燕京方向行军,便是要班师回朝了。

此刻的燕京城内,文武百官,达官勋贵们正在皇宫内与皇帝完颜宗峻议事,所议的话题,便是:如今摄政王已经取得了对辽的终局之战的胜利,那么,是不是应该举大军南下攻宋了?

年轻的将官们都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激进分子,他们个个主张举兵南下,打一场灭国之战,将那富庶的江南地区变成大金勇士的跑马场。

一波年纪稍长的勋贵官员则是不愿在此时同宋人开战,大金的国库已经见底了,若是在往年,他们不介意到宋人那里打打草谷,扫扫秋风。

可是如今的宋朝已经不再是当年那般软弱可欺的时候了,汉江南岸的宋朝边军可是配有火枪的,更何况如今宋朝皇帝重武,武人得到重用,更有锦衣卫监察各处,使得大金派去南边的细作大部被抓。

可以说,如今的宋朝对于大金来说可以说是蒙了一层面纱的窈窕女子,可谁知道面纱后边藏着的会不会是个粗糙莽汉?

“巫康曾亮大人,为何不同意南下啊!大金的国库都快空了,这时候不应该去跟宋人要点金银布帛用上一用吗?”

这是金人的年轻一辈将领啊撒在讲话,说话之时,还不忘嚣张的伸出手指对着一众前辈指指点点。

“我看呐,大人们是已经身负富贵了,不愿再过那种刀头舔血的日子,啊撒大哥,咱们自己与陛下请命就是,何必与他们商议。”

一个比之啊撒还要年轻几岁的人站出来说话了,啊撒观之,脸上有了笑意,这是他的结拜兄弟巴那,两人从小便是一起长大的,也一同参加过金人对周遭小部落的进攻。

老一辈吹嘘自己曾经在对南边的宋人作战时的勇猛,以及讲述宋人胆小怕死,触之即溃,偏偏一个个富得流油。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长大的两人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都看不起宋人,更觉得什么时候大金缺钱花了,直接南下抢来就是。

年轻的将领们在那边大大咧咧的嘲弄着巫康曾亮等一众昔日的金军元老,可这些勋贵却是理都不理他们。

老勋贵们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知道宋人并非如流言之中所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只不过是自家派去的人还有那些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宋人狗官起了作用而已。

自赵旉出现之后,大金数次在其手上吃亏,尤其是他捣鼓出来的火枪,对于大金如今的战法来说,确是一大威慑。

不多时,完颜宗峻自后殿转到了正殿之上,见到完颜宗峻来到了皇位上坐下,一帮子人这才安静了下来,规规矩矩的行礼。

完颜宗峻知道,虽然这帮人看不起宋人,但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们也已经学起了宋人的做派,这些朝堂上的人,哪个在家里不效仿宋人置办产业,那便是不随风化,不入大流,是要遭到嫌弃的。

从现状来看,大金已经开始宋化了,只不过是嘴上不说而已,不断的有人提南征,也不只是为了获取财宝,更是为了抹掉宋人的历史,让这天下,只剩下大金,让所有的宋化,变为宋人的女真化。

“众位,朕已经听到你们说的了,都说说,大金到底是该南征呢,还是应该停止兵戈呢?”

啊撒抢先一步走出队列道:“皇上,啊撒以为我们应该趁着灭掉辽国的这股势头直接攻打宋人,即便我大金补给不足,那不是可以以战养战嘛,所经宋地,杀光宋人,那帮宋人没必要浪费粮食苟活于世,倒不如全都拿来,为我大金勇士做些贡献。”

一时间,不少的年轻人出言附和,也有几个头脑不清醒的老勋贵跟着附和,还说若是南下,他们愿意充当主帅或是先锋。

完颜宗峻脸上也是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大金就需要这样的勇士,不畏生死,为国效忠。

巫康曾亮因为出使宋朝,成功让宋人加入到了对夏辽的战争中,为大金分担了压力,被升爵为国公,已是位极人臣。

巫康曾亮道:“皇上!如今的宋国已不是当初那般软弱可欺的时候了,对夏辽的战事之中便能看出,宋人已经越发的善战了,再者,大金如今国库已不充盈,若是强行南下,被宋军拖住,宋人凭借着那些个天险,也能拖垮大金,所以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南下!”

经过芈辛的潜移默化,巫康曾亮如今的已是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宋话,更是接受了许多的宋人文化,大殿之上,没有人能够比他还要了解宋国。

完颜宗峻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巫康曾亮所说的话,也是在他考虑的范围内的。

这时,又一名老勋贵站了出来,道:“皇上,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南下,但是大金国库确实太过空亏,那我们何不将目光转向另一边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