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泗州之战(一)(1 / 2)

加入书签

天眷三年,大金已经休养生息了整整一年,当大宋在南边过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大金则是不断地舔舐连年征战以来的伤口。

游牧民族的财货便是他们的牛羊,而金人治下的宋民区则是沿用原有的管制方式,一年的时间,金人囤积了大量的战争物资,又整训了十万大军,加上从各地征调来的军队,此次南征一共出兵二十五万。

完颜宗弼亲自挂帅,二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左右路大军各五万,分别进攻建康和兴元方向,他则带着十五万大军直奔襄阳而去,那里是他丢失颜面的地方,他要在那里重新拾起丢掉的荣耀。

只是,大军来到与襄阳一江之隔的樊城之后,对岸的景象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原来,在锦衣卫的不懈努力之下,终究是搞清楚了此番金人南下的作战意图。

襄阳太守已经得到了赵旉的指示,在汉江南岸沿岸构筑营寨,广立旌旗,各处营寨之间埋设陷阱,再将汉江南岸彻底挖成竖直的,与营寨寨墙并做一处,各处死角安排军士驻守,严防金人偷袭。

这等防守战法还是段和誉派人送来的战报之中所讲的,赵旉当即认为是个不错的办法,只不过需要耗费的军力着实不小。

考虑到襄阳乃是北伐重镇,赵旉令韩世忠即日北上,就任骠骑将军,统领十万自大宋各地汇集而来的禁军守城。

韩家军则交由他的儿子韩彦直统领,韩家军作为东路大军自泉州一路北上,途径建康,进攻徐州。

右路大军由骁龙卫指挥使李昊统领,麾下辖制禁军三万,自临安出发,一路北上,攻颖州。

中路大军便是韩世忠的十万襄阳守军,只需守住襄阳便可。

左路军主将为李显忠,辖制玄武卫五千人马,以及三万禁军。左路军自京兆府出兵,北伐耀州、蒲州,若是有可能,还可进逼平阳。

西路军则是岳飞麾下的岳家军,自银州出兵进攻新秦之地继而攻伐火山镇、保德镇等金人的军事重镇。

而此刻,望江兴叹的完颜宗弼颇感无奈,多少次了,每一次南下都会被这些江河所阻挡。

即便是宋人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所组成的险关要隘,但仍旧有黄河天险,大金拿下黄河,灭了北朝后,赵构又在南边建起了新的大宋,大金想要再度南下,却发现南边的水系更是复杂。

别的不说,单说就算越过了这汉江,拿下了襄阳,但是紧随其后的便是那不下于黄河的大流长江,在那里不知又要死伤多少人。

“伐木造船吧,水师即刻由陆路将战船推来,否则,难以渡江。”

等麾下军士去传令去了之后,自高丽战场折返回来的啊撒出言道:“殿下,为何不绕道呢?看对面这架势,我们想要打过去,简直比登天还难啊。”

完颜宗弼摆了摆手,道:“你不懂,此战的重点不在襄阳,这十五万大军只是要拖住宋军主力而已,真正的杀手锏是东边的虎喔萨统帅的大军,他若是一路南下,攻破了建康,那我们就可以改牵制为主攻了。”

啊撒似懂非懂,直到完颜宗弼叫他回营了他也没能想明白其中关键。

东边,韩彦直初为一军主将,颇为兴奋激动,但同时他也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不求有功,但求无错,大军不能出现差池,唯有在必要时刻方能尽显底牌。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韩家世代忠良,在他这一代也不能堕了韩家名声,只要占局有利,他会毫不犹豫的率领韩家军一路攻杀。

此刻的扬州,旌旗蔽日,鼓声震天。这是扬州守军在刺史的率领下迎接韩彦直的大军,但是等了一整日,都未能见到韩家军的身影。

刺史刘正恭叫来斥候,道:“不是叫你去告知韩小将军,本将在扬州设宴劳军么?”

那斥候唯唯诺诺道:“话已经带到了,韩将军也是满口应承的,怎知……”

“行了,回城!”刺史一甩袖子,愤愤不平的回了扬州城。

另一边,韩彦直却是已经领着大军马不停蹄的朝着泗洲赶去了。

三日后,泗洲城。

此刻的泗洲城早已经人去城空,此处自金人占领之后,宋民便跑的差不多了,如今大战再起,本就没几户人家的泗洲城自然就空了。

韩彦直率军一路马不停蹄,终于是赶在金军之前进入了泗洲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