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怒发冲冠(2 / 2)

加入书签

随着琵琶之声和杜文武的歌唱,另外几名站起身来的官员也跟着唱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在这几人的歌声之中,琵琶之声一转,忽然充满了愤懑之意。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唱道这一句时,场中的中原官员几乎都已经站起身来。好几名白发苍苍的官员,泪流满面。

靖康之耻,武穆之恨,虽然已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但一直是中原人心中永远的耻和痛。众官听到此处时,想一想中原如今的疲态,看一看场中三地的使臣,心中之恨,激涌而起。

木赤呵的脸上,虽然十分平静,却再也看不到先前的笑容了。鹰眼和伊贺百忍的脸色则沉了下去。

琵琶之声再转,阵阵杀伐之意,凛凛而来。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曲至此处,场中的中原之人,除了太子依然安坐,便是两位少林高僧和两位武当道长也站了起来。两位武当道长头上的束发无风自动,浑身剑气激荡。两位少林高僧虽然并无太大的反应,却都双手合什,默念《金刚降魔经》。

其余的中原之人,则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放声大唱,一边以手击节。

木赤呵的脸色,终于沉了下去。鹰眼和伊贺百忍的眼中,闪着丝丝怒色。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场中众人唱完最后一句,琵琶声却依然未落。场中众人也依然肃立,或闭目落泪,或神色肃穆。

堂中,怀抱琵琶的女子右手急拨,琵琶声愈来愈高,愈来愈急,愈来愈重。

突然,崩地一声,怀抱琵琶的女子手中琵琶的一根弦应声而断。众人看得分明,怀抱琵琶的女子右手指缝之间,有血迹渗出。

“音音姑娘!”杜文武等人急切地说道。

太子也站起身来,正待说话,怀抱琵琶的女子怀抱琵琶,屈身一礼道:“多谢各位贵客关心。小女子无妨。”

说罢,怀抱琵琶的女子将目光扫过木赤呵、鹰眼和伊贺百忍三人,清冷地问道:“三位贵客,小女子这一曲,不知是否当得起慷慨激昂几个字?”

木赤呵的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见怀抱琵琶的女子发问,木赤呵哈哈一笑道:“姑娘此曲,确实慷慨激昂。姑娘这一曲的曲词,可是出自岳武穆岳元帅?”

怀抱琵琶的女子道:“正是出自岳爷爷。”

木赤呵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岳元帅的威名,便是在我北地,也是流传已久。可惜啊,可惜!岳元帅若是生在我北地,莫说是一个南院大王,便是一个摄政王,也可做得了。”

鹰眼接着叹道:“岳元帅的威名,西域之地,也是久有传扬。岳元帅这样的英雄豪杰,若是生在我西域,我西域之主定是早已与之结为兄弟。”

鹰眼话音刚落,伊贺百忍沉声道:“我东瀛之地,最重英雄豪杰。似岳武穆这样的大英雄大豪杰,如果生在东瀛,即便做不了幕府将军,也定可做大名之首。”

木赤呵、鹰眼和伊贺百忍一连串地说下来,场中中原之人的眼中都冒出了怒火。

岳武穆的冤案,虽是旧事,但木赤呵等三人话语之中的讥讽之意,场中众官如何听不出来?

太子和十皇子的脸色尤其难看。

当朝虽未发生似岳武穆那样的冤案,但昔年神威堡之事,至今在民间也有许多微词。神威堡一案,不仅导致本朝多名忠诚良将受牵连,更有数名统领一方大军的主帅挂印出走。民间将神威堡之案比作风波亭一案者,也不乏其众。

太子统领东宫,十皇子心系国事,如何能不知道民间的这些说法?

木赤呵、鹰眼和伊贺百忍左一声叹气,右一声可惜,左一声若是,右一声如果,太子和十皇子如何能不难堪?

怀抱琵琶的女子依旧用清冷的声音说道:“三位贵客所言,小女子不懂。小女子只是听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岳爷爷那样的大英雄大豪杰,也只有我中原之地,才配拥有。”

说罢,怀抱琵琶的女子再不理会木赤呵等人,却对太子和场中中原之人微微一屈身,说道:“太子殿下,各位贵客,小女子技艺未精,不慎断弦,惊扰太子殿下和各位贵客了。小女子告罪!”

言毕,怀抱琵琶的女子再度对场中众人微微一礼,怀抱琵琶,退了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