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讨论小酒馆(1 / 2)

加入书签

晚上下班之后来到姜姐家。

谢秀芬的嫂子和姐姐已经把菜和饺子做好了,和谢秀芬一起等着我和姜姐回来。

“老王呢?老王没来?”我问谢秀芬。

“他今天和他弟弟去省城买厨房设备去了,没回来,明天回来。”谢秀芬说。

我想起姜姐跟我说起他们今天买灶台的事,点了下头,顺便跟谢秀芬的嫂子和姐姐打声招呼。

桌子上摆着四个凉菜和一盘刚煮出来的饺子。四个凉菜分别是“下酒菜”“炝拌干豆腐”“小蘑菇拌菠菜”“小葱拌蚬肉”。看着拌的挺好,挺有食欲。

饺子也行,从形状上看已经达到标准,大小正好,每个饺子在二十八克到三十克之间。刚煮出来,饺子饱满圆润,瞅着就知道面挺好,不带粘牙的。

和姜姐、谢秀芬、谢秀芬嫂子、姐姐、还有郑佳琪我们六个人坐下来。

谢秀芬说:“谭师傅,你先尝尝,看看合格不。”

我说:“看着就合格,瞅着就想吃,比头几回进步多了。”

说完挨个菜尝了尝,都挺好。小葱拌蚬肉鲜度有点不够,另外不够<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芥末油放少了。跟谢秀芬姐姐说了这些,她有点不好意思,说家里芥末油没了,忘买了。

饺子挺好,我问谢秀芬嫂子是不是俩手擀的皮,她说是,现在有点习惯俩手擀皮了。跟她说现在饭店没开业,还没制作调料油跟红油,饺子馅里缺少调料油,加上调料油味道就达标了。还有就是饺子边有点大,应该再小一点。

对谢秀芬的嫂子和姐姐说:“你俩做的挺好,就今天这出品拿出去没毛病,按小饭店来说应该是师傅级的,一般人没你俩儿做的好,都能吃住人,给你俩儿点赞。”

谢秀芬嫂子是个爽快人,说:“都是你这师傅教的好,要是早认识你就好了。”

我说:“我也不行,估计现在我都做不出你们的味道。”

“哪能呢?”谢秀芬嫂子道。

“一直叫你们反复操练你们也别嫌乎烦,饭店不管大小,菜品是基础,也是命根子,饭菜要是不好吃生意保证好不了,那就是奔着赔钱去的。咱们这个小酒馆模式挺好,开业的话在阜新是第一家,所以咱们必须做好它。”

“叫你们反复的做除了要达到口味标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养成一个认真严谨的习惯,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你认真的对待它,它就会认真的对待你,你要是糊弄,那它反过来也糊弄你。饭店不是做不好,做不起来,是做着做着开始糊弄了,结果没糊弄明白,把自己糊弄死了。咱家不会这样,你们都是家里人,之前没做好是没有标准,现在有标准了啥都按着标准来,错不了。”

看了姜姐和谢秀芬一眼,接着说:“两个老板也是敞亮人,属于强强联合,姜姐在外界上人脉广,客源不成问题。谢姐做这些年饭店了,也有不少客源,对管理也熟门熟路。剩下的就是把菜品做好,服务做好,保证挣钱。”

“借谭师傅吉言,咱们敬谭师傅一杯。”谢秀芬举杯提议。

大伙儿共同喝了口酒,然后谢秀芬的嫂子和姐姐提前回去了。她们俩儿走了之后我们聊了一会儿,聊到饭店的合作上来。

我说:“合作是好事,利益共享,同时也是风险共担。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利益共享去的,很少想到风险共担。因为一开始都觉得项目挺好,不可能赔钱,也就不往那方面想。任何一个好的项目进行合作都不会赔钱,之所以赔钱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分歧造成的。要说合作的双方不信任那不现实,如果不能互相信任就不会合作了。主要是对合作之后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前进行预判和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导致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出现分歧,进而分裂。”

“谭老弟,能详细的说说不。”姜姐道。

笑了一下,我说:“我不知道你们俩儿合作的具体细节。打个比方,咱们就说利益分成吧,你们俩儿是每个月进行分成呢,还是在饭店收回成本之后再分成?对饭店的预留资金怎么设立的?”

俩人互相看了一眼,看样俩儿人都没想这事。

“那你说怎么分成好?”谢秀芬问。

我说:“我设计这个小酒馆的时候预计投资八万块钱,八个月收回成本。每个月纯利润是一万块钱,综合毛利百分之五十,纯利润是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一个月得卖到四万块钱,八个月才能收回成本。也就是说运营好的话你们俩儿一个月挣一万,每人应该分五千块钱。你俩儿定的是纯利润谢姐你占六,姜姐你占四,也就是说如果八个月收回成本的话,谢姐是收回来了,应该拿四万八,姜姐没收回来,是三万二,对不对?”

俩人点点头,虽然都是点头,但谢秀芬点头是满意的表情,姜姐有点疑惑。

“每个月你们俩还得拿出一部分预留资金,这个不用多,两千块钱就够,应对突发事件用。这个月没用了直接留到下个月,到下个月缺多少补多少,保证一直是两千块钱就行。”我说。

谢秀芬说:“谭师傅你说一个月得卖四万块钱,我家饭店还一直没卖过四万块钱呢。”

我说:“一个月四万,一天一千三百三,应该很容易卖到。”

姜姐说:“差不多,到时候我多拉点儿人过去。”

“姜姐人脉广,客源不是问题。”我说:“咱家一共五十个餐位,我是按客单价二十五设计的,如果两个饭口都爆满的情况下理想营业额是两千五,这谁家也达不到,刚开业上座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应该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每天能卖两千块钱。只有达到两千块钱才显得咱家生意红火,能持续一个月的话那咱们就是做住了。”

“不用两千块钱,一天一千五我就知足。”谢秀芬说。

“我也知足。”姜姐道。

我说:“是,一千五就挺好了,卖两千也不是不可能,我是奔着两千去的。”

“谭老弟你这么说我也有把握。”姜姐说。

“咱家模式好,跟你俩儿说,咱们就是要打造这种新的就餐模式,直观、干净、卫生,厨房通透,里面做什么客人能够直接看到,给客人的感觉就是放心。”我说:“另外咱家熏味是最大特色,不敢说是一绝也差不多,能吃住人。”

说实话对熏味还是很有信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