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记得绿罗裙(2 / 2)

加入书签

千佛宫。

一片念经敲木鱼的僧人,像是脚下中弹了一般,吓得四散纷飞。

有个小僧跑得慢,中途还摔了一跤,一晃眼,锃亮的刀光便已经刀了眼前。

“北水南来在哪!”

“北,北……在—”

小僧瞪大的眼珠子像是被卡住了一样,忽然转不动了,北水,几时从南来了?

这样的迟疑差点要了他的命,小僧吓得被迫哀嚎起来:“小僧不知道啊!这宫中从未听过这人!”

将离逼问道:“那北水南来是一位白须长眉的妖僧!你劝你想清楚了再说!!”

“白须长眉……”小僧认真想了想,直呼有有有,“白须长眉的有一位,他是藏经阁的法衣大师,曾在太皇太后面前论过经……”

闻言,那小僧在他手中重重摔去,将离赫然望向了千佛宫后面的藏经阁。

离开藏经阁,北水南来直奔后山,因为那里有一条可以出宫的暗道。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个人会那么快追来。

“妖僧!”

“你竟破了老衲的空相阵!”

北水南来步步为退,深邃的眼眶里,斑白的眉睫,遮不住一缕震惊。

将离回望了一眼身后的桦林,怒笑道:“万般皆空相,付之一炬,又有何妨?”

“什么!!”北水南来心中陡然一个激颤,忽见,一阵阵浓烟冲上了桦林上空,大火不断蔓上依稀可辨的藏经阁檐角,那怒睁的眼珠子,几乎要裂开,“你——”

那是他最后的心血!!

北水南来颤颤巍巍倚着树枝勉强站了起来,眸光煞白,紧紧怒视着面前之人,恨声道:“你可知,你这一烧,便是千古罪人!”

“那经书与我何干!!”将离冷冷一笑,“一派妖言!”

“与你,何干?”北水南来恐怖地笑了一声,心叹,那段沉重的历史,南靖允人早已不记得了,又何况是他呢。

“你自小长于南靖,你可能不信佛,但你一定听过佛,见过佛经,即便你不知道。你见过佛经,必然听说过,大明法师!”

那四字顿时落在他心底,教人意外,将离不禁看向那秃驴,不明他怎会提起这个名号。

北水南来眼神蓦然厉睁,牙根一咬,脸上的肌肉一瞬间紧张起来,他两掌拨转,猝然打出一阵掌风。

将离目中一跳,玄元掌!

毫不犹豫,他旋即以玄元掌相抗。

北水南来自知自不量力,很快便收了掌,整个身子摇晃了一下,口中一抹鲜血从苍白的唇瓣中渗了出来。

将离收掌收得及时才没将他打穿,盯着北水南来,眼中各自不可思议纷至沓来,“你怎会玄元掌!”

北水南来压着心口,含着一口血丝,语调缓慢道:“老衲同你一样,自小长于南靖,得大明法师庇佑,才得了一条生路。大明耗尽了毕生心血,将佛法传播四海,普度众生,若非他生前的无量功德,又岂有后事之说?但他这毕生的心血,皆毁于数年前……”

数十年前,南靖佛教正兴盛,新主突然一朝改制,举国上下一律禁佛,一夜之间佛法遭到剔除,万千佛经付之一炬,大大小小的寺庙全部被地方官员拆毁,无数僧人被迫还俗。许多僧人,谨记大明法师生前嘱托,为承大明遗志,纷纷从南靖撤离,踏上了一条拯救佛法之路。

新主为斩草除根,不惜向多国发下通缉令,对南靖僧人赶尽杀绝,尤其是大明座下的弟子,更是要一个不留。

数年前,他与一群僧人在抵达黎桑的过程中,惨遭两国官兵追杀,途径蚍蜉山下时,有幸被年轻的黎桑太子救下。

自那以后,他溯源而上抵达秦淮,寄生于城外浮光寺中。在那里,当他了解到太子的母亲即当朝的皇后信仰佛法的时候,他仿佛窥见了佛法的光明,倘若能结缘太子,他日,定能重振佛法。

禀着一条复兴之路,他成功进入皇城,孝顺的太子为了讨得皇后的欢喜,在他的建议之下,开始筹备铸建浮屠宫,此后,千面琉璃、万象佛光的盛景,震惊九州,引无数人来朝。

当夜幕降临,他站在宫阙之上,望着这大国盛景,想到黎桑各地,佛法如日中天,他不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终究没有辱没大明遗志、没有辱没自己肩上的使命……

然而,长达了数年的兴盛,却在漠沧入侵秦淮的那个寒冬,开始崩塌。佛法从此与黎桑的命脉一样,进入了寒冬。

黎桑皇室支离破碎,浮屠宫一夜尽毁,他一心追随的黎桑太子,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黎桑新主,起于漠沧,漠沧信奉的是天神,新主登基,佛法定会受到威胁。

黎桑太子曾是救他于危难,救整个佛法于危难的恩人,佛法不可不扬,太子不可终弃,他开始蛰伏于这深宫之中,静待太子复国之时,佛法重振之日。

“数十年前的南靖,天灾与战争,几乎是同时到来,整个南靖大陆,一片尸殍遍野,那几乎是一座人间地狱!年轻的大明,负箧曳屣,拄杖孤身行于大漠赤水、深山巨谷,以经书,救四方,渡劫难,给无数深陷地狱的绝望者带去了信仰……烽火功德已远,他所著的那些经书,其影响却是不可磨灭。

“你所见过的秘籍,又有多少是出自大明之法,那玄元掌乃是天下一绝的掌法,仅有的两册,一册毁于寺中大火,另一册,在你父亲手中,由你习得。你道那佛法与你无关,可每当你打出一套炉火纯青的掌法时,你早已将佛法的精妙运用自如!”

北水南来久久地注视着那些腾上九霄的青烟,目光哀哀,他道:“浮屠宫中,佛法经书集大成,珍奇宝典无数,每年盗者无数,到最后尽毁于纾难之中!为修复遗憾,老衲耗费两年心力,才有了这座藏经阁,到如今,尽毁你手!”

说着,他的目光顿时严厉起来,惨白的珠子里,血丝模糊。

将离忽笑道:“大明的佛法,是救世。而你的佛法,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你—”北水南来目中愕然一震。

“浮光珠——是催动年轻太子谋反欲念的万恶之珠!”藏锋扬起,一步一句,“波喏经书——是勾起太皇太后梦魇、促使她深陷罪孽旋涡的妖书!大明撰经书救人,你却创经书害人!”

“你——”北水南来欲说什么,心口却似有大锤在敲打,剧烈的咳嗽,又将血丝带了出来,那白须已是血染。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藏拙出鞘,猛地指向了那妖僧:“而你——早已坠入了深不见底的地狱之中!”

一见刀光,北水南来当即绕树而逃,最后冲上了崖口。

回头,已不能,他目中一惊悸,巨大的刀锋迎面刺了下来,他两袖一拂,就此放身崖间,乘风而去,将离的刀锋则更快,一路追身而下,北水南来将坠之际,那刀锋直穿心扉,大片鲜血从刀身中迸射,白眉长须血染,与此同时,尸身背后的岩石,已化作血泊。

千佛岩,宫中专门用来晒经书的岩石,一个大大的红体“佛”字雕刻在中央,历久,弥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