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经济外交两开花(1 / 1)

加入书签




如何评价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到底是不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实也很简单。
统计数据或许会欺骗人,但普通民众的工作和生活显然不会说谎。
对比07年和01年的莫斯科,肉眼可见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首先是基建,崭新平坦又宽敞的道路多了不少,这几年下来,光是新建的地铁线路就多了三条,地铁站点数十个!
原本莫斯科的地铁系统就能在全球各大城市中排前几名,现在则是牢牢地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无论是地铁里程、地铁线路还是地铁站点,都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遥遥领先!
另外,如果你开车在莫斯科转一圈,会发现有很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有很多被圈起来的建筑工地正在紧张地施工。
这些在01年时压根就看不到!
除了这些硬件设施外,莫斯科居民的平均收入也有了不小的增长幅度。
当初王业读预科时,几位预科老师,包括阿洁莉娜在内,月收入到手也就是三百来美刀,生活相当的拮据。
有个叫亚历山大的预科老师,每天下班之后还要背着大运动包去地铁站摆地摊卖拖鞋,才能养家糊口……
就算是大学教授这个级别的精英,月薪也不过五百美刀左右。
这样的收入,在莫斯科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生活,那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了。
而在07年时,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莫斯科居民的平均月薪已经达到了八百美刀左右。
大学教授这样的精英阶层收入则是增长了三倍,月薪超过了两千美刀!
普通公司职员,也就是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也来到了七八百美刀。
而且工作机会更多了,各种新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而且大部分是互联网、高科技、医疗器械及制药,以及基建工程相关的。
随着莫斯科的经济蓬勃发展,周边那些穷弟兄国家的民众更是大批的涌入莫斯科来寻找工作机会。
站在大街上看一看,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人都有,现在的莫斯科才算是真正的国际性大都市!
当然了,大街上的车流也多了起来,而且车子的档次明显要比前几年高了许多。
王业刚到莫斯科时,那会满大街跑的都是破拉达这样的廉价车,坐进去后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除了空调没风哪都漏风……
而现在,大街上最多的几个品牌则成为了沃尔沃、捷豹路虎等。
尤其是沃尔沃,车子品牌定位相对不高,又是“国产”,所以在俄罗斯本土的价格算是很便宜了,车子质量又好,所以这几年卖得非常好。
凡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莫斯科居民,想要换车时,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沃尔沃了。
说到俄汽集团,其实这家公司的发展可不仅仅局限在俄罗斯,旗下三大品牌沃尔沃、路虎、捷豹,不但在俄罗斯畅销,在整个东欧乃至欧洲,还包括亚洲和北美市场都已经重回辉煌,甚至远超这三个品牌往日的巅峰时期。
路虎就不用说了,定位是超豪华,车型只有suv,没有轿车,这个品牌可以说是把豪华suv做到了极致!
在豪华suv这一细分市场内,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就连奔驰宝马推出的竞争车型也无法和路虎相提并论。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路虎是被王业买了下来,然后又投入巨资搞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严格控制质量,才有了如今这么好的口碑。
真要是如王业前世那样被阿三收购走了,那路虎的口碑真就搞砸了。
捷豹也是和路虎一样的定位,不过这个品牌只做轿车和跑车,不做suv,所以它和路虎是互补的,并没有任何冲突,甚至俄汽集团拓展新的4s店时,直接就是把这两个品牌放在一起销售,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开店成本,也让店内的车型变得更加丰富,也方便了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一举多得。
沃尔沃定位中端,针对东欧和亚洲市场,还推出了本土化的车型,价格下探到了日韩同类型车的水平,直接就是降维打击!
当然这也是受益于俄汽集团在莫斯科和中国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的缘故,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各种费用,所以才能拿得出优质低价的车型。
王业前两年已经指示俄汽集团在中国大陆开设了大型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车辆直接供应大陆地区销售,主要生产沃尔沃,而路虎捷豹依旧保持“进口车”的身份,卖的价格比较高。
这也是公司的销售策略吧,没办法,国内消费者还没有扭转老观念,还是认为“进口车”就是高级,你路虎捷豹定位那么高,价格卖那么贵,必须是“国外”生产的“原装进口车”才行!
如果国产了可能就没有人愿意买了……
中国大陆的汽车销售市场近几年已经是爆发式的增长了,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得益于王业的提前部署,俄汽集团也算是赶上了这波红利,狠狠地切了一块蛋糕!
当初花了二三十亿美刀去收购沃尔沃、捷豹路虎这三大汽车品牌,还有很多人嘲笑王业是冤大头。
因为那会很多人认为这三个品牌基本已经完蛋了,想要把它们救活,可不只是收购的这点钱,后续还要投入很多资金。
不然的话,这三个品牌也不会在这些年被倒手那么多次了,就连那些实力强大的百年车企都没有办法把这三个品牌救活,你俄罗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凭什么能做到!
但王业就是做到了,他把这三大品牌的主要生产基地从人工成本高昂的西欧搬到了成本低廉的东欧和中国大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整车质量。
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甚至是行政命令,让这三个品牌在东欧和中国变得耳熟能详,也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然后口碑再反馈到欧洲市场以及北美市场,口碑就这么一步步打响了。
现在的俄汽集团,也已经成为了全球车企中的巨头之一。
2006年销过百万台!
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并不高,要知道同一时期,奔驰宝马这样的车企巨头年销也就是一百多万辆而已。
虽然像丰田、通用、大众、福田这样的超级车企销量能达到五百万以上,但他们的品牌定位比较低,车型价格低廉,和沃尔沃都没法比。
所以俄汽集团的定位其实更像是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车品牌。
能卖到一百多万辆已经很惊人了。
基于这个销量,俄汽集团在2006年的营收也来到了惊人的六百多亿美刀……
虽然没有上市,但公司市值大概估算一下,怎么说也是一家过千亿市值的巨头公司了。
可以说,王业的这笔投资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
至于中俄合作的大飞机项目,也已经初见雏形,西伯利亚的大飞机制造工程也已经重启,另外在中国大陆也设立了生产基地,据说明年就可以试飞了,预计在09年左右正式开始投产。
这个大飞机合作项目,目前还没有到发力的阶段,毕竟飞机都还没有研发出来呢,所以还要等两年才能看到效果。
但是王业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只要资金支持充足,以老毛子的技术底蕴,研发出一架合格的大客机并不算什么难事。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an-225这种超级运输机的出现了。
要知道像这样的超级运输机,再往后二十年,也没有别的国家研发出来啊,依然只有这一个型号。
等大飞机正式投产后,再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那订单金额就有点吓人了……
所以,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并不需要等太久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
在八月份时,王业还抽空率团前往日韩两国进行了访问。
主要是谈商务合作方面的事情。
毕竟日韩两国的大企业也不少,大家又离得比较近,但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吧,所以日韩两国在大毛这边的投资并不算多。
像小本子的丰田在俄罗斯也算比较畅销的车,但就没有在这边设厂,另外本田更是都没有怎么进入俄罗斯市场。
韩国企业还好一点,上次三星那边不是就主动过来考察,还和王业见面讨论合作的事情。
只是那一次他们没什么诚意,最后也没有谈出来什么结果。
不过倒是让李富真搭上了王业这条线,也为三星集团日后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所以王业就想着来个主动出击,和日韩的那些大企业们面对面沟通一下,拉一些投资回来。
像王业这么高级别的人物亲自出面做招商推介会,显然对那些大公司还是颇有吸引力的,因为王业在招商推介会上对他们做出的承诺基本都会兑现的。
毕竟到了他这个级别,言出必行那是最基本的了,不可能出尔反尔自毁政治声望的。
所以这趟日韩之行,收获颇大,尤其是日韩汽车行业,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现代这些车企,都表示要去俄罗斯设立自己的生产基地。
当然了,在俄罗斯生产的汽车不止是面向本地市场销售,还可以出口到整个欧洲嘛。
以前是俄罗斯没有相应的产业链,所以大家都在犹豫,现在不但有了完成的配套产业链,而且欧洲车企都已经抢着过去投资建厂了,那日韩的车企自然也不甘落后。
在韩国出访时,李富真也找了个机会,在晚上偷偷溜进了王业下榻的酒店,去通宵“汇报了工作”……
…………
除了经济方面的工作,在外交方面王业也做了不少努力。
他现在兼任着国家外事委员会主任,所以在外交方面也有不小的发言权,而且在他的努力之下,通过集保组织和经济互助合作组织,也把周边的兄弟国家都给绑上了大毛的战车。
虽然大毛自己也算不上多富裕,但比起周围一圈的穷兄弟来说,那就显得很有钱了。
光是王业承诺给大家的每年几百亿美刀的经济援助,就足以让大家流口水了,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现金支持,不带什么附加条件的,谁不想要呢!
当然了,明面上的条件没有,但王业也不是冤大头,不可能白白给其它国家送钱的。
毕竟这些钱还是他通过发行国债才给挤出来,以后想办法把这些国债给平掉呢。
所以,在王业的倡导下,包括大毛在内,二毛、三毛、几个斯坦国,大家签署了一系列的互惠协议,开放了各种的市场,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互免关税的。
看起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其实大毛在这方面就占了很大的光。
毕竟大毛这边好歹还有相对健全的工业体系,这几年像汽车、机电产品、互联网、基建工程等都搞得不错。
在轻工业方面,食品加工也还可以,其它什么服饰百货这些商品虽然不怎么样,但别忘了莫斯科这边可是有着整个东欧最大的批发集散市场。
就算是当“二道贩子”,那也能吸引来不少国外厂商过来开公司设办事处。
周边其他国家,相比起莫斯科来,那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所以这么搞下来,王业等于是在经济上又把东欧这些国家又组织到了一起,有点重回前苏时期的意思了。
当然,在政治上,大家是各过各的,互不干涉。
这样做也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本来王业也没想过要重回前苏什么的,说真的,就周围这帮穷弟兄,收回来图个什么呢?
图扶贫吗……
能在经济上大家互帮互助就已经足够了,而且这样一来,也形成了一个足够大的市场,经济虽然不算发达,但人口可不少,也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吸引外商投资什么的还是有好处的。
莫斯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那些外商想要开发东欧市场,那最好的落脚点当然就是莫斯科了,别无选择。
这段时间虽然很忙碌,但王业感觉也很充实,多年的努力总算看到了成果,可谓是经济外交两开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