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斗争与妥协(2 / 2)

加入书签

“我家在东城区,盛世豪庭。”

“这么远?唉……没办法,算了,先放你那里吧。”

“如果真的很重要的话,我给你送过去,不能给你添麻烦。”是我擅自做主将笔记本带回家的,如果徐欣瑶需要,我有责任和义务及时送还给她。

“不用了不用了,也不是那么重要,不着急,周一还我就行。”

“没关系,我跑一趟不麻烦。”

“真的不用了。我不打扰你啦,你先忙吧。”

徐欣瑶着急挂电话,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哦哦,那好吧,再见。”

“呃……那个……很感谢你之前经常帮助我……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告诉我。”徐欣瑶轻轻的声音显得很忸怩。

“嗯。”

“那再见。”

“再见。”

放下手机,房间又安静下来。我走到侧门前,空旷的露台上冷冷清清,疏于照料的植物病恹恹地耷拉着,在风中摇晃,花坛杂草肆虐。

我瞅了一眼电子钟,已经是21:30,通常再过一个小时就该洗漱上床休息了,因为星期六早上得6点起床,动身去校篮球馆训练,睡眠不足恐怕要晕倒在球场上。不过现在,我不需要担心了,明天不需要训练,以后也不需要。球队和我已经没有任何瓜葛,我逃离了,逃离那魔鬼训练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玻璃表面反映着我的脸庞,迷茫的眼神里满是空洞,深邃的黑夜试图吞噬我的思绪。

啪——我给了自己一巴掌,不痛快,反手又来了一巴掌。我责备自己,曾经争强好胜的林沨哪里去了?那个输了一场比赛就苦练到凌晨的疯子怎么不见了?学习和运动一样,都是角逐竞争,我难道就真的甘愿一直做年段倒数,受人耻笑吗?与其在这里发愣,不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奋战到清晨又何妨?

积累一天的情绪在此刻爆发了,热血重燃,我开始挑灯夜战。徐欣瑶的笔记足够详细,结合着书本和习题,边理解边强化,一整节的知识点竟然被我学懂了。自信心大增,趁热打铁,我继续刻苦。做题过程还是有点吃力,但举一反三,由易到难,在笔芯见底的时候,我终于完成了数学第一单元的学习和作业。

眼睛发花,我揉搓着双眼,望向窗外,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一个晚上过去了啊。

简单洗漱一番,解决早餐后,我便回到书桌前,草稿纸密密麻麻写着运算公式和图表,工整的笔记和第一次独立完成的高中作业摆在面前,通宵换来的成果竟是如此丰硕,摸得着看得到。满满的成就感驱散了疲惫,我重打精神,继续投入战斗。钱立军上课刚到第二单元后面部分,我决心一鼓作气赶上进度。

再次搁笔时,眼皮已无力支撑,困意席卷着我的大脑,我顾不上叫唤的肚子,瘫倒在床上。头脑风暴远比魔鬼训练更累人啊,我不由得钦佩那些学霸们。眼睛刚闭,我便陷入沉睡。

仅仅睡了5个小时,我就醒来了。

徐欣瑶的笔记本厚度超过了一只大拇指的宽度,除了高三的数学笔记,还有近半本是高二数学的内容。难得借到学霸笔记,刚好趁周末把她的笔记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吧,日后再多加思考,巩固练习,应该能有所进步。

目标清晰后,学习也有动力了。浅显易懂的知识我没费太多劲就学会了,那些眼花缭乱的难题我便拍照留存,等有能力了再处理,利用这种方法,我学得很轻松。常常听老师唠叨“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要靠方法。”我终于领悟了,好比篮球场上的单打独斗只会让自己筋疲力尽,团队配合、战法战略才是取胜的关键。

吃饭没有太多讲究,几个面包果腹,我便又开始投入学习之中。洗完澡睡个觉,星期天又狂学了一天。带着夜宵过来看望我的吴诚荣被吓了一跳,从抽屉里翻找出测温枪就对准我额头,“你没事吧?发烧了?还是伤到脑袋了?要不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

“呃,吴哥,至于这么夸张吗?”

“啊,抱歉,有点失礼了。咳咳,你不要太勉强自己了,注意休息,累了就不学了啊。”他的话还是很无礼,我并不在意。以前在家,我压根没动过课本,吴诚荣偶尔会带饭给我,对我的刻板印象肯定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吃饱喝足后,困乏感渐渐蔓延全身。吃饱就睡不太好吧,猪都没这么懒,我理应把能量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我坐到桌子前,拿起笔,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意识有些迷糊了,什么时候停笔、趴到桌子上的,我一点都想不起来……

.

半球体的穹顶从中间向四周发射着一段段光线,从出现到消失连一秒都不到,我来不及辨识,它们就钻进地面了。费点功夫,我总算捕捉到了几段光线,是数学推理和演算,缜密的思路,清晰的逻辑,这就是学神级别的思考吗?我从房间地板上爬起来,发现房间正中央,唐可馨悬空而坐,左手翻着笔记,右手奋笔疾书。如神明传递的信息所述,灵魂的动作反应了当前的肢体动作,她能控制着我的身体执行相应的动作,而外部事物如纸笔则无法体现出来。

我静静看着屏幕上唐可馨书写的笔记。不愧是大佬的操作,我认真看了仅仅十几分钟,就理解了数个知识重点和难点。没剩几页了,唐可馨飞速写完,桌前的电子钟显示的时间是凌晨2点。她轻轻给手腕手指按摩,洗漱,关灯睡觉。

从灵魂空间苏醒,唐可馨随即起身四处张望,发现坐在屏幕底下的我后,便缓缓走到我的身边。

“谢谢你。我实在不争气,竟然在书桌前睡着了。”唐可馨愿意主动协助我,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对不起,最近发生太多事了,我有点丧。”

“举手之劳罢了。不得不承认,你认真起来,效率还不错,以前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学习,起码不会被老师训吧。”唐可馨的语气中少了点冷漠,至少听起来不会产生太多的距离感。

“我是体育特长生,曾经是校篮球队副队长,自然而然,选择将大部分时间倾注到篮球运动里。开学的第一场比赛,我扭伤右脚,医生说是不可逆损伤,我便主动退队。渐渐的,我开始意识到篮球并不能给我未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打得再好,也不是全国顶尖。现代社会,靠智慧吃饭才是硬道理。我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再想学习,似乎有点晚了。”

我第一次向他人说出内心的迷茫,还是说给一个内心冷漠,性格冷淡的陌生女同学。换做是过去的我,一定会选择深藏心底,不会把负能量散发出去的。

我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改变的?这还是真正的自我吗?

唐可馨耐心听完我的叙述,回应道:“不晚,如果是你的话,我觉得要毕业并不难。”

“我很感激你能安慰我,但我也清楚自己的实力。想毕业,我还差得远。”高中毕业的要求是高考各科分数达到50%以上或者高考省排名达到60%以上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否则只有结业证书。考生千千万,我不过是沧海一粟。

“可惜了,要是你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考试,分数加成还挺高的。”

“算了,我已经厌倦篮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