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三个规则(2 / 2)

加入书签

革命是暴动

是一个阶级

推翻一个阶级暴力的行动

这个暴动不一定要指战争,而是一种残酷的清洗手段,将许多得益者清洗出权利圈。

不然,要么学习宋真宗咸平之治那样吧,在大家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一次调节,弊病仍然存在,不过各方面问题得到缓和,至少延迟了危机的发作。实际中期赵祯同样是用这个办法在主政的,不过动静更小,时间更慢。虽然安静了,效果不显著。因此一到晚年身体不大好了,危机一起突出来。到了赵曙手中,进一步深化。

赵顼还在沉思,最后说道:“原来如此,我朝的工商业比唐朝发达。”

“正是,所以国家收入激增,而百姓未必比唐朝的差。一个国家也象一个人一样,有的是毛发,有的是四肢,有的是眼耳鼻舌,有的是五脏六腑,有的是疮瘤,可能极少数群体少掉没关系,就象人掉了一根头发一样,甚至那些疮瘤及时割掉还是一件好事。但大多数人都不能缺少,都要同样爱惜,包括商人。不过殿下也要切记,只能在暗中诱导,不能公开说,毕竟是士农工商,只要公开了,那引起的风波同样小不了。”

“我有些想明白了。”

王巨心中一笑,想明白,那有那么简单。

而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宋朝的内治何尝不是在外患逼迫下才出现的?

可若没有外患了,又怎么办?说不定就象东汉那样,迅速土崩瓦解。毕竟那么多人口,这个不处理好,也是危机。

但这个就没必要说了。

谁能将宋朝的外患解决,那不仅是西夏,还有辽国,未来的女真人,元蒙人。

想象东汉那样,只有西陲几个羌人在蹦达,那是不大可能了。

“王巨,你一定要好好考。”赵顼说道。

这也是规则,就是张齐贤那样的奇人,也是考中进士后,赵匡义才能重用的。不然还继续在家里面呆着。

“尽量吧,这次主考官是谁?”王巨轻描淡写地在后面问了一句。

“由翰林学士冯京知贡举,翰林侍读学士范镇、知制诰邵必并权同知贡举。”赵顼随意答道。

现在朝堂这个决定还没有颁发露布(张帖出去的公文),不过早晚也要公布出去的,不是保密消息。

但他也没有想到,这条消息对王巨却是很重要的。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各自离去。

即便是赵顼,也不能随便出来溜达,他同样有着功课,还有着一些无形的制约。

但在回去的路上,赵顼喜不自胜:“姑姑,本王终于明白太祖接见张齐贤,汉高祖重视张良之缘故了。”

“顼儿,你可不能乱说啊,会害了他的。”

“那是,他还小嘛,继续在成长中,不能拨苗助长。”其实若无王巨隐晦的提醒,他都能向父亲推荐王巨了。

可他立即不解地说:“这小子才华横溢,我还听说了,他去了苏洵府上,与苏洵仅交谈了一会功夫,苏洵便请下人立即上茶,还用了请上茶三个字。”

赵念奴又乐,笑着说:“张载还不是如此,原先不想收他为门生,结果王巨闯了进去,仅是六拜,张载乖乖地收下。”

赵顼同样也大笑起来,又说:“他不过是在那个山旮旯里,这些学问是怎么学来的。”

“父皇送了他很多书,况且也不是没有过前例,姜子牙遇周文王以前还不是很落魄。”

“也是,”然后赵顼盯着赵念奴。

“你不要看我,难道本公主还能与人争夫君不成。”赵念奴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