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回:雷震子奉命下山 闻太师邀请高朋(2 / 2)

加入书签

且说闻太师的坐骑墨獬豸,乃根基甚厚的奇兽,周游天下,就在须臾之间,转眼已在东海半空之上。闻太师暗道:“若是去蓬莱碧游宫,一旦让教主撞见,只怕要打我个多事的罪名!不如去旁边的金鳌岛,那里原是乌云师叔的道场,如今被教中几位道友占据,我与几人交情甚厚,若请出一二位,大事定也!”

想罢催着墨獬豸往金鳌岛来,见东海景致磅礴,海岛青山幽静,不由慨叹道:“我年过九旬,早该退隐山林,无奈受先王托孤之恩,不得不为国事奔波,也不知何时能扫平反叛,使我静坐高山,参悟妙道,修得正果。”

不多时已来至金鳌岛,真是一座海外仙境,景致奇幻无比,怎见得,有赞为证:

势镇汪洋,威宁摇海。潮涌银山鱼入穴,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土,东西崖畔耸危巅。丹岩怪石,峭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鸾啼,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鸟。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源堤艸色新。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且说闻太师来到金鳌岛,下了墨獬豸。岛上住着数位截教门下,俱是夏末商初得道,躲过一次天劫,已成海岛散仙,却因夙根不厚,修到地仙极为渺茫。为首乃是乌云仙的大弟子,名叫姚斌,与闻仲交情颇深。闻仲径直来至姚斌的洞府前,却见洞门紧闭,连守洞的童子也不见踪影。

闻太师见状甚为扫兴,暗道:“定是往碧游宫听讲去了,还须往别处。”想罢上了墨獬豸,正要起在空中,忽听身后有人叫道:“闻师弟留步!”闻太师寻声望去,只见一个道姑踩着一片玄云而来,少时来至近前,非是旁人,正是三仙姑的大弟子菡芝仙。

闻仲连忙上前稽首道:“师兄从何处而来?”菡芝仙言道:“前日申公豹到此,来请几位岛主去西岐助你一臂之力,几位道友为此到离此二百里的冰火岛上,演练了十座大阵,足可将西岐军民化为飞灰。岛上的金光圣母是贫道的好友,贫道在冰火岛上盘桓了数日,今日正要回岛,却见你到访,这便告知你一声。”闻仲素知菡芝仙的手段,言道:“若师兄能够助我,大事可成!”

菡芝仙笑道:“自家师兄弟,贫道必然鼎力相助,贫道三十年前在风穴山中,捕捉了一只风母,借它的皮囊炼就一宗宝贝,如今成功在即,不久便可去西岐相助。几位道友尚在冰火岛,师弟可赶去开开眼界。”

闻太师闻言大喜,辞别了菡芝仙,径直往冰火岛而来。这座山岛山阳一面多是火山,终岁烟雾弥漫,烈焰飞腾。山阴一面满是雪山,亘古不融,寒风四起。两面都是寸草不生,岛上别无生物,却生长着数千只野鹿,以火焰和玄冰为食,许多年深日久的,被海外仙人点化,充做仙家的脚力。

闻仲在半空中,只见山岛正中央的山坡怪石上,围坐着九位道人,有的鹤发童颜,有的长须垂胸,也有的发挽抓髻,相貌各有不同。九人说笑自如,好不自在。

闻太师放声高呼道:“列位道兄,小弟来也!”众道人顺声望去,见来人是闻太师,当下足生风云迎了上来。为首的姚斌笑道:“申公豹说贤弟讨伐西岐,相邀我等出山相助,我等在此将十座阵法演练精熟,正要去西岐找你,贤弟却不请自来!”

闻太师言道:“小弟何德何能,竟得众位道兄如此厚爱,但不知是何阵法?”姚斌言道:“乃是我等数十载的心血,委实妙用无穷。明日在西岐城下摆开,管保西岐军民束手待毙。”

闻太师闻言大喜,左右看时,却寻不着金光圣母,便问道:“怎不见金光圣母?”姚斌言道:“她去扶桑岛,借太阳神火练就阵法,今日便可成功。”闻仲问道:“几位的阵法可曾练完?”众道人笑道:“早已融会贯通,只等到时施展。不如我们先去西岐城,贤弟在此等候金光圣。”闻太师言道:“蒙列位道兄抬爱,闻仲感激不尽,就依几位道兄。”九位道人辞别闻太师,借水遁先往西岐而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天下嬉游半月功,倏来倏去任西东。仙家妙用无穷际,岂似凡人驾彩虹。

不题九位道人往西岐来。且说闻太师坐在山坡上,不多时,只见空中来了一只五点斑豹驹,上面坐着一位道姑,头带鱼尾冠,身穿大红八卦衣,腰束水火丝绦,脚登云履,背后插着两口宝剑,如飞云掣电一般。

此人乃是黄莲教弟子金光圣母,她从空中往下去,只见岛上有一长髯老者,定睛看时,却原来是闻太师。金光圣母忙落下坐骑,言道:“闻师弟从何处来,九位道友到何处去了?”闻太师言道:“九位道兄先往西岐去了,我留在此地等候,与师兄同行。”金光圣母笑道:“闻贤弟,贫道在扶桑岛上,将二十一面太阳镜炼成,到了西岐,无论仙凡,只要胆敢进阵,管保死无葬身之地!”闻太师闻言大喜,与圣母驾起云光,往岐山而来,不多时已到行营。

吉立领着众将上前迎接,来至中军大帐,与众道人相见。姚斌言道:“闻师弟为何在岐山脚下驻扎行营?”闻太师言道:“说来惭愧,小弟前日被姜子牙杀的大败,退兵七十里,故此在此安营。”众道人言道:“我等连夜起兵,在西岐城下安营。”闻太师遂即命邓忠整顿人马,一声炮响,杀奔西岐城下,安下行营。

姜子牙正在相府,与众将官商议军机大事,忽闻报马来报:“闻太师率军杀到!”姜子牙闻言,率领哪吒、杨戬等门人,登上城楼观看。只见闻太师营中杀气纵横,中军方位有十道黑气,直飞高空,聚而不散。

姜子牙看罢言道:“闻仲必有备而来,他截教门人遍布天下,看情形定有左道旁门相助!”众门人闻言默默无语,下城楼进相府,共同商议破敌之策。

且说闻太师安下大营,在中军与金鳌岛十位散仙共同商议破城之策。金光圣母言道:“姜子牙是昆仑玉虚宫弟子,我等是蓬莱碧游宫门人,阐截二教同气连枝,战场之上打打杀杀,非我等道门所为,既然我等已练成十座绝阵,不妨与他比赛阵法,方显道门手段。”闻太师言道:“道兄言之有理。”

次日,成汤大营里三声炮响,布开阵势。闻太师坐名请姜子牙答话。报马报进相府,姜子牙遂即调动三军,杀出城来。两边众将官器宇轩昂,姜子牙端坐在四不相上,观看成汤军兵的阵势。

只见闻太师坐墨獬豸,执蛟龙金鞭,左右雁翅跟随十位道者,一个个凶神恶煞一般。众道人见姜子牙列队出征,姚斌立时乘鹿上前,打稽首道:“昆仑姜子牙请了!”姜子牙欠背躬身道:“道友请了,但不知列位道友在哪座名山,何处洞府修行?”

姚斌闻言越众而出道:“我乃金鳌岛散仙姚斌是也,你既是昆仑弟子,为何依仗道术欺侮我教,难道你不知同气连枝的道理?”

姜子牙言道:“道友,此言从何谈起?”姚斌言道:“前时来此的九龙岛四魔师、魔家四将都是多宝师伯的弟子,张桂芳、风林也是青莲教下,俱被你所杀,还敢在此强辩。”

姜子牙言道:“天数已定,道门之人若涉足西岐,必是封神榜上人。何况他们助纣为虐,荼毒生灵,为上天所不容。当今天子无道,灭绝纲常。如今鸣凤岐山,天下即将易主。道友参悟大道,乃是世外散仙,岂能似他等一般逆天而行!”

姚斌言道:“据你之言,武王乃真命天子,纣王是无道昏君。在贫道看来,你等不守君臣之道,有悖人伦。你我在此多说无益,我等如今下山,就是要与你见个雌雄。我等俱是得道神仙,若在战场上与你逞强斗胜,岂不让凡人耻笑,我等在山岛上练了十座绝阵,今日摆在城下,与子牙公过目,上苍有好生之德,不必连累无辜。你我就在此地斗一斗胸中所学,不知子牙公意下如何?”姜子牙言道:“道兄既有此意,姜尚奉陪就是。”

姚斌闻言点点头,调转坐骑回了本队,与其他九位道人退入大营,过了一个多时辰,商军左右一分,当中空地上现出十座大阵来。姚斌再次催鹿来至军前,言道:“姜子牙,贫道的十绝阵现已摆完,请你过目。”姜子牙言道:“领教了。”

姜子牙率领哪吒、黄天化、雷震子、杨戬四位门人,来至十绝阵前。姜子牙对姚斌言道:“我等上前观阵,道兄不可暗算伤人。”姚斌笑道:“我等乃得道神仙,叫你观阵,又岂能暗算伤人。你若有所顾忌,你我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击掌为约!”说着举起右手。

姜子牙闻言,也伸出右手,二人击掌立誓。姜子牙这才率领众门人上前观阵。只见头一座大阵,阵前挑着一块木牌,上书‘天绝阵’,第二座大阵上书‘地烈阵’,第三座大阵上书‘风吼阵’,第四座大阵上书‘寒冰阵’,第五座大阵上书‘烈焰阵’,第六座大阵上书‘金光阵’,第七座大阵上书‘迷仙阵’,第八座大阵上书‘化血阵’,第九座大阵上书‘飞砂阵’,第十座大阵上书‘落魂阵’。

姜子牙将每座阵形暗记心中,方才来到姚斌面前道:“道兄领教了!”姚斌言道:“姜子牙,你在昆仑山学艺四十年,可曾见过此等阵法?”姜子牙言道:“我看得非常仔细,已了然于胸。”姚斌问道:“那你能破否?”姜子牙言道:“有何不可?”姚斌又问道:“那几时来破?”姜子牙言道:“此阵只为雏形,尚未完工,待道兄将阵法摆全,可知会在下,到时姜尚定然派人前来破阵!”众道人闻言放声大笑,与姜子牙约定妥当,返回成汤大营。

姜子牙回到城中,愁眉不展,无计可施。杨戬在侧问道:“师叔,方才说能破十阵,但不知如何破法?”姜子牙言道:“在玉液琼浆会上,通天师叔曾命弟子演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四仙阵,据老夫看来,此十阵脱胎于四阵,其中奥妙,莫测高深,实非我等可破!”

按下姜子牙烦恼不表。且说闻太师在军营中设宴款待众位道人,酒席宴间,闻太师问道:“诸位道友,小弟才疏学浅,不知这十绝阵都有哪些妙用?”众道人闻言哈哈大笑,在酒席宴上将十绝阵介绍一番。这正是:海上异人赴西岐,腹内无穷机妙玄。无望散流痴心梦,封神榜上标名客。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