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7月3日,与死神角力(2 / 1)

加入书签

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接诊了各种各样的病例,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学习与熟悉,逐渐适应了新的身份及岗位,我们整个的团队在工作中不断磨合,成员之间的配合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提高了我们的救治效率和转运速度。

进入7月,这个城市的雨水逐渐多了起来,比起北方的城市,这里的夏天更加凉爽、湿润,今天的雨比较大,交通比平时拥堵,送完儿子去学校,急冲冲的骑车赶到医院,停好车,走进办公室脱下雨衣后才发现裤子和一半的上衣都湿了,身上充满滑腻腻的感觉,好心情一下子丢失了一半,走到旁边的值班室边换衣服边抱怨:“今天出门还是毛毛雨,走到一半就变大了,换上雨衣都有点来不及,看看,看看,内裤都湿了...”老杨笑了起来:“还好我们工作的时候要衣裤一起换,但是好像领工作服的时候没有配发内裤嘛,要不你申请一下,给后来者也开个先例,哈哈”我跟着他一起大笑起来,同时比了个国际通用的手势鄙视他。大家说说笑笑的换好工作服在办公室集合,和平常一样,各自做着工作前的准备。小怡抬起头突然说道:“今天的雨真大,现在的交通又拥堵,我觉得今天的出诊会以车祸为主,哎?你们别不信,不信就打赌”。胖子附和她:“不一定吧,下雨时候,开车的骑车的都会减慢速度,出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反而雨停了以后,骑车的开车的会不自觉加快速度,那时路滑,才容易出事”。三哥插话道:“下雨了,大家平平安安的多好,我们也少跑两趟”。这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出了三哥的心里话:“想少跑两趟是真,大家都安全是附带的...,三哥又想偷懒了”然后大家一起鄙视他。

胖子说对了,雨一直没有停,我们也没有接到有关车祸的出诊任务,虽然大家在说说笑笑,但是内心一直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直到11:10,“咚咚咚”短信响起,我,老杨,小怡几乎同时拿起了手机,有任务,内容如下:发单时间:20xx年07月03日11:10:10任务号xx0703xx0106,现场地址:xx市南京路和谐世界小区5栋1402,联系人:先生,联系电话:182xxxxxx,主叫:182xxxxxx,主诉:胸痛。

胸痛这个症状范围很广,有时会和其他部位疼痛混淆,所以结局也可大可小,严重时可致死,轻微时也许会虚惊一场。但我们不敢怠慢,只能往坏处想,所有人快速上车,老杨更是直接打开了警报驶向目的地,小怡立刻回拨电话:“喂,你好,我们是120,病人现在怎么样?确定是胸痛吗?”对方声音很疲惫,带着一丝痛苦:“胸痛就是我本人,胸口又闷又痛...”对方很可能是高危胸痛患者,往往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我马上拿过话筒安慰患者:“你好,请你缓慢呼吸,减少移动,放松,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家里有没有速效救心丸或者阿司匹林?”听筒内传来对方的喘息声,过了一会才回答我:“家里还有一位老人,行动不便,你说的药没有...”。情况很不乐观,患者的病情在逐渐加重,我赶紧安慰:“没有药就算了,你一定要放轻松,我们马上就到!”这明显是个善意的谎言,今天下雨,交通拥堵,我们在南市区,患者在北市区,需要跨越接近两个区,我们只能尽力快,但肯定不会马上到,现在只能给他足够的安慰和希望。我嘱咐患者不要挂断电话,但对方没有回答,电话那边的喘息声也在变得不再清晰,我不知是电话已经滑落,还是患者已经趋于昏迷,只能把话筒拿给小怡,示意她随时关注电话的那头是否有异常声响及呼救,如果对方能发声,一定继续给与适当的安慰。我则拿出手机,重新搜索地址,规划出最近的路线,此时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医生,完全成了赛车手旁边的领航员,老杨默契的关闭车载导航,只管握紧方向盘,紧盯前方路面,由我来负责导航。车辆再次提速,我们的救护车在雨中穿梭,就像水中的游鱼,完美的闪躲旁边的车辆,绿灯时我们抢先同行,红灯时我们避让同行,完全堵死时,我们走非机动车道借道同行...总之,我们的眼里、心里只有一个字“快”,我们需要争分夺秒。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用了平时一半的时间走完了全程,当车停稳在目的地楼下时,老杨的双手还在微微发抖,在这清凉的天气里,额头上竟然有汗水滴下...老杨已经尽最大努力完成了他的使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任务了。我、小怡分别拿上、背上药箱、复苏包、心电图、液体包冲进电梯,平时对我们而言比较重的背包,今天仿佛再也感觉不到重量,因为这些,都承载了一个生命的希望。三哥和胖子准备担架,坐下一班电梯。感觉今天的电梯好慢,每秒钟、每上一层楼都仿佛过了一个世纪,终于“叮”一声,电梯停在14楼,我们冲出后发现一梯四户,1402在左手边,没有犹豫,开始敲门,但是...一直没有人来开门,也没有听见门后有声音...,我们的心逐渐凉了,逐渐加大敲门声,隔壁的邻居都被惊动了,开门出来查看,发现我们是120后,马上协助我们敲门,同时大声呼喊房主的名字,从邻居口中知道患者是名退休教师,姓李,家里有个老父亲和他们一起生活,邻居也是原来的老同事。我看看表,从我们出电梯又过去了两分钟,此时三哥和胖子也推着担架走出电梯,没有别的办法了,我拿出手机准备拨打110,希望民警能协助我们进入房间。就在此时,“咔塔一声”,门开了,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大概八九十岁,拄着拐杖,先指指自己的耳朵,又指指房间里面。旁边的邻居马上说道:“这就是李老师的父亲,89岁,耳朵听不见,平时腿脚不便,很少出门,他让我们赶紧进去”。我们马上冲进门,进门是一个餐厅,紧连着客厅,沙发上半躺着一个人,应该就是患者了,我立刻上前查看患者情况:嘴唇发黑,嘴角还有白色泡沫,双眼凝视,没有焦距,胸口还有微微的起伏,但是没有意识。我拍拍他的肩膀:“醒醒,醒醒,我们是医生”,病人没有反应,拉起手触摸了下桡动脉,搏动完全消失,又触摸了下颈动脉,搏动非常微弱。小怡的氧饱夹提示测不出血氧饱和度。马上得出结论,患者已经严重休克,需要立即抢救,我和三哥立刻把患者搬到沙发旁边的地板上,迅速拿纱布清除他口腔里的泡沫,立即置入口咽通气管,我让胖子立刻给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我则准备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同时嘱咐小怡快速开通静脉,准备给药。按压频率30次,呼吸球囊辅助呼吸2次,中间停顿10秒,留给小怡穿刺的时间,今天是幸运的,休克这么重的患者一针就打进了血管,而三哥临时充当输液架举着药液,此时老杨也拿着氧气枕冲进了房间,帮助邻居扶好老人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小怡开始准备抢救药品,我接连对小怡下医嘱:“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尼可刹米、洛贝林各一支,静推,生理盐水冲管...”4分钟了,患者还是没有意识,我们不能停,也不能放弃,“继续按压,不要停,小怡,再静推1毫克肾上腺素!”这次给药后大概两分钟,患者喉部突然发出了声音,眼睛也开始转动,手脚开始微微挣扎,我马上示意胖子暂停按压,我拿开呼吸球囊,帮患者偏头取出嘴里的口咽通气管,患者立刻咳嗽起来,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我们是医生,你暂时不要动,缓慢呼吸,对,慢慢来...”示意小怡开始给患者测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糖...很快结果出来:血压100/40毫米汞柱,有点低,血氧饱和度88%,血糖10.2mmol/L(毫摩尔每升),情况暂时稳定,马上给患者面罩吸氧,让小怡打心电图。心电图结果提示下壁心梗,诊断清楚了,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需要立即去医院,此时我们需要给口服药物。马上嘱咐胖子收东西,和老杨准备担架,我低下头问患者怎么样?他点点头,用微弱的声音说:“好一点了,就是没有力气”,我接道:“我准备喂你吃药,能配合吗?”他点点头,我在药箱拿出阿斯品林3片,替格瑞洛2片,稍微抬起他的头,分两次给药,很顺利,患者没有呕吐,没有呛咳。准备转运,让小怡在输液里加了两支多巴胺稳住血压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铺软担架”,我们轻柔的给患者侧翻,然后铺好软担架,我喊口令“大家准备好,一起用力,一、二、三,起...”,顺利把患者转移至担架车上后,我们准备出发,此时才发现患者没有其他家属,询问得知爱人及子女都去旅游了,怎么办?家里这位老人年龄太大,去医院也帮不上什么忙,此时这个热心的邻居站了起来:“我去吧,路上我会给他家属打电话,告诉情况,到医院我也可以帮忙跑跑腿...”我心里一暖,真是有句老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我们顺利地把患者转移至救护车上,我对老杨说:“尽快赶到最近的医院,患者还没脱离危险”,我和小怡则接好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救护车呼啸着冲出,转运过程很顺利,患者在车上病情没有恶化,偶尔还会低声和邻居说两句话。到达医院后充分做好交接,我们对这个热心的邻居也表示了感谢。

回程的路上,雨终于停了,阳光从云层洒下,反射着路面的雨水闪闪发光...,大家的心情都很好,充满了浓浓的满足感,我们终于在死神手上抢回了一条生命,这也是今天最快乐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