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授剑(2 / 2)

加入书签

山峰上多古木,多是常青松,李长气借着登峰的时间仔细的打量了下附近的环境,山头约莫占了左右两百丈的方圆,离两侧的山头并不算远。

随着一路登高,他终于来到了峰顶之上。

峰顶处有着一间十分大的院子,应该是剑宗的前辈留下的,一些家具器件俱全,应是提前安置过,而院子的后面有着一口古井,井水清澈透明,隐隐有着一股灵气在其中涌动,想来应是出自剑宗前辈之手。

放下包裹,简单的收拾了下房间,他走出院子,开始打量着峰上的风景,首先入眼的便是剑宗五峰,高耸入云,他们没有去过青峰山顶,之前也只是在五峰山脚下眺望,远不能窥其全貌,而此刻站在这处小山头之上,才真正见识到了属于剑宗五峰的磅礴气势。

山峰陡峭,浩大无比,而自己所处的小峰头的另一面,是一重接着一重山岭,如今自己三人所处这几座峰头貌似是其中最矮小的几座,也难怪会分给自己这几名新入门弟子。

只是这样一来,倒是十分自由,山上空间很大,平时练剑倒是足够了。

他粗略的估计了下,这里离青峰大约有几里路,以他现在的实力全力奔跑,倒也只需要花个盏茶功夫,唯一难的倒是要绕过那座巨大无比的青峰主体。

在山顶上绕了一圈后,李长气回到院子前,拔出身后背着的浩然气,于山顶上练起剑来。

随着李长气手中剑影越来越快,长剑破空,发出清脆的剑鸣之声。

暖阳高照,微风徐徐,山间青松,峰顶龙吟。

修行无岁月,时间一晃眼便到了黄昏,因为早前吃了一枚十全大补丸,李长气倒是没有感觉到饿意,丹药入肚后,小腹处一直有着一股暖意升起,别看十全大补丸名字不怎么样,但是效力可真不耐。

就在李长气准备收剑之时,李醇来了,老剑仙就是神出鬼没!

“剑宗第一千零一代弟子——李长气,是否愿意成为一名人族剑修,今世为人族剑,长剑所向,万死不辞?”此时的李老剑仙面容严肃,再无之前的慵懒神色。

“弟子愿意,万死不辞。”李长气郑重回道。

“好,接剑。”李醇双指并剑,一指点向李长气额头。

《剑道元经》,全称《剑气道始周天元脉正经》,如今是新编第八十一版,由上代宗主编纂,是一套贯穿人体五大秘境、直达神玄的完整剑诀,亦是青峰一脉正统剑经,李长气早先所修炼的剑气十八停,只是其中剑气运行之法的残缺版本,若是单独拿剑气一法来说,应是叫做《剑气登天诀》,剑气运转,如同登天,一停快一停,一气高一气,无有终始。

除剑气一诀外,还有开辟五大境界后的辟脉辟道之法,同时亦有养剑、铸剑法门,其中妙处包罗万象,此法由剑祖亲自编撰的《太祖元经》一法演变而来,比起前者,更具有普适性,而随着剑宗一代又一代大剑修的编撰下,越来越趋于圆满。

剑宗十万载,不说十成,至少九成的剑道支脉聚于剑宗,由此而推衍而出的功法剑诀早已超出浩然历之时不知多远,即便是剑祖亲编的《太祖元经》,也有先后几位绝世剑仙开陈出新,最新的一版是八百年前的川流一脉大衍剑陈撰所改的第七版,又称《大衍灵蕴剑经》,而此前李醇传给风华的便是这一部剑经。

此前风华未来剑域之前,便是修的这一部只存于祖庭与剑宗之内的《太祖元经》,如今改修《大衍灵韵剑经》正好合适,配合其本身的万相之体,可以将风华功体修炼到极致。

而李登先和其他拜入青峰的弟子,和李长气无二,都是修习的《剑道元经》,青峰一脉,有个不成文小规矩,便是需得三年才可辟海,成为一名真正的剑修。

对此,李长气倒是没有异议,毕竟剑道无止境,在他的认知里,便是无限增长自己的剑气,随后不断叠加剑意,直至出剑那一刻,无物可阻。

不仅是青峰一脉,各脉弟子,都统一得到各峰前辈统一传授本脉完整剑经,灵秀一脉修的是《玲珑剑典》,又称《一元极仙始解玲珑剑典》,如今是第九十四版,是由三十年前七秀之一的尹欣然所改,他有一个如同女子一般的道号——梨花。

一元是为剑元,极仙是为天下极速,始解意为繁复,玲珑意为多变,这一点便可以看出,当初第一个想出这名字的灵秀一脉掌令半点不输于青峰,至于为何如此,这其中又有什么幽怨故事,早已经埋入那十万年血海长河中。

而川流一脉弟子,习的是《纯钧剑典》,如今是第七十二版,最近一次改编为如今川流一脉掌令——晓生所改,本没有别名,只是无聊的剑修前辈给编排了一个别名,叫做《纯阳万钧藏剑定天剑典》,纯阳当然是暗指川流一脉的大老粗讨不着媳妇,而万钧便是指的其剑气之厚重了,再之后的藏剑是为其剑势,而定天则是指的其剑阵高绝。

最后是断我一脉的弟子,修的是《无生剑经》,比起前三者,只有九版,最近一次改编为三千年前当阳剑所改,凝极道剑意、炼赤血丹心,只是面冷的断我一脉,也摆脱不了其他几脉的编排,硬生生起了一个《斩神灭仙诛神无生剑意》的名字,约莫是因为十万年来,断我一脉剑修战死最多的缘故,到是没有半点编排在内。

待得李长气从参悟剑经中醒来之时,月牙已经爬上夜空,而李老剑仙早已消失不见。

晚风迎面,繁星点点,山峰之上,有剑气冲霄,有寒光闪闪,亦有龙吟阵阵。

这一夜,注定是不眠之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