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魂兮归来(一)(1 / 2)

加入书签

第十四章 魂兮归来(一)

说来也怪,郭涛下定了决心之后,仿佛只是一瞬间,他就感到所有的力气又都回到了身体里。

郭涛擦干了泪水,反倒去安慰在失兄之痛中难以自拔的姑姑。

张氏一愣之后,明白了,一定是侄儿经历了这么大的事情之后长大了。

她睁大泪眼望向侄儿,就像看到了哥哥的影子。于是,张氏泪落如雨,伤心得更加地厉害了。

张百龄也过来帮着一齐劝说,张氏这才慢慢地止住了哀声。

见妻子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张百龄安排她和侄儿去村东李家领取恤金,他打算清扫一下院子里的血污。

于是,张氏牵着侄儿的手去了村东。

李勇家大门前有五六个村民在排队,张氏拉着侄儿站到了队尾。

郭涛向几位熟悉的叔叔伯伯问候,并随口问道:“这伙倭寇是从哪边来的?又往哪儿去了?”

有人信口答道:“是从南边外海来的,当然,又往南面海上去了。”

这真是答者无心,听者有意。

郭涛是个绝顶聪明的孩子。

他心里清楚,如果姑姑知道了自己打算去救姐姐,肯定会阻拦,自己就一定走不脱。

所以郭涛不言声,只是在小心眼里悄悄地盘算,打算找个机会偷偷地溜走。

当然,要救姐姐,就先要弄清楚倭寇的去向。

顶着众人怜悯的目光,张氏娘儿俩领了三十两银子。回到了家中,见张百龄正在打扫院子。

自从她们走后,张百龄一刻也没闲着 。

他先为郭如柏夫妇擦洗了一遍,都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然后,张百龄咬紧了牙,用针线将郭氏的头颅按照原样缝合在遗体上。之后,又拉过床单重新将兄嫂的遗体盖好。

至此,张百龄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擦了把汗之后,张百龄才开始清理院子。

他看到张氏娘儿俩回来了,便让妻子去熬点儿粥。

这时候的天气已经接近正午了,三个人从早上忙到现在,都还粒米未进。

张氏答应了一声之后,便去厨房淘米,郭涛连忙赶过去帮忙。

张百龄刚刚把院子打扫干净,粥也熬好了。

三个人端着粥碗,默默无言。只喝了半碗粥,郭涛便推说不饿,不喝了,并且哈欠连连。

张氏见状,忙安排他去里间屋歇息。

张氏收拾完了碗筷之后,又感到不放心,便来陪侄儿。看到郭涛睡得很沉,她心里说:“孩子累坏了,让他好好地睡一会儿。”

张氏随即觉得自己也累极了,便合衣侧卧在了郭涛的身侧,想打个盹儿。

她一边儿还在心里琢磨:“只轻轻地眯一小会儿,涛儿一醒,我就知道了。”

可刚一闭眼,她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张百龄轻手轻脚地来到了里间屋门口,探头向床上仔细地看了几眼,见这娘儿俩睡得都挺香,他缩回头来自语道:“唉!我也可以缓口气了。”

回到了卧房之后,张百龄坐在椅子上一边儿守灵,一边儿打盹,一边儿不断地在心里提醒自己:“我可不能睡,我真的不能睡,我可千万不能睡着,••••••。”

卧房里终于响起了鼾声。张百龄已经累到了极点。

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本来就不是像他这样的普通人心理上所能承受的。

这时候,躺在床上的郭涛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清澈的眼神里没有一丝睡意。

机会终于来了。

郭涛轻手轻脚地下了床,悄悄地来到灵床前,给爹娘磕了几个头。

然后,他来到堂屋,从桌子上抄起父亲留下的那柄还带着血迹的钢刀,又见桌角上放着个火镰,他顺手抓起收入怀中,之后拔腿便走。

来到街上,郭涛回头又看了一眼家门,转过头来,再不迟疑,直奔村前码头。

他选了一条最小的船,抄起双桨,奋力划船,小船向南方远海驶去。

郭涛的运气不错,正赶上一阵轻风吹来,只一会儿工夫,一人一船便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上

张百龄夫妇睡得熟极了。

将近申时,县里送棺材的人来了,才把两人惊醒。

张氏夫妇领了两具棺木,对带队的差官老爷谢了又谢。

送差官走后,张百龄夫妇开始找郭涛。

先在院子里找了一遍,没找到。再到村子里寻了一遍,还是没有。

张百龄慌了!

张氏又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自责:“兄嫂尸骨未寒,涛儿又不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