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群吃饱了撑的家伙(2 / 2)

加入书签

就是因为这点,李世民只能遗憾的把李恪划出了皇位继承人的人选。

不过,这也不影响李世民对他的欣赏。

一见李恪站出来,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恪儿先讲吧。”

李恪点点头,道:“儿臣出镇宋州,治理六年,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富足,且儿臣时刻谨记《诫子书》,一直克制自己,不敢骄奢淫逸,勤勤恳恳…”

李恪的述职很中规中矩,无非就是把封地百姓治理的很好云云,但李世民就吃这一套。

特别是李恪提到《诫子书》,就更让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

贞观十一年,李恪为安州都督,可能这孩子被宠坏了,于是一到封地,就有些飘飘然。

同年末,御史柳范便上书弹劾,说李恪游猎过度、损坏庄稼。

在柳范的弹劾下,李世民只能捏着鼻子给李承乾定罪,作为惩罚,他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不过,仅仅是撤职了几个月,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李恪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

这次,为了防止李恪这熊孩子再次捣乱,李世民就专门写了一封信,说你要跟哪些人学习,在封地的时候低调点做人,不要惹到别人不高兴,不然老子就不高兴了,而老子不高兴的话,你也就别想高兴。

李恪也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所以之后他便学会了自我克制,不仅没再犯错,而且还将封地管理的很好。

听李恪讲完之后,李世民露出一丝笑容,“恪儿不错,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期望啊!”

李恪听到这话后,立刻拱着手,说道:“谢父皇夸奖!”

然后,他就像一个得到奖励的小孩子般,洋洋得意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其余皇子都将自己的功绩说了一遍,李世民或皱眉,或开怀。

最后,就只剩李泰和李承乾。

重量级人物嘛,总是在最后出场,更何况像李泰这么重量的人物呢?

李世民将目光放在他二人身上,嘴角噙着笑容说道:“你们二人,谁先来?”

李泰向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就让儿臣来吧!”

“好!”

李世民点点头。

李泰开口说道:“这几年,儿臣领相州都督,根据相州都督府汇报,上一年相州等地共征收八万石粮食。”

“儿臣听说大唐干旱,导致不少百姓饿死,儿臣深得父皇教诲,要时刻将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决定从相州都督府的八万石粮食中拿出五万石,上交给朝廷!”

嘶!

听到这话,所有人更是吸了口凉气。

一石为一百二十斤,而八万石,就是九百万斤。

上交给朝廷五万石,那就是六百万斤。

不过相州等地是河北道最繁荣的城市,能收八万石,也是很正常的事。

李世民呼吸都沉重了许多,嘴唇更是颤抖起来,“青雀,你…你说真的?”

目前李世民一直在为粮食发愁,十万大军出征,所耗费的粮食肯定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五万石粮食,给十万大军的话,也差不多够一两个月。

李泰拱着手,装逼似的叹了口气,“说实话,儿臣心中还是有些不满意,因为相州等地土壤肥沃,却只能拿出五万石粮食,如果能再多一些的话,就能替父皇解决燃眉之急了!”

馈运使韦挺立刻站出来,满脸激动道:“魏王殿下,如今大军出征在即,粮草却得不到保障,你这五万石粮食,可谓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啊!”

“没错,魏王殿下这五万石粮食,确实来得及时!”

不止韦挺,就连不是魏王一脉的李绩等人,也点头称赞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