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唐外交官王玄策(2 / 2)

加入书签

听到这个名字,李承乾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了一下,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王玄策…你就是那个灭了一国的王玄策?”

李承乾有些震惊,长安果然是藏龙卧虎啊,来长安不过短短几天,他就碰到了几位以后声名显赫的大佬。

王玄策奇怪的看着他,“殿下,下官不过是一介文官,何来能力灭一国,殿下您应该是记错人了吧?”

本来他想说殿下你是脑子有问题吧,但是转念一想,李承乾可是皇子,而他不过是一个区区六品右卫率府长史,要是得罪皇子的话,恐怕连命都没了。

“额…”

李承乾看着他,总不能说我知道再过两年,你就会出使天竺,并且把人家给灭了吧?

贞观二十一年,也就是两年后,李世民任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天竺。

天竺分为五部,号称五天竺,即东、西、南、北、中五部。

五部天竺又以桓河上游地区的中天竺最为强大,在玄奘西行时,中天竺的国王是戒日王,他是一位佛教史上著名的人物,因为在玄奘西行求法时,受到过戒日王的特别礼遇。

王玄策出使天竺时恰逢戒日王驾崩,戒日王死后,中天竺发生内乱,戒日王的部下阿罗那顺发动政变篡位成功。

然而这个阿罗那顺毫无远见,是个鼠目寸光之辈。

他篡位以后不但不对以王玄策为首的大唐使团以礼相待,还因为贪图王玄策使团中各国进贡给大唐的贡品,杀了使团中除了正副使两人以外的所有人。

王玄策和蒋师仁被关数日后,趁手背士兵睡觉的空隙逃出生天。

这时候如果是一般人的话肯定是回大唐,把这件事上达天听。

但是王玄策并没有,他跑到大唐的属国泥婆罗国借得七千骑兵,又找到李世民的女婿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借到一千二百精兵。

他自任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带着这八千余士兵向天竺发起了战争。

王玄策带领的一千二百吐蕃骑兵都是骑兵中的佼佼者,首战就歼敌两万有余。

阿罗那顺连忙派出中天竺最精锐的“象军”迎战。

“象军”是南亚地区的独特兵种,士兵坐在大象上指挥冲锋、射箭,后面跟着步兵冲锋,类似于今天的步坦协同。

大象横冲直撞,敌人很难招架,看上去威力极大。

不过这种“装甲作战”也就欺负欺负周边没见过世面的小国家,王玄策虽然是个没打过仗的文官,但大唐经历了各种战事,耳濡目染之下,他对兵法也算是略有研究,所以哪会怕几头大象?

与象兵对战时,王玄策指挥部下使出齐国大将田单发明的“火牛阵”,几十头牛带着火光的“火牛”冲向“象军”。

动物哪儿有不怕火的,数万“象军”自乱阵脚,士兵被大象踩死无数。

数万象兵,已经是整个中天竺的精锐力量,如今全军覆没,阿罗那顺哪还有多余的力量去对抗王玄策,无奈之下,只好紧闭城门,任由王玄策叫骂,就是不出来。

之后王玄策又指挥大军使出云梯、弩车,连续攻城,不仅让手下这些外邦士兵长了见识,也让中天竺的士兵们开了眼。

他们哪儿见过如此杀伤力强悍的武器,仅仅三天时间,便破了城门,然后杀敌三千余人,同时被淹死的又有上万人!

大势已去,阿罗那顺知道自己不是王玄策的对手,于是便弃城而遁。

中天竺被灭后,阿罗那顺带着少量残兵逃到了东天竺,从东天竺国王尸鸠摩那里搬来救兵,企图反攻。

王玄策大怒,挥师东进,一举全歼阿罗那顺残部,活捉阿罗那顺。

由于东天竺援助了阿罗那顺,王玄策准备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灭掉东天竺。

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送来牛马万头、金银财宝若干,向王玄策谢罪,王玄策这才罢休。

就是这么一场牛逼哄哄的战争,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或许是开疆拓土之奇功,然而在大唐,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功劳罢了。

事后李世民给王玄策封了个五品散官朝议大夫,然后就将他晾在了一边。

由此可见…王玄策很好打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