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好友林烛(1 / 2)

加入书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这天,张怀瑾都会去陪陪一起长大的朋友林烛,这孩子爹娘早逝,又因为太愣头青,也没人和他做朋友。今天还有一事要告诉林烛,屠户姨要收他为徒。

小雨淅淅沥沥,街边的小贩卖力的吆喝着。不时会有老人带着孩子买几个青团子,清明又叫寒食节,禁火,所以小镇有清明吃青团子的习俗。

荡秋千的少男少女笑声不绝于耳,淘气的小孩在泥泞的路上玩着蹴鞠,丝毫不担心回家后被父母打骂,翠绿的柳树下,小孩折几根柳枝编成环戴在头上。

清明祭祖宜早不宜迟。如果迟了,那便是怠慢了先祖。一大早林烛带着几沓纸钱,一些香烛向山上走去,上山的路不好走,又下了小雨,泥泞不堪。

镇上的大姓许氏和王氏几天前出钱修缮了上山的路,镇上的年轻小伙子都跑去帮忙,一是路修好了,上山便小些麻烦,二是许氏和王氏出手阔绰,不仅管饭,还有工钱。

沿着山路慢慢向上走去,虽说路已修缮,可一个孩子体力精力远远比不上那些青壮小伙子,等走到祖坟,气喘吁吁,林烛靠在一块石碑上休息,石碑上用金色文字刻着天志非命四字。

休息了片刻,林烛擦了擦头上的汗,跪在爹娘坟前,点燃了香烛和纸钱,在坟前洒上了一些酒,少年口中念念有词,说的是生活拮据,酒不好,孩儿不孝,请求爹娘原谅之类的话。

用石头将一张冥纸压在坟头,意思是这座坟有人祭祀,又有遮风挡雨之意。做完了这些,少年叩了四个头,起身离去。

林烛蹲在马路旁,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时有些哽咽,小的时候,每逢清明,爹娘会搭个秋千,少年坐在上面,父亲在后面推着,开心的笑着,秋千越荡越高,少年的思绪越走越远。少年叫林烛,那年正赶上灾荒,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五岁的林烛差点被饿红眼的村民吃掉,后来,林烛和爹娘跟着逃荒来到了小村,官府救济,富贵人家施粥,勉强扛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林烛的父亲靠着泥瓦匠的手艺养活了一家子人。

镇上的人看着少年的父亲是个老实人,从不会干那些揩油的勾当,也都愿意用他,一家子勉强在小镇站稳脚跟,说不上大富大贵,倒也吃喝不愁。

那年正值大雨,山上的坟墓被雨水冲刷,倒塌了不少。少年的父亲应了许氏上山修缮坟墓的请求,于是便挑了雨晴的日子上山,修缮完毕正准备下山时,又下起了大雨,山高路滑,不慎跌入山涧,许氏出钱出力从山涧找到了少年父亲的尸首,又请了村上的教书先生选了良辰几日妥善安葬。

这位教书先生传说是仙门中人,不知为何来到了小村,镇上的婚丧嫁娶都会请老人挑选个良辰吉日,老人也不收钱,只是要一壶酒。

林烛的父亲死后,本就积劳成疾的娘亲愈发病重,每到夜晚,常常以泪洗面,年幼的林烛跑东跑西的借钱买药,可娘亲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林烛熬着药,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愣是等到药熬好了端到了娘亲的病床前,轻轻拍打着熟睡的娘亲,可娘亲永远闭上了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