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山腹行船(1 / 2)

加入书签

爷爷这话一出,所有人都调转了视线,看向孙弥勒,等着他做最后的决定。

孙弥勒两眼一眯,依旧一副慈善的弥勒样说道:“嗬,说好哪里就是那里。我看重的是这地方的风水,又不是看这墓里的地宫修得怎样。梁老板,我们还是继续走吧,现在让我的老父亲入土为安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孙弥勒都这么说了,我们几人也没有异议,就绕过石碑,跟着爷爷继续向内深入。走过石壁两侧的厥楼,后面是一条深邃的山中隧道。隧道四周的山壁上,并没有人工开凿过的痕迹。看样子,这应该是一条天然形成的石中通道。

隧道两侧的地面上,都有一条三十公分宽的浅沟,里面似乎有一些深黑色的油状物体。爷爷走过去看了一眼,就说这是古时候用作照明的灯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燃烧干净,还留了一些陈年的灯油在里面。我们之前见识过那些虎皮尸蜡的厉害,这时也不敢随意乱动墓中的东西,都刻意忽略了这些灯槽,继续前进。

我们身处的这条隧道深邃幽长、漆黑无比,手电扫向四周,也都是些冷冰冰地巨石。不过,由于这些巨石的特性,倒也不用担心有什么暗器机关设在隧道里面。大家甩开膀子就是一阵疾驰,走了大约十多分钟的路程,又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天然洞穴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青石石台。石台呈规则的正方形,面积约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石台的四周,立着四尊夜熊鹫的巨大石雕。四尊石雕的鸟首皆是朝向石台的中心位置,所用材质跟神道两侧的麒麟一样,同样是用整块的汉白玉雕凿成的。只是,不同与前面浮雕上的飞天造型,这些巨鸟的翅膀都是服帖的收在身体两侧,呈现一种俯首恭立的姿态。

我们沿着正前方的台阶登上石台,只见石台正中立着一只巨大的四足方鼎。这只方鼎的正前方,还有一些木头腐烂后的残渣留存。从残渣在地面留下的痕迹来看,应该是供桌一类的长条桌案。

腐烂后的残渣里面,似乎还有一块石制的神牌,现在也已经摔成了零碎的几瓣。我们把神牌扒了出来,可上面凿刻的文字,却是怎么也看不出来了。不过,看这青石石台的整体规划,也大概能够猜出。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用作焚香拜祭的远古祭台。

石台上面可供研究的东西不多,我们随意扫了一圈,就把视线集中在了正中央的方鼎上面。这方鼎的质感跟普通青铜差不多,只是不知在铸造的时候加了什么东西进去。在历经千年的岁月之后,方鼎的表面仍旧光洁如新,没有一点锈蚀腐烂的痕迹。

七针用手电的末端敲击了一下方鼎,还能听到敲击玉石一样的清脆声响。我们连连称奇,围着方鼎赞叹不已。

只见鼎身的四面,都铸造了画片一样的连续场景。只是这些被铸造在鼎身上的场景,展示出来的有用信息不多。画面多是一些扬帆远航、臣民跪拜、又或者市井繁闹的场景。看内容,似乎在歌颂薄姑古国那段最为辉煌的岁月。

七针随意扫了一眼,就笑道:“看来这古代的统治阶级都一个鸟样,除了被底下的人民供着,就没什么大的作为。排场摆的不小,一点实事不干,活该被灭国镇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