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永远不会辜负(2 / 2)

加入书签

云珟颔首,拉住路恬的手,两人一起往交泰殿而去。

此时大殿已经打开,所有大臣都带着各自的家眷在殿前的空地等着。

路恬和云珟走到众人后面,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刚站好,那边皇上,太后,皇后等人便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见过皇上,太后......”

所有人跪地行礼,请安。

云珟和路恬一个抱拳弯身,一个屈了一下膝盖。

好在人特别多,皇上也不在意这些。

“都平身吧,进殿。”

“是。”

皇上为首,大步进了交泰殿,后面大臣也都各自入座。

待所有人坐下来,皇上看向五皇子的位置,发现是空的。

开口的同时,视线朝路家的位置看去,“五皇子去哪......珟儿,你怎么坐到路家的位置去了?!”

“回父皇,儿子与丫头好几日未见了,甚是想念,今日宴会便坐在丫头身边了。”

云珟大方的说着自己对路恬的思念与情谊,让殿中所有人都听到。

路恬也不害羞,脸上带着笑意,被拉住的手放在明面上,也让所有人都看到。

太后看着,脸色沉了沉,心里明白两人是故意这样,让她和皇上看到。

不过,甄家小姐必须嫁到五皇子,她可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真的有兵戈相向的那一日。

比起家国大事,这些儿女私情根本微不足道!

作为皇家的子孙,珟儿应该有这种担当与责任!

太后冷哼一声,移开视线,已经决定的事情,不可能收回。

皇上听到这话,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呵斥云珟,而且,他一直都很疼宠这个儿子。

“快坐回去。珟儿难道不懂宫里的规矩吗?”

“父皇,只要能和丫头一起,儿臣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这句话,一语双关,明白的人都能懂其中意思。

路恬弯唇,笑着看了一眼带着点固执的云珟,发现这个男人有些可爱。

她一直觉得云珟有些超乎寻常的深沉与成熟,其实,云珟还不到二十岁。

皇上听言,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什么,最后移开视线,自动跳过这个话题,也默认了云珟坐在路家位置上的事情。

“今日太后生辰......”

皇上开口,所有人安静的听着这些熟悉的开场。

坐在将军府位置上的甄兰初视线时不时的落在云珟脸上,眼底的惊艳不掩。

不过,两人牵在一起的手让她的脸色不由自主的沉下,更是恨不得代替路恬坐在那个位置。

五皇子殿下是她的!只能是她的!

路恬什么都没有,路家的实力也比不上甄家这个几代忠臣大将!

太后和皇上为了平衡朝廷,一定会答应爹的请求。

对于这一点,她非常自信!

等着吧!

江羽姗同样看着这刺眼的一幕,对路恬的嫉妒压在心底深处,不敢表现出来。

她不能像甄兰初那样明显,她只能找机会,一点点的试着去接近五皇子,去挽回五皇子。

虽然说,这件事对她来说很难。

但是,她不想嫁给除了五皇子以外的任何男子!

五皇子本来就应该是她的!连甄兰初都要往后站才行!

是她的,她就必须重新夺回来!

在各自的心思不一中,宴会也随着开始。

轻歌曼舞的把酒言欢时,献礼的环节由皇帝开始。

太后生辰,皇上准备的礼物不需要昂贵,只要用心就好。

有皇上带头,接下来就是皇后,嫔妃等。

皇帝的妃嫔太多,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过来。除了一些身份高贵的,其他妃嫔的礼物只是走一下过场。

端亲王作为太后的儿子,人没到,礼物自然要到。

端亲王妃人在京城,肯定要代表端亲王站出来。

“母后,这是王爷专门让人为母后制作的药丸,吃了之后对身体极好。都是用特别名贵稀有的药材所治,王爷派人搜寻了大半年,又让大夫用心研制了许久才制出来的。”

太后听言,自然开心,让身边的庄公公拿过去,喜不自胜的打开。

“皇弟送来的这些药丸确实很用心。就是不知皇弟在忙些什么事情,连母后的生辰都不能回来。朕记得母后最是疼宠皇弟。如今能有什么事比母后的生辰还重要?”

皇上语气也没有很沉,就是一般的闲话家常。

但是,这番话,让太后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让站在大殿中央的端亲王妃表情僵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更是让大殿里的众臣及其家眷安静了许多。

路恬听言,视线在太后手里的药瓶上停留了一下,随后嘴角微弯。

端亲王妃送了药丸,等会儿她要送的也是药丸,还真是好玩!

“皇帝,你也别太苛责了。端亲王最近......”

“母后,朕对端亲王何时苛责过?朕只是觉得端亲王不应该在母亲生辰这日都不回京。作为母后的儿子,端亲王应该把尽孝放在第一位。作为朕的弟弟,他应该把尽忠放在第二位。”

皇上说着,声音一重,“前段时间端亲王做的事情母后不是不知!今日朕为了母后的生辰举办宴会,无关其他。端亲王连为母亲庆生的心都没有。而母后却处处维护!”

“皇帝!”太后脸色变了变,看出皇上是真的生气了,赶在皇上说出更难听的话之前打断了皇上后面的话。

他们母子俩私下里说什么难听的话都可以,如今百官家眷全都在,不能让天下人看了皇家的笑话!

“端亲王是很不孝,哀家定然会好好教育他!皇上,今日是哀家的生辰,你就当让哀家高兴,别提端亲王的事情了。”

“就是,母后生辰,就别提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了。”长公主也清声接话。

这个时候除了太后和长公主,也没别人敢插话了。

皇上不出声,算是一种默认。

那边太后给站在中间的端亲王妃使了个眼色,让她退下去。

端亲王妃腿都软了,生怕皇上把对端亲王的怨气撒在她身上,接到眼神,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后面是国公府等人送礼,太后高兴的笑,气氛也随着缓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