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合纵势破(1 / 2)

加入书签

成皋关外,六国联营之内。

中央军帐当中,六王再次合聚,商讨最近从咸阳那边传来的讯息。

军帐之内,魏无忌脸色沉着,左右扫了眼六王,沉声说道:“诸王,大家都已经听到风声了吧!”

话音刚落,旁边阴着脸的赵王愤慨出声:“没想到秦王的命还挺硬,昏迷了月余竟然都不死,一醒来就能出面托付后事,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赵王这么说,难道秦王苏醒,会影响到我等合纵大计吗?”旁边的楚王冷不丁出声,疑惑相询。

“楚王不知……”这个时候,魏无忌发话了:“先前筹谋扰乱秦国内政的举措,关键要点就在于吕不韦身上,此人与秦国太子嬴政不和,又贪恋于权柄。无忌本想着子楚消亡之后,引动相邦和新王之间的对立,让秦国朝堂忙于内乱,但是现在看来,却是没有机会了……”

诸王听了这话,一时也反应了过来,那个个脸上都有些精彩,像是憋屎憋尿了一样,非常不畅快。

吕不韦,如今已是秦国的文信侯,食邑十万户,昔年东周国境,如今成为了吕不韦的封邑,更是嬴政的“仲父”!这一串串的荣耀加身,六国君王看得都麻木了,这天下还没有哪一国,敢如此大力地封赏一介臣子!

毕竟,若是这样的臣子弄权欺上,架空王权,谁敢保证以后的王族还会不会是本姓呢?

“秦王如此宽心,难道就不怕‘田氏代齐’的事端降在自己的头上吗?”六王当中,燕王对此很不理解。但是皱眉感慨的燕王,却没看到对面嘴巴张开,欲言又止的赵王……

“无知!”眼瞅见燕王抢了自己的话,装了属于自己的B,赵王当即神色一肃,冷冷地哼了一声:“秦人历来就尊于宗室,外姓臣子即便在秦国如日中天,也难以长久,更难以追及秦国宗室的威望,何来代秦一说?”

“你!!”燕王怒声斥责,被赵王踩着现脸,心里头很不舒服。但是看看周遭,眼看到诸王都看来,燕王也不愿丢了仪态与其争骂,恨恨地瞪了眼赵王,不再言语。

过了这个小插曲,韩王出面不解地言说道:“赵王先前不是说有策谋可抢夺秦军之关隘吗?纵然秦国内乱无期,我等六国百万大军压上,破除秦国成皋函谷也是指日可待啊!”

“……”听到这里,其他诸王眼角一瞥,瞅了瞅激情演说的韩王,心中异常不屑。

一个举国仅有十万弱军的韩王,在此大言不惭地张举进攻秦国,可笑不可笑?

这就像是六个人合资赌博,面对输赢参半甚至输面占大多数的牌局,其中出资不大的一人反而动不动就叫嚣着梭.哈,其他人能有好脸色才怪!

这个时候,赵魏燕楚四王的心中不约而同,吐槽韩王:“就不能安安静静当个混子吗?就像齐王那样安静做个透明人不好吗?非得在这里咋咋呼呼,真是令人心烦。”

随着诸王的脸色越发怪异,韩王也有些反应了过来,看到那一双双揶揄的目光,顿时脸上一热,燥得通红。

好在,魏无忌身为纵约长,看见韩王被其他诸王轻视,连忙出面为韩王解了场,挽回其一点颜面。

“韩王莫要燥乱。对秦兵争一事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魏无忌出面,轻声诉说道:“成皋关内,是有我的人在,但是这一股奇兵,是在秦军形势越发不利的情况之下,方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先前,子楚病体危重,秦国民心内政紊乱,这边境将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若是这种情况加以恶化,秦国迸发内乱,边境局势将对我合纵一方更为有利!这个关头祭出这一奇兵,相助我合纵大军破除成皋,一鼓作气击溃秦军,兵发函谷全力破之,在咸阳反应不及之下,彻底攻下秦国两道关隘,奠定大战之胜机!”

“但是……”魏无忌想到此,忍不住轻声一叹,说道:“但是就目前来看,秦王重临朝堂,秦国兵士一扫往日忧怨,战心更为坚毅,秦军的布防也将更加的周密,我等能不能找到契机都不好说,谈何拿下秦国?”

“纵然我六国找寻到契机,能够先声攻入成皋城内,但是其关内狭隘长远,我合纵大军百万人数的优势难以尽显,若是被秦军阻了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面对无敌天下的秦军战阵,我等六国之民能否战而胜之,不就悬而未决了吗?!到时候别说函谷,恐怕连成皋都会成为我六国联军的折戟之地,大损我六国国力啊!”

魏无忌此言一出,其他诸王都随之点头,一副顾忌甚深的模样。

说白了,对于六王而言,能够悄摸地出手占秦国的便宜,那是哪一国都乐意为之的。但是要说跟秦国光明正大扳手腕子,那没有一国愿意出面,都害怕自己被秦国拉住胖揍,让别国无事混过。

帐内,唯有韩王满脸悲切,唉声叹气道:“难道我六国之众,如此大费周章地合纵伐秦,最终就只能这番虎头蛇尾地退兵吗?”

对此,魏无忌无奈地说道:“韩王,还望韩王定心。相较于合纵伐交,能够一举剪除秦国之患,对我六国来说自然也是好事,但若是无举兵之机,依旧强逆大势强行出兵伐秦,那么最终不光不能伐除暴秦,反而削弱了自身,使得我六国之力被成皋函谷拖垮,最终白白成全了秦国。”

“韩王若是忧心于秦国事后的伺机报复,那无忌提议,我等六国在此订立合纵抗秦之盟约,二十年内六国绝不相互攻伐,剑戟一致对秦,只要秦军蠢蠢欲动,我六国就派遣大军震慑秦国之心,彻底将秦国东出之念扼杀在萌芽当中!诸王以为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