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忽闻噩耗(1 / 2)

加入书签

2004年,华国的经济正在崛起着。

虽然时代在进步,人民在变富,但那个时候的小山村却还没有追上时代的脚步。

明月挂山腰,飞鸟去还巢。

夜色中,三间土坯房上,清冷的瓦片之上映照着皎洁的月光,如同在秋夜里附上了一层寒霜。

屋内亮起的灯光,透着老旧报纸糊成的窗户,散发着淡淡的昏黄。

西侧的主屋内,三米长的火炕横靠着窗子,潮湿的地面凹凸不平。唯一的家具就是靠在西墙边的一张暗沉长柜。

长柜南北摆放,上面陈列着两盏搪瓷的茶缸子,还有一个老旧的绿皮暖壶,壶口的木塞是崭新的,圆圆的白杨木塞,还有几处刀刻的划痕,一看就是知道是自己制作的,虽然做工有些粗糙,却毫不影响它能牢牢的压实壶口。

长柜上靠近窗的位置,还摆放着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两个拨台的机械旋钮也只剩下了一个,但这个旋钮是可以通用的,用时,只要取下来调用,哪里需要拧哪里。

除了这间主屋,剩下两间的布置就更简单了。

堂屋两侧就是东西屋的两个火灶,中间用砖砌着一口井台,里面嵌着一口大大的水缸,旁边堆满了柴火,墙上只挂着一柄猎枪。

东屋的火炕上堆满了杂物,一张吃饭的圆桌摆在火炕前,圆桌上面还依稀可以看见淡淡的百年好合四个字,这张桌子还是父亲结婚时候,生前的祖父给置办的。还有几把破旧的木椅子,表面的红色油漆也早已磨损殆尽。

东墙之上挂着两幅黑白照片,一位是范黎的祖父,一位是范黎的生父。

这就是范黎家的样子,简单到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正常的家庭早已经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话,手机,VCD。条件好点的空调都装上了,可范黎家却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样子。

即使贫穷简陋,但每天范黎回到家中,心中都暖暖的,因为这里就是他的家,家里有着他唯一的亲人。

今天瓜果摊的老板娘胖婶不知怎地,竟破天荒的大方了一回,把自己买的带着肉花的猪骨,送给了范黎。

这猪骨伴着家中晾晒的萝卜干炖在了一起,就是一锅滋补的大骨汤,正好给年迈的奶奶补补身体,距离上次开荤有多久,连范黎自己都忘记了。

火灶中填上满了木块,它的好处就在于,木块燃烧时可以大火熬制,变成炭火后又可以小火慢炖,直到木炭燃烧殆尽都不用去管它,而且火候自然,熬出的汤味醇厚。

范师傅忙碌了两个小时,在打开锅盖的那一刻,整个堂屋都是蒸腾的雾气,满屋子的肉香四溢,让他闻得飘飘欲仙。

吃饭时,祖母非要给范黎盛汤,虽然她看不清楚,但勺子却能精准的舀到骨头,她把所有骨头都放在范黎的碗里,而自己却盛了满满的一碗素萝。

一边盛汤,一边还唠叨着。

“奶奶这把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呢,乖孙儿,这汤你多喝几碗,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把骨头都啃了,奶奶没有牙,吃不了这些…”

说完,这满满的一碗肉骨头,就放在范黎身前。

无奈的范黎只能拿起筷子在碗中翻找着,因为他知道,奶奶的倔强脾气容不得他抗议。

“奶奶,您看,这跟骨头里面有骨髓,一吸就出来,这个您可以吃。”

终于翻出来一颗带着精髓的棒骨,他高兴的把它夹出来,放在了奶奶的碗中。

正吃饭间,院子传来一阵敲门声。

“大娘,家里有人吗?”

听声音原来是李四,范黎赶忙起身把他迎了进来,搬了一把椅子,给李四让座。

“您吃过饭没,坐下一起吃吗,家里熬的骨头汤,来一碗暖暖身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