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肉身之力,全面爆发】(1 / 2)

加入书签

【今天第二更送到。△¢打赏盟主何在?】

“你们这群毒辣卑鄙,冠冕堂皇的小人,明明是为了满足你们自己的那种嗜血,偏偏要说成是为了世俗界的文明进步,你们真的就不怕上天的报应吗?”中华昆仑密境的大长老,再也忍不住了,开口大骂道。

“哼,上天的报应?万物生灵,哪一个不是在争渡,不是在逆天,要是怕上天报应的话,我们就不修行了!”埃及法老很是冷血的开口说道。

“你们太狠辣了,世俗界的那些普通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你们真的就忍心看着血流成河,尸骨累累,多少人惨死在了劫难之下,多少人在血泊之中寻找到自己亲人朋友的残肢断臂,崩溃绝望的大声咆哮吗?就算是不怕上天的报应,你们也应该想想让自己心安!”中华昆仑密境的大长老紧紧的握住拳头说道。

实际上,世俗界的普通人,永远不会知道,真正掌控世俗界的就是这几个最强的老家伙,而他们之中有几个人是冷血的,残酷的,没有人性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甚至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娱乐而已,就让世俗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才是世俗界两次世界大战真正的根源!

在世俗界普通人知道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两次世界大战,总共有一亿多人丧生,一亿多人足以环绕整个地球几圈了,堆积起来的话,可以让修建起尸体铸造的长城,可是,这样的长城。有谁敢去看,有谁敢去攀登?战争的残酷和残忍,实在是无法想象,死去的一亿多人虽然很惨。可是,最惨的是活下来的,那些人,他们永远的失去了亲人。永远的失去了朋友,每天都生活在悲痛和噩梦之中,还有那些因为战争而已经肢体不全的人。他们的痛苦那是一辈子的,真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就是世俗界普通人所知道的两次世界大战,他们也对两次世界大战有诠释,却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世界上这两次世俗界的世界大战,都是这几个世俗界最强最狠毒的老家伙操控的,是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为了看戏,为了给他们自己平淡的生活,填上那么一点点的色彩,就不惜让世俗界的普通人一下子死掉了一亿多,让整个世俗界都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实在是太残忍了,实在是太狠毒了!

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昆仑密境的大长老,会这般反对世俗界再次变革的原因,因为在之前的两次,他拦不住,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发展,当发生了之后,一切都已经晚了,他一个人不可能阻止得了整个世俗界的大战,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无数人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丧生,可是,要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还要将战场放在中华境内,中华昆仑密境的大长老,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答应的,因为这将意味着中华境内生灵涂炭,十多亿人都可能在这一次中全部丧生,这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以埃及法老这几个没有血性的老东西而言,他们真的是做得出来这样的事情。

“不用多说了,你是阻止不了的,现在看来,你带来的这两个蝼蚁,是死定了,教皇全力出手,婆娑教主也会全力出手,他们的胜算很大,剩下你一个人,你敢这样阻拦的话,小心没命!”埃及法老直接威胁着中华昆仑密境大长老说道。

“就算是没命,我也一定会阻止你们的,而你们难道真的就将世俗界的所有普通人当成蝼蚁吗?”中华昆仑密境的大长老狠狠的问道。

“蝼蚁?哈哈哈哈,我们难道就不是蝼蚁吗?即便是修为境界高深,战力强大,活出了比一般普通人更久的寿元,那又怎么样呢?还是难逃一死,还是迟早要坐化的,倒不如再能够掌控一切的时候,好好的玩玩!”希腊宙斯家族的族长大笑着说道。

轰!

陡然间,中华昆仑密境大长老身上的气息也是改变了,变得强大了起来,他也是激发了自己全部的战力,没有保留,冷冷的看着希腊宙斯家族的族长,还有埃及的法老说道:“看来你们是铁了心要让世俗界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我不会同意,唯有一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