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归家(1 / 1)

加入书签

姜时英走回村子时,天已经黑透了。

村子还是记忆中小时候的样子,低矮的土胚房,间或几间砖瓦房,没有路灯,不知何处的几声狗叫显得整个村子安静、还是安静,却也给人一种莫名的心安。

姜时英朝着记忆中老宅的方向走去,脚步却越来越慢,颇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意味。

前世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一心要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对家中的事漠不关心,可是待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以后,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他才发现自己一心要跳出的农门才是自己的根。

在父母、亲戚、邻里眼中,姜时英是懂事的、努力的孩子,可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优秀孩子是否是另外一种自私,只关注自我的自私?前世的姜时英不止一次这样扪心自问。

长大后无数次出现在梦里的老房子,渐渐映入姜时英的眼中,北边是正屋3间,灰砖灰瓦,东边是2间陪房,那是爸爸做木工的地方,铁皮大门上几处很惹眼的锈迹,门口种着两颗很高的梧桐树,再苦的家庭也希望招来凤凰。

“吱呀”

“妈,我回来了”

一声叫喊过后,老妈于凤芝拿着一把笤帚向他走来,脸上没有皱纹,头发乌黑发亮.....

“啪”屁股上挨了一下,不疼,但眼泪却下来了。

“你个死孩子,跑哪去了,今天放暑假,别人都回家了,就你放学就去野,看看都几点了,你妹妹都睡着了,你爸出去找你现在还没回来.....”老妈气冲冲的。

姜时英扬起流着泪的笑脸说“妈,我饿了”。

老妈白了他一眼,扔了笤帚,向厨房走去.....

老爹姜建军回来的时候,姜时英正在就着自家腌制的萝卜丝,呼呼的对付一碗玉米面粥,看了他一眼后,姜建军没说什么,又去摆弄那些木工工具。

姜时英的爷爷奶奶都还健在,老人一生含辛茹苦拉扯大四个子女,老大姜建军(老爹)、老二姜建国(二叔)、老三姜建敏(大姑)、老四(姜建韵)。姜建军初中毕业后,跟随隔壁村老木匠学了一手好手艺,除了日常种地之外,平时打些家具补贴家用。姜建国赶上招兵,当兵走了,姜建敏已经出嫁,姜建韵还在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