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会当有变(2 / 2)

加入书签

“说来听听,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千羽两步上前,看样子心情有些急切,这是安阳起从未见到过的千羽的模样,他从来都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没想到也会有这样急切的神情。

当时在廷尉监,安阳起看到了师父的案件,上面记载着谭逸林是受人检举,然而检举人这等关键信息全部被涂黑了,只有中间一处大致能够看出有一个“行”字。

安阳起讲这些内容如数告诉千羽,千羽闻言沉默不语,思索片刻后喃喃道:“‘行’字...?”

“平出可有什么想法?”千羽道。

安阳起点了点头说道:“这‘行’字,无非两种解读,其一,是行使之意,其上可能记载何人‘行’何职事;这其二,就是行当之意了,然京城大小行当上百,商行、车行、粮行更是数不胜数,如今看来,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让我毫无头绪。”

“嗯...”千羽点了点头,看来两人想法一致,但马上又摇了摇头道:“罢了,若是能见到廷尉徐摛,兴许还能从他口中问出些什么来。”

之后,两人又聊了些家常,千羽便道别离开了。

随后的日子里,安阳起则在考虑千羽的建议,苦恼于自己到底该不该回京。

夜晚,安阳起还在伏案疾书,他想写下请回奏表送回朝廷,这一来一回还需要小半年的时间。

“老爷真的打算...回京吗?”项玉的声音从安阳起身后传来。

安阳起回头看了看项玉,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这京中,还是有些事情放不下来啊...”

“难道老爷就能放下妾与彰儿了吗?”项玉上前两步说道。

安阳起愣了愣,他还从未听到过项玉带有如此强硬态度的话语,他抬头仔细看了看项玉,看到的是项玉一脸的担忧。

“是啊...我们还有彰儿呢...”安阳起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笔,起身把住项玉的臂膀道:“不回去了。”

安阳起话音落下,项玉的脸上这才算流露出一丝笑容。

几日来,千羽也再没有造访过城侯府,想必许久未回乡,还有许多亲友没有拜访吧,而安阳起这几日来也萧闲不已,城中大小事宜只需要他签字盖章罢了。

千羽一席话,还是没能把安阳起从自己的家庭之中拉扯出来,自从有了孩子,安阳起已经越来越不心系朝政国事了,只是偶尔思念谭逸林罢了。

就这样,又过了些时日,安阳起在庭院中裁剪花草,这也算是他每日里休闲工作中的一个。

“安阳大人,京中急报。”安阳起身后传来长森的声音。

“不听。”安阳起淡淡说道,同时手中还没停下裁剪花草的工作。

“大人!是朝廷来报,召大人回京的!”长森急忙说道。

一听到回京二字,安阳起手中的活儿总算是停下了,他转过身来看着长森,只见长森手中拿着一支信筒。

安阳起犹犹豫豫,伸手接过信筒,看着上面的封缄,始终不肯揭开。

“大人...”

“我知道了,长森要是没别的事,就先去歇息吧。”安阳起说着,便朝着里屋走去了。

安阳起打开房门,只见项玉就站在那里。

“夫人...”安阳起手中还拿着那支信筒,无所适从。

“打开吧。”项玉说道。

安阳起纳了闷,还不等安阳起说话,项玉又说了一遍:“老爷,且打开吧。”

犹豫片刻,安阳起拿起了信筒,碾碎封缄,将里面的信纸拿出。

安阳起展开信纸,看了眼上面的内容,看罢久久不能自已,呆站在原地。

“怎么了?”项玉看着安阳起的模样,不禁有些诧异,也很好奇那书信上究竟写了什么,于是凑了上去。

“陛下驾崩,本宫代为拟旨,召各地方凡从四品上官员速回京。”

只见书信上只有这么一行字,正是这样短短的一行字,让安阳起和项玉许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爷...这...”项玉看着那封信,不知该说些什么,或者说她很难相信这上面所写的内容都是真的。

“我去找长森。”安阳起说着,便将信揣在怀中,这封信是长森给他的,他自然要去找长森问问清楚。

由于长森早已不是鳞爪卫,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在找到长森之后,安阳起便询问了和这封信相关的消息。

剧长森所言,这信是经由驿站送到他手中的,应该不会出错,言下之意,就是朝廷送来的这封诏书,而眼下皇帝可能已经真的驾崩了。

就在安阳起琢磨这事的时候,城侯府的大门被敲开了,站在门外的,正是千羽。

“翼长,我正要去找你呢。”安阳起看到千羽后便开口说道。

“平出,可收到朝廷诏书?”千羽一进门便问道。

安阳起点了点头,将怀中的诏书拿出说道:“翼长可也收到了?”

千羽点了点头道:“进去说。”

二人进了城侯府,在屋内坐下,这次却没来得及沏茶。

“翼长,这次...”安阳起没有诸多问候,而是直奔主题。

“平出,且听我一言,这一次,你无论如何都要回京。”千羽郑重其事地说道。

“为何?”安阳起不解道。

“听着,这封诏书,应该是皇后所撰,如今先帝驾崩,却未指名太子,或留有遗旨,然如今皇后垂帘,恐已有新帝人选,如今召群臣回京,是筛择敌友的手段,若是平出不回京,恐有性命之忧。”千羽道。

“那...翼长你...”安阳起继续问道。

“哈!我一江湖游侠,还怕她皇后不成?”千羽一笑,说道。

“可是...翼长不是还有家眷在城中吗?”安阳起不解道。

千羽闻言愣了愣,摇着头,叹了口气道:“平出...其实...我已没有什么家眷了。”

“什...”安阳起大惊。

“十二年前,北齐大举进犯东安,家中有逆贼通敌,东安城一度沦陷,家母身亡,家父失踪,仅留下堂哥一家,入了白家的赘,我身边的女眷,小玉,那是五族之首颜家长女,灵儿,那是灵剑阁阁主闻人临泉的外甥女...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千羽说着,脸上少有地挂起了沧桑之感,安阳起透过千羽的眼神,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悲凉。

“翼长...”

“哎,都是往事了。”千羽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平出,你要切记,一定要带上家眷前往京城,届时且一定要对皇后言听计从,否则...”

说白了,家眷就是人质,只要对当朝者言听计从,人质就会安然无恙。

“嗯...我明白。”安阳起点了点头。

“只希望皇后开明...如今上国连遭大战,国力大不如前,若这时大动干戈铲除异己,只恐这天下...”千羽说着,却没有说完,而其意了然。

“时乎...会当有变矣...”千羽起身,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门外走去:“平出切记,当有变时,可与灵剑阁互通有无,翼长定鼎力相助。”

说罢,千羽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大门的方向,仅留下安阳起一人坐在那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