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雄四俊(2 / 2)

加入书签

“罗师叔,你说我来这也有两年时间了,什么时候才可以下山?”一处山崖上,拓跋渊挥舞着战戟,转头挑向身边的男人,戟法之霸烈,刚猛异常。

“师侄为何如此着急下山?拓跋师兄他们当年可是被老祖赶着才不情不愿的下山游历天下。”罗殿英手持长枪一边化解拓跋渊递出的招式,一边问道。

“我师父,写了封家书给我,舍弟出事了,我心里放不下,就想早点下山。”拓跋渊说到这里,停下了手中战戟,转过身望向距离山崖不远的大湖,有亭“尘薪”。

年轻人的师父有两位,一位是他父亲拓跋京,嫡传大戟技法。一位则是正锋山歧珏峰老祖,当年亲自下山收关门弟子,传兵法于拓跋渊。而他本人只以其父弟子论事。曾笑言“老祖宗的辈分那叫一个高,与其让一帮老爷们叫我师祖,还是我叫你们师叔吧。”

须知老祖师的兵法不是他自己想教,就是谁都可以学的,这也是正锋山他这一脉修士极少的原因。

只是这位师侄不可以常人度之,境界拔升之快,让人瞠目结舌。悟性更是让罗殿英感觉自己一把年纪活到了狗身上,也不得不感慨,和此子生于一个时代,自家老辈人物可以笑着自豪,小一辈要谈若神人,同代修士却要仰望的山巅,只能做那跟在屁股后面吃灰尘的可怜人。

唯一的不足就是心性,祖师爷也不约束,只是说:“时候到了,会让他修心的。”

正锋山由山上弟子发迹,老祖从不重名利,只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下山游历,归期更加不定,但基本上回来一次就会有新的弟子上山。

当今正锋山一代弟子只有拓跋渊、南宫虢琛。南宫则在一年前早早下山,在和拓跋道别时,唠叨着:“二弟,俺要先行找老爹,和两位叔叔去了,你在山上要跟着师叔、师祖好好修行。”

“大兄,保重!”

“保重!”

拓跋渊挥着手,告别南宫虢琛。

三雄四子发迹于“洛绒会战”,一役扬名。当今皇上在御书房看到捷报时,龙颜大悦:“此四子是我魏国当世青年俊杰啊!”传为美谈。

拓跋渊是世人公认“四俊”之首,以四万兵力硬生生从楚、辽、唐三国笼共十万的包围圈凿开裂口,救出其父三人一万残部。有“兵俊”之称。

南宫荥之子,南宫虢琛紧随其后,于“洛绒会战”先后两次冲阵枪杀了,楚国大将章文琼,辽国大将吉克毛尔。有“刚俊”之称。

拓跋京膝下义子,拓跋渊义弟拓跋清天剑杀唐国大将江荧,全歼其部近万余,因其杀人手段之残忍,故称“魔俊”。

相较于其他三俊,上官硕对其子期望之高远,起名文正可想而知。但此子却格外喜爱财宝,历来生活豪奢,被凉州世人戏称“财俊”。直至“洛绒会战”上官文正凭借家父嫡传槊法,一回合摘了那楚国三王子项戈的人头,才得以“财俊”变“豪俊”。

罗殿英知道师侄此番言语,其弟拓跋清天可能发生了大事,既然他不愿详说,那罗殿英本人也不会问,至于可不可以下山,还要看老祖的意思。

而今老祖已下山游历三年有余,凛冬以至又一年。

“老家伙你一定要快点回来啊!”拓跋渊渐渐握紧拳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