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龙神佩(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文学贤者,莫不是在开玩笑?

玄门竟然也存在于蛮国,这如何让人能信?

本来以为,玄门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门派,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大雪山的另一边,宇朝也拥有玄门。

只不过……这个玄门单传弟子是什么鬼?

见此,李小二也有些懵逼,他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的老师张岚很敬重,因为他的文学造诣高深,但更多是他对张岚为人的敬佩。

张岚,好像从他记事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这副模样,他平生一直勤俭节约,得道的道门老者的形象,深深的扎根在李小二的心里。

但是,此时张岚所露出的这种神色,使得他在李小二心里形象,彻底毁了。

淮河龙皇叹口气。

“这恐怕是臭道士早年造下的孽缘吧!”

李如安差点没憋住:“噗呲!”

啥叫造下的孽缘?

难道这贼眉鼠眼的道士早年是经历世俗花花世界的“波塞冬?”

“安儿,啥是波塞冬?”

“父亲,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一个人的称呼吧!”

老道士听着淮河龙皇的话,一张脸都不自觉间红了起来。

“龙二,我说,这么多年,你一直和我对着干,是不服气咋滴?”

老道士一开口,那种道风仙骨的气质就变味道了。

“一天天的,尽是挖我墙脚,一天不挖,你是不是慎得慌?”

李如安:“挖墙脚?”

好词,赶紧记下来,日后再用。

或者……日后再说也行!(滑稽!)

就这样,今日的这场辩论大会,到了现在,竟然硬生生的成了认祖归宗大会!

实在是离谱。

见此,李小二也知道,也是任由张岚闹下去,恐怕日后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又被破灭了。

不过,这样的话也有好处。

起码,自己的老师出丑,换来了自己革新理念的出道。

毕竟,张岚就是代表圣人之道所出行的,但是此刻很显然,这位把圣人之道当作一切的人,又转头认祖归宗了。

……

钧天城之中,李小二领着众人来到了新建的大堂之中。

李如安心里稍微有些暖。

李小二故意把整个城市的模样还原了荒域的格局,看来这位父亲是完全把自己的预想化作了最实际的行动。

“我跟你说清楚啊,我可从来没有建立过什么玄门,不要乱说话!”

道士假装恶狠狠的说道。

哪知,张岚就好像认了死理一样。

“老祖,我不可能认错的,玄门一直以来,都供奉着你的神像”

张岚这句话开口,那算是彻底让所有人懵了。

“啥叫玄门一直供奉着你的神像呀?”

“你说的是真的?”反倒老道士有些疑问,不过看起来他似乎想起了点什么。

“该不会是…”

想到这儿,老道士差点崩溃,越想越觉得这事好像是真的。

“那好,我问你,玄门现在在何处?”

“没了呀,一直以来都是单传弟子。”张岚脸上流着眼泪:“到了我这一辈,算是彻底灭绝了。”

“噗!”淮河龙皇是真的没憋住。

“臭道士你是真他妈人才,我是真的服!”

“你快闭嘴吧!”

两人又开始扯了。

扯了一会儿,李如安没关注,一直在那边和李小二聊着。

毕竟两人也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李小二一直担心着李如安那是真的呀!

十万大雪山,他也不是不知道,那里面是啥呀?

那是禁忌森林!

之前前文就说过,宇朝与蛮国每年都会派遣年龄符合的人进入禁忌森林之中。

宇朝每隔三年也会派人去禁忌森林。

这是历来的惯例,并没有什么问题。

关键的就在于每次去禁忌森林之中,能够活着回来的人并不多。

说十里挑一好像也符合。

后来,李如安被传送走之后,李小二问过淮河龙皇,但显然,淮河龙皇的回答很中立或者说很官方式的回答。

“应该没事!”

好吧,应该没事儿,那到底是个什么事儿?

此时见到李如安自然高兴至极,一直说着自己科技兴国的远大理想。

李若安则是微笑着听着李小二的阐述。

听着听着,李如安便觉得李小二也确实是个人才。

值得纳入自己门下。

嗯,玄魂需要这样的人才。

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李如安已经想好了,把自己老爹拉下水的想法。

另一边,老道士与张岚终于算是认祖归宗了。

“那照你这么说,是我徒儿把我神像当作你们玄门的神仙了?”

“老祖,具体我也不清楚,只是听我师父说,玄门的创始人好像是叫什么张天翼,其他的我便也不知道了,只是玄门一直有这副神像。”

听到张天翼之后,老道士总算是叹口气。

“唉,没想到我那徒儿竟然还是这般天真啊!”

“老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无事!”

老道士没有再讲下去,而是向李如安走了过来。

“小子,五耀境界了,不错嘛!”

李小二见此连忙催促李如安上前问候,因为淮河龙皇的缘故,李小二一直当这四人是神仙。

但很显然,李如安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神仙,只是相对于凡途之人,仙途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境界罢了。

“小子见过,道长!”

淮河龙皇却打趣道:“你可别把他当什么道长了,这货一身骚味,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情种呀,千万不要把他当成什么仙风道骨的道长,你会失望的。”

老道士差点气得胡子都掉了,但是没有办法呀!

淮河龙皇就好像有那个执念一样,每次他一开口就会怼两句,好像不怼两句他浑身就不舒服似的。

柳神所化的妙龄女子看着李如安,眼神之中也是欣赏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