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关东捷报(1 / 1)

加入书签


  ,秦始皇震惊了诸天万界

  第233章关东捷报

  咸阳!

  “陛下,如此宽容,是否太于仁慈了!”

  始皇返回咸阳的消息一出,自然无需在隐瞒。

  李斯、冯去疾、冯劫、周青臣、王绾、茅焦、萧何、隗状、王戊、杨樛、胡毋敬等人纷纷前来向始皇汇报手中的工作。

  在也不用通向北疆的影子,转呈奏章给真正的始皇了。

  众人讨论处置关东之事的时候,李斯对于只杀匪首而放过叛贼之事,颇有想法。

  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

  主张按律法行事,以杜绝有人再次作乱。

  始皇却是不将此事上升到讨论的必要,直接一言而绝:“活着比死更难,诛灭匪首断贼之志。

  将其改造,成为我大秦可用之兵,对外征战,可少征民力。

  此事就此而定,无需多议!”

  大秦的人还是太少了。

  百倍于秦之地,用兵之战太多。

  损耗也不会少。

  如果大秦有充足的将士还有富裕百姓可调度。

  始皇自然不会给这些叛军的人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

  特事特例。

  现在的始皇着眼于全世界,而非东方一隅之地。

  所以他的宽容度变得更大。

  本身始皇就是一个能容人之人。

  不然一统天下,也不会放过六国之王室还有贵族,早就将他们捉起来杀了。

  千古帝君,自有大国之度量。

  始皇一生,未杀功臣。

  未行狡兔死走狗烹,更没有飞鸟尽,良弓藏;也无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相反,他在位期间,所有手握大权的将领,还不断放权。

  南边五十万大军让任嚣、赵佗统领。

  北边蒙恬三十万军民,亦是如此。

  从未怕权臣篡权夺位。

  更不担心有将领,裂土称王。

  他有足够的自信,能镇压所有人。

  只要他不死,龙腾,无人可以翻起大浪。

  哪怕是六国造反,不过也是他运筹帷幄之间的一场游戏。

  “陛下英武!”

  萧何、冯去疾、冯劫、周青臣、王绾、茅焦、隗状等人纷纷拜服。

  始皇还是那个始皇,没有一丝丝改变。

  帝国想真正成就万世基业,光是法是不够的。

  光行法也是不行的。

  律法只能约束人,而教育不了人。

  霸道夹着王道,方是正解。

  “赵亥,章邯去关东剿匪了,少府令暂由你担任,负责督管少府的事宜,各项事宜不得耽误!”

  建成侯赵亥站出来回道:“诺!”

  赵亥乃为皇室宗亲,在灭六国之战中也出力不少。

  因此封侯。

  二十八年从始皇东巡,留名琅琊石碑。

  所以其能力与忠诚没有问题。

  “帝国各部,尔等也需加紧督促,原先定下大计不得延误!”始皇又对众人吩咐道:

  “尤其是直道的修建,以及各地粮食的收仓入库与登记,不得有误!”

  这才是始皇最为关心的。

  关东地区,本就是新粮的小规模试种。

  每多县就一外两处进行的小规模性的种植。

  像关中、巴蜀以及太行山以西,则是全面铺开种植,大规模,逐县乡亭的种植。

  所以丰收丰产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今年大秦的主要增收入库粮食皆会来源于这些地方。

  而关东之地,明天也可以进行全范围的推行种植,真正让龙腾各地,皆丰产丰收,不愁吃喝!

  “是陛下!”关东战事,连讨论都不需要,众人更为安心。

  关东动乱,看来始皇心中早就有了安排。

  根本没太放在心上。

  损失应该是可控。

  就在小朝会结束之时。

  城门将来报。

  “关东捷报!”

  “陛下,魏国叛军悉数于黄河之北歼灭。

  贼将周市被斩;陈馀、李左车等人投降。

  魏豹逃向齐地!”

  黔出去将战报接过,呈交上来。

  始皇看后,露出一抹灿烂之笑。

  “不愧是我大秦的榜眼,轻松瓦解魏国叛军。”始皇看完后大赞不已,示意黔将战报拿下去给李斯众人看一看。

  对于蒯通等人的表现,很是满意。

  小年轻们,初露锋芒。

  大秦未来之人才不断,国之大兴!

  众人传阅完,也是个个高兴。

  赵地,燕地,如此迅捷的终结了叛军活动。

  实在是出人意料。

  可见大秦之强军的威慑力。

  可见大秦在关东的影响,以及民心所向。

  大秦对龙腾的改革是着有成效的。

  是对的。

  是可以持续性的。

  “陛下,如今就只剩下楚国叛军跟齐国叛军两股强贼了,东西南北一齐收缩,叛贼覆灭也为时不远矣!”赵婴高兴的捋了一把胡须。

  赵婴与赵亥一样,同为大秦皇室宗族出身。

  爵五大夫。

  同样于琅琊石刻留名。

  才能显著,是宗族中为数不多的人才。

  始皇微微颔首,然后道:“传旨,将陈馀押送回咸阳按律处斩。

  李左车、傅宽、靳歙等将以及降兵,悉数送往陇西郡!”

  陇西!

  如此多的叛军降卒送到陇西。

  这怕是陛下准备对月氏动手了。

  陇西渐渐充实,大秦该向西发力了。

  匈奴一灭,对月氏开战,也就不远了。

  未雨绸缪,长远之策。

  以往移民向西,并不顺利。

  没有多少百姓愿意去西北吃风沙。

  即使是强迁,也有不少人宁可脱籍成流寇,也要离开陇西,而进山当盗匪。

  现在好了,直接将降卒调过去。

  在没有人敢有怨言。

  名正言顺,端的是好打算。

  陛下这怕是蓄谋已久了吧。

  众不免多想。

  …………

  浚稽山!

  内史明带着众骑一路追到了这里。

  这一路上,也是小心翼翼,仔细搜寻。

  终于在浚稽山附近发现了冒顿的匈奴王庭。

  “将军,冒顿的王庭比头曼的比太多了,目测只有八千来人!”

  “而且他们没有停,还在向西,应该是去一个叫涿邪山的地方!”

  大秦对这一片更加的陌生了。

  即使是刺探,很多都没有听说过这里。

  要不是这一次大军出动,他们也不会远离北疆如此之远。

  “士兵呢,他们有多少?”

  内史明问道。

  既然发现了冒顿的王庭,那就好办了。

  回来的那什长回道:“不足二千人,而且都是老弱,跟以前一个样!”

  “他们携带的东西都是轻物资,我怀疑他们受到进攻,随时打算散逃!”

  内史明冷笑道:“想逃,能逃到哪里去。

  现在休息,明日天亮之时进攻,大白天的,给我一个不留的全给拿下,活的是人,死的是尸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