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19个白面馍馍(1 / 1)

加入书签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塞北的冬天,是荒凉的。

  是枯燥的,是冷寂的。

  苍茫的大地上,只有灰黄色的黄土高坡,和点缀在这些黄土塬上的白雪。

  满目疮痍,斑斑驳驳,让人看着心生凄凉。

  天地之间,

  只有黄的,白的,就这两种颜色数月不变。

  好似永恒。

  举目四望,见不到哪怕一丝丝的绿意

  满地沟壑,好像一个个裂开的黄馍馍。却不能赶走已经盘桓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的饥饿。

  塞北的晚风,是粗犷豪迈、肆无忌惮的。

  凌冽的寒风刺在脸上,让人的脸颊生疼!

  但坐在驴车前面的老李头,此时他的心情,却是非常的愉悦:自己右手压着的柳条筐里,足足有19个白花花的大馍馍。

  而且全是白面的!

  没掺杂一点点杂面的那种

  好东西!

  哪怕过年,老李家也吃不上这么好的白面馍馍哩。

  今天老李跟着驴车后面、坐着那3个知青。

  不但得到了19个白面馍馍。

  而且老李生平还第一次,下了一回饭店里去吃饭!

  国营银州饭店呐!

  脂米县城里,最好的国营大饭店,这足够自己回去,在生产队里吹嘘几个月哩

  今天自己拉的这3个知青,他们花起钱来可是真大手大脚!

  原本那个叫罗旋的知青,说是要请老李吃顿饭,以示感谢。

  当时老李头还在想:要是能够去里,吃上一碗用豆腐、干豆角,加上清涧的粉条、熬成的哨子饸烙

  那就太美了!

  等到老李头随着罗旋他们,一起走出车站。

  那家车站的国营饭店,明明就在车站大院外不远处。

  但罗旋和张晓丽他们,竟然连扭头看一下的兴趣都没有!

  当时老李头就在想啊:唉!看来都是出门在外、不容易的穷孩子。

  或许

  他们是想去找一家,小摊子?

  比如城关街道办,国营饭店?

  或者是银州蔬菜专业生产队,开办的集体性质的、那家羊杂碎店里吃饭?

  嗯,也挺好。

  自己能够有幸跟着这些知青们,去喝上一碗、几乎全是粉条的也还行!

  ——要是能够再加上两个油璇儿,就更好了。

  老李头当时就已经打定主意:

  如果这些知青,人家能够大方一点,请自己吃上两个油璇的话

  那老李就不吃,装着啃上两口。然后就塞到兜里,偷偷拿回去给自己的婆姨、还有儿女们吃。

  她们已经整整有两年,没尝到过油璇的味道了吧?

  只可惜,汤汤水水的羊杂碎,没法打包带回去

  结果老李头万万没想到:人家巴蜀来的这3位知青,居然直接走进了脂米城里,那家最好的!

  胆战心惊的老李,在张晓丽的后面。

  每迈一步台阶,老李的腿都忍不住,要微微颤抖一下。

  这个饭店,也太豪华了吧?

  人家的地上,竟然也贴着光滑的砖哩!也不知道这砖是咋解制造出来的?

  怎么这么平整、这么光滑呢?

  都快照出人影影来了那效果,比家里面捡回来的、那巴掌大块儿的镜片。

  好像也差不到哪了。

  张晓丽心善,转身扶着变得不太会走路了的老李,

  看着仙女一样的张晓丽,人家伸手来扶自己。

  慌的老李赶忙客气,

  张晓丽微微一笑,径直扶起老李进店。

  说实话,在这个脂米城里。

  作为最豪华的饭店服务员,她们的眼睛,绝对是长在额头上的!

  眼看着罗旋背着两大个包裹、而彭勇也背着一个行李紧随其后。

  走在最后面的、那个脸上黑黑的老汉。

  服务员们一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受苦人。

  但让人微微感到,有点意外的是:掺扶着受苦老汉的那位姑娘

  人家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那确实是不错!

  一看就像是个城里人。

  这个组合,确实是让人服务员们感到很奇怪。

  但唯一让她们可以肯定的是:近来这四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会是公家的干部。

  既然如此

  服务员们也就没人上前,去替他们开门、更没有人愿意去打招呼了。

  罗旋落座,

  冷冷命令正在扎堆嗑瓜子的服务员,

  一页薄薄的印刷纸,居然在服务员的手中,拍出了不小的声响!

  罗旋瞟一眼桌子上的菜谱,却并不点菜。

  而是的一声,很快啊!

  瞬间站的笔直,大声开始背诵起了名句,

  这下子!

  原本懒懒散散、东歪西倒的那一帮子服务员。顿时忙不跌的将手中的瓜子,赶紧扔回盘子里。

  一个个的站的笔直!

  嘴里齐齐开始、抑扬顿挫的背诵起来,

  吧啦吧啦

  这一段话,非常的长!

  但好在这些服务员,她们端盘子上菜、收拾桌子的业务。

  干不是太流畅。

  要说起背诵这些,那是一个比一个的熟练!

  等到10来个服务员,吼的差点把天花板都给震下一层灰来、足足背诵了10来分钟之后。

  一个个的,这才把肩膀松垮下来,赶紧大喘几口气,好让自己缓缓神

  要把自己鼓在中气十足,大声的、而且不间断的背诵这么一大段名言。

  那是真的很累啊!

  差点连气都喘不上来

  罗旋重新落座,

  拿着笔、正准备写菜单的那个服务员。

  上气不接下气的回了一句,

  罗旋冷哼一声,

  服务员无奈她怕眼前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万一又的一声!

  站起身来,再开始起个头

  那谁能受得了?!

  「

  几吋盘?」

  罗旋盯着她问,

  服务员只能乖乖回答:

  罗旋开始点菜,「大烩菜来一份半;猪肉熬酸豆角来一份,沙盖疙瘩汤来一盆。

  另外来1斤半米饭、10不,20个白面馍馍。」

  服务员从此时,

  已经开始领教到了、来客的厉害之处:眼前这个俊后生,绝不会是没有见识的外乡人。

  像自家这种等级的场所,人家恐怕也是常客。

  因为懂行的人都知道:大烩菜只点一份的话,是没法做的。

  这道菜起步就得一份半,后厨才会接单。

  这个后生不但懂行,而且点菜也不含糊这一顿饭吃下来,至少也得12块钱还多了!

  这可是相当于,

  这些只有几年工龄的服务员,她们整整半个月的工资了啊。

  担心对方又出幺蛾子的服务员,弯腰提醒罗旋,

  罗旋摆摆手,

  服务员点点头,「有。有些时候,客人来饭店点菜,会要求带回去吃。

  所以我们店里,是有那种小柳条筐的一个4毛2分钱。」

  罗旋点点头,

  安顿完张晓丽和彭勇,让他们好生招待老李。

  罗旋便转身出了饭店,去脂米城街上,准备给受了辛苦的老李头家,买点见面的礼物。

  银州是千年古城,也是李自成的故乡。

  但在县城的街道上,就能看得见山顶上的李自成行宫。

  在这个时期,脂米城并不大。

  灰蒙蒙的天空、因为积雪融化而变得泥泞不堪的街道。

  放眼四望,

  无数青灰色的窑洞建筑之中,掺杂着一些二层小楼。

  但更多的,是只有一层的低矮建筑。

  由于整个城市,刚刚经历过沙尘暴和暴风雪的袭扰。

  所以此时的脂米城街上,色彩暗淡、寒风刺骨。

  整体上看上去,让人感到就有几分压抑。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在这个以盛产美女的貂蝉故乡,罗旋其实在街上,并没有看见那些所谓的美女。

  或许是天气太冷,美女们没上街闲逛吧!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左右了。

  下雪天气黑的早,冬夜漫长。

  此时城里的路灯,还没有亮起来。黑梭梭的街道两旁,如果有亮着电灯的地方,那肯定就是国营的商店了。

  罗旋找到一家供销社的门市部,随随便便买了一些东西:香皂2块、肥皂2块。

  大虾酥半斤、红糖半斤。

  油茶不贵,来上3斤;炒米能放,罗旋也买了3斤。

  这些东西,罗旋估计张晓丽和彭勇,她们短时间内,还不一定能习惯吃这种食物。

  没办法。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从小就养成了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它,是很难的

  所以自己今天买的这些东西,其实全都是,用来送给老李头的。

  送礼物,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在第一次送礼物的时候,

  就把分量整的足足的!

  力图一把将对方砸的晕头转向,让他喜不自禁!

  这样一来,

  对方对自己的好感,便会如怒海生波、汹涌无比。

  第二种送礼物的方式,就是细水长流。

  隔三差五的送上一点,但每次的数量都不多、礼物的价值也不高。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老李头对自己的好感,会如娟娟细流终究汇聚成河,延绵不绝

  得好好结交老李!

  毕竟以后自己和张晓丽她们,在这边插队,还需要带很长很长的时间。

  今天来接自己的这个老李头,他或许有一点点小小的狡黠、有一点点他自己的小心思。

  但总的来说

  老李头还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做事情能够尽职尽责的人。

  塞北的庄子里,那是和巴蜀完全不同的地方。

  在这边的生产队里,几乎就是几个大姓,就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庄子。

  也就是说:

  塞北的一个生产队里,绝大部分的社员,就那么几个姓氏。

  真正有话语权的人,也只会出自于这几个大家族。

  李姓,那可是一顶一的大姓!

  只要自己和老李头搞好关系。便能在生产队里,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就能够让自己和张晓丽、彭勇,快速的融入他们当中去

  农村生活,都是人情社会。

  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小社会。

  要是自己不能融入他们当中,以后办起什么事儿,来都是碍手碍脚的。

  很难让人施展拳脚。

  买好了东西,罗旋转身回到饭店。

  此时的张晓丽、和彭勇,早已经吃饱了。

  饭量非常非常大的老李头,他肯定是没吃饱,只不过老李是想把剩下的饭菜往家里拿。

  所以老李头是在尽力克制着,他自己的口舌之欲罢了

  一行人坐在驴车上,赶在天黑之前,总算回到了老李家。

  塞北的村庄,和巴蜀确实差异很大。

  在巴蜀地区,

  一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并不会聚集在一起居住。而是根据山势地形地貌,散落四处。

  但在窦家仡佬生产队,

  所有的社员家的窑洞,都是沿着一个大大的通道,整齐有序的排列于道路两旁。

  等到老李的驴车,刚刚驶入生产队的村口。

  窦家仡佬村的生产队长,他们就已经接到这个消息了。

  等到罗旋、张晓丽,彭勇回到老李家,刚刚把行李放下。

  这个生产队长,是一位40来岁的魁梧汉子。

  个子很高,人挺瘦。

  只见他一进入窑洞,便热情的箭步上前握手,「辛苦了辛苦了。你们还没有吃饭吧?

  来来来,老李头,今天这些知青,我就先带回家去款待一顿。明天你们再商量着,给人家怎么搭伙做饭吧。」

  老李回道,

  说着,老李头赶紧溜回他的窑洞里去,再也不出来了。

  他这是忙着把白面馍馍,拿回他居住的窑洞里。

  一个是好向他自己的婆姨,显摆一下。

  第二个呢,老李是

  害怕被别人看见这些东西。

  毕竟,老李私下里收受知青的礼物,总归影响不太好。

  心里有点发虚的老李,现在是巴不得生产队长,赶紧把罗旋他们带走呢!

  反正款待知青们,晚上喝酒这事儿。

  老李弄不了!

  他家已经好几年,都没闻到过酒香味儿了

  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