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二次井喷(1 / 1)

加入书签


  ,灾难艺术家

  呼啦。

  推开门,一股气浪扑面而来,空气里涌动着名字的音节,不需要分辨就能够知道,这依旧是昨天的延续。

  显然,这场派对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江士奇顺势走了进去,一眼就可以看见同行记者们散落在不同位置,但惊讶和欢快的表情却非常相似。

  根本就不需要询问,江士奇就能够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他和这些同行们都是为了同一件事过来的——

  场刊!

  尽管依旧没有看到场刊评分,但来来往往人群的表情却让江士奇的心情激动起来,又期待又忐忑。

  快步上前,从前台抽出一份场刊,打开,一路往下寻找,然后就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的位置。

  场刊的评分表是一个象限,纵向是电影名字,横向则是媒体名字,每个空格对应影评人给出的评分——

  ,五星,四星,三星半,三星,四星,五星,三星半,四星,四星,五星,五星。

  十一家媒体,评分全面上线,一个不漏。

  在满分五星的评分系统里,一共四个满分五星,最低分则是一个三星。

  全面好评。

  强势洗版。

  这一切,发生在电影节上,不是院线评分,也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以挑剔与严苛闻名的三大电影节之一。

  在这里,出现在官方场刊的媒体记者全部都是权威专业人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影品味和审美标准,各不相同;而且,他们不需要为了巴结电影节而故意抬高分数,往年电影节上被骂到崩溃的作品不在少数,一切全凭喜好也全凭本心。

  真实。专业。客观。

  然而!

  但是!

  奇迹,居然又又又出现了!

  这里的,是指陆潜,职业生涯不败光环依旧在继续;而在今年蓝夏,则是首次出现如此惊人盛况。

  此前,场刊最高分以及口碑炸裂,它们都没有能够做到,终究还是有人不喜欢;一直到的出现,以无与伦比、横扫千军的姿态,征服了场刊媒体,十一个好评闪亮登场。

  难以置信。

  即使亲眼所见,也依旧很难相信这一切正在真实地发生,从昨天的赞誉狂潮到今天的全面井喷都是如此。

  一切,宛若梦境。

  从立项阶段的吐槽,到拍摄阶段的唱衰,再到后期阶段的质疑,一直到电影登陆蓝夏前,负面声音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然而,从铺天盖地的鄙夷和不屑到漫天漫地的赞誉和狂热,仅仅只用了不到二十四小时。

  江士奇:呆!

  现在,江士奇终于明白视线里那一张张亢奋到无以复加的表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尽管人人都已经预料到了,必然将迎来一波赞誉狂潮,从昨天社交网络的炸锅反应就能够看出来了,媒体记者们自己就在蓝夏现场,也能够实体感受到电影汹涌的热潮,种种回应都是积极的。

  但是,个人感受是一回事,场刊评分以及评审团观感则是另外一回事,二者之间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没有人能够揣测那些专业人士的评价,这也恰恰是电影节小型评审团制度所带来的附加效果之一。

  现在——

  场刊评分,418。

  这……

  这!这!这!

  此前,今年蓝夏电影节场刊最高分,一直由把持,35分,确实得到所有人的一片赞誉。

  然而,客观来说,在蓝夏,场刊评分上三,这是佳作、这是热门、这是瞩目,却远远说不上爆款。

  今年,蓝夏电影节一共出现八部场刊上三的佳作,平均质量的优秀令人眼前一亮,引发全面热议,就连最挑剔最苛刻的影评人也承认,蓝夏确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一扫过去五年的颓势衰败。

  在与塞卡的正面竞争里,蓝夏终于重新掌握了优势。

  不过,如果蓝夏想要更进一步,那么就需要一部爆款,哪怕不是大爆款,小爆款也可以,声势进一步攀升,打破桎梏,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一步;自然而然,不少人的目光就落在了陆潜的身上。

  陆潜,可以吗?

  不管人们如何吐槽歌舞类型,也不管人们如何看衰陆潜,但没有人能够否认的是,从话题和人气层面来看,陆潜确实是打造爆款的不二人选,唯一的重点就在于,的成品质量会走向何方?

  到底是挣脱压力涅槃重生,亦或者是不堪重负全面崩盘,再不然就是束手束脚沦为平庸?

  结果。

  爆了。

  不仅爆了,而且还是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地全面井喷,并且在场刊评分出炉的时刻,迎来了高光时刻:

  418分。

  以无与伦比、绝对强势的姿态,登顶场刊最高分,并且一鼓作气将的分数提升到全新高度。

  难以企及的高度。

  爆!爆!爆!

  即使是江士奇,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此时已经陷入震惊之中,心脏短暂地停止跳动。

  但下一秒。

  江士奇却不想要欢呼也不想要尖叫,而是被一种深深的感动击中,鼻头一阵发酸——

  陆潜,居然再次做到了。

  以偶像歌手转身导演,陆潜短短的职业生涯,始终背负着挑剔的目光和种种的苛责,,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到了现在。

  ,这部作品的创作内外,着实有着太多太多故事。

  一方面,围绕在剧组耳边的争议与质疑,没有人看好这部作品,嘲笑、鄙夷、不屑,甚至是诅咒。

  一方面,陆潜摒弃所有杂念,一心一意地将所有热情和决心全部倾注在这部电影里,讲述一个关于梦想一个关于电影的故事,在镜头里,兰川美得惊心动魄,描绘出梦幻般的瑰丽,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

  里里外外的错杂,最后凝聚成为这部电影的一抹绚烂。

  恰恰是这样一部作品,最终拿到了418的场刊评分,堪称奇迹。

  不由地,江士奇就想起陆潜的那句话——

  而陆潜,甘愿成为一个傻瓜。

  刹那间,江士奇的眼睛就模糊了,看着手中的场刊,热泪盈眶;但是,嘴角的笑容却无法控制地上扬起来。

  江士奇就这样站在原地,又哭又笑,好像疯子,又好像傻瓜,但意外的是……他不介意。

  不仅不介意,而且江士奇终于能够明白陆潜了,他也甘愿成为一个傻瓜——

  有时候,笨一点,也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