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高危专业(1 / 1)

加入书签


  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黑天鹅第122章高危专业煤气灯在燃烧。

  夜晚的宿舍间。

  凃夫的目光一直在打量着这盏在这个世界流行了几十年的主流照明设备。

  这种照明源想要使之持续保持光亮,就必须定时往里补充燃料。

  这样的照明方式即便对中产家庭也是比不小的开支,更贫穷的家庭只能使用煤油灯,或是夜晚来临便早早睡下。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很少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跟高昂的燃料费不是并无关系。

  时间就是金钱。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只在上流社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注视着眼前的照明源,凃夫手里则设计起新式照明源的图纸。

  这个创新发明并不算难,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玻璃容器,利用排气法抽干里面的氧气,再使内部完全处于真空状态。

  在灯芯处换上钨丝,最后通上电即可完成制作。

  “电灯”的发明即便是他那个时代一个初高中生都知晓,而更广为人知的自然是关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但实际上他并非首个发明“电灯”的人,再次之前便已经有了并不算稳定的“电弧灯”,爱迪生也是发现这个商机后才买断了对方的版权。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几乎不眠不休,他和助手们尝试了6000多种材料才发现使用竹丝最为合适也最稳定,在注册版权之后,最后那位发明大王通过自己名下第一家爱迪生电灯工厂生产处了电灯。

  整个故事看下来,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在造就了这一伟大发明。

  换做年龄较小的孩子,一定会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先生这种为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所打动。

  而以凃夫现在的目光去看,坚持和努力实际最是廉价,也是成功人士最基础的条件。

  真正成功的关键难道不是在于爱迪生天才的眼光和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撑。

  有了前车之鉴,凃夫更是下定决心,“等明天立刻就去商务局注册商标和版权,而我则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电灯’发明的创始人。”

  抱着这样的念头,凃夫心安理得的将电灯设计稿画出来。

  当然,以他的动手技术能力当然不足以自己做出来,想要完成这项发明仍需借助这个世界成熟的电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设备。

  这并不算难,有密斯卡史塔克大学这个超级学术平台,只要能联系上密大机械技术学院的教授,倒时再借助挑战杯的名义,就能将这项产品的名气给打出去。

  而背靠戴维·史密斯家的生产线和经销商,等不久的将来,该死的威廉二世认识到“永动机”只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时,发电机和伏特电池在北大陆和拜亚王国普及之后,那时坐拥电灯版权的他,将成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成功人士。

  “哥廷哈根莫尔河的豪宅、私人飞艇、蒸汽汽车、女仆苏菲……嘿嘿嘿……”

  那该死的画面感,差点让凃夫流出口水,依靠着桌子的他竟然直接昏睡了过去。

  在今晚的美梦里,他梦见自己来到了没有贫穷的哥廷哈根,威廉二世在希尔王宫亲自为他授勋,王国的士兵为自己列队。

  在无数礼花和人民的热情欢送下,他乘坐最新的私人飞艇回到了莫尔河畔的豪宅里。

  门口的管家和佣人垂着头,穿着黑白女仆制服的苏菲向后梳理金发,并朝他抛过媚眼,一步步朝他走来……

  “咚!咚!咚!”

  门口的一阵敲门声让凃夫猛然惊醒,他顾不得身上的酸疼让凃夫慢慢挺起腰杆,昨晚他便是保持着这个姿势入睡。

  “原来只是个梦。”凃夫回味起刚才的梦境,后背一阵发凉,嘟囔起来,“天哪,竟然梦到的是苏菲,这真是件可怕的事。”

  瞧着已经画好的“电灯”设计稿,他迅速将这东西收起来,接着打开水龙头随意的洗把脸。

  让自己看起来没这么颓废,这才走过去打开门。

  来者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温妮·达洛,正式那位有些话痨的小个子女士,当初带凃夫入校的便是这个小姐。

  此刻的她穿着一套哥特式风格的黑白长裙,看起来很像个精致的娃娃。

  “凃夫,今天是新生正式上课的日子,真是很抱歉,我应该早点通知你这件事。”

  “现在也不算晚。”

  “事实上,昨天我也来过,但是他们都说你不在,我托人找了许久……”

  眼见温妮小姐又要喋喋不休的将她这两天遇到的事,甚至连她午饭吃些什么都要讲出来。

  凃夫明显感到一阵头大,却不好打断她的话,而是高情商的装作没听清的“啊”了一声,“女士,你刚刚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今天是上课的日子……”

  “那还等什么呢。”凃夫果断将话题从这个位置打断施法,向前甩头示意,“我们走。”

  温妮瞪大眼睛愣了一会儿,才迅速跟上,刚想说些其他的就听凃夫问道:“温妮,我猜像你这样美丽、热心肠的姑娘一定知道我们这一届的系主任是谁?”

  听到这样的夸赞后,温妮不好意思的低下头,“101届考古学?我想想,似乎是瓦尔特·格罗斯先生。

  据说他在哥廷哈根考古队和拜亚博物馆都待过很长时间,也教过我们的一些课程,是一位很特别的人,总是用些奇怪的教学方式。”

  温妮说话间,猛然眨了一下眼认真地讲道:“凃夫,选择导师时一定要慎重,有的导师不仅对学生没什么帮助,甚至还会爆出侵占学生论文的事,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安排。”

  她用一副过来人的口吻谈论道这个常见现象。。

  密斯卡在每个专业都会设立一位常任年级系主任专门用来管理本班的学生,负责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讲课,以及一些琐事,跟班主任的功能很类似,但没多少实权。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还要额外选一位导师,亲自负责学生在校几年内的学习规划,比如指导论文、安排实践甚至是毕业后的工作安排,都跟导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选拔前,一些名校都会给有潜力的学生承诺名师名额。往往那些在行业内资格较老,甚至是被授予教授头衔的导师,都是争相互抢的稀缺资源。

  不过温妮看着旁边的阳光男孩,满肚子的担忧和告诫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像他这样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定名气的年轻学者,除非有哪个导师不开眼才去霸占他的学术成果,密大对这种情况决不姑息。

  只怕选导师时,他这种稀缺人才更是人文社科学院的教授们争抢的香馍馍才对。

  不过几句说话的功夫,凃夫便被温妮带到了考古学专业。

  令他惊讶的是考古学专业的上课地点竟然是一栋尖顶塔式教学楼,门口的牌匾上只标注着“考古学”几个大字。

  “毕竟是密斯卡的王牌专业之一,这是由校长特批的教学楼,不止是上课,楼上还有实验室、标本室和收藏纪念馆,本专业的学生随时能去观摩。”

  来此一年的温妮对这些早已见怪不该,在把凃夫带到新生所在的一楼后便不舍的跟他道别。

  认真向对方道过谢后,感觉到对方的恋恋不舍的背影,凃夫在内心吐槽起来。

  怎么原来自己上大学那会,就没碰上如此热情的“学姐”。

  一时之间他都分不清对方是觊觎他的才华还是只图他的皮囊。

  人来人往的都是本专业几个不同年纪的学生出入。

  几乎一眼都认得出来哪些是新生,那些眼里充满光,穿着华丽,男士穿着皮鞋,女士穿着高跟鞋,举止不凡的大概是新生。

  而已经不在乎外在形象,随意穿着沙滩鞋,目光暗淡的多半是高年级的学生。

  凃夫看准了班级,本能的从教室后门向里走,随意找了个没人注意靠窗边的角落坐下,随意的扫了一眼班上的同学。

  30余人里只有10个出头的女生,从衣着服装来看,出身都不会差到哪去,真正的贫民学生在考上七校联盟这样的名校后,选择的也多半是更实用的理工科。

  虽然大家在此之前并不认识,却不妨碍有着良好家教的学生彼此自我介绍,班上已经有自带社牛属性的学生自由发挥。

  “很高兴跟大家在考古学专业相遇,选择这门专业需要一些勇气。”

  “在来到密大以后,我的同学听我说是考古学专业,甚至建议我买一份保险,这可能是比股市更稳定的投资。”

  说话学生这句幽默感十足的话引起不少同学掩嘴微笑,各自交换起自己曾听闻过的一些八卦。

  像这样流传在校园学生之间的风言风语,自然很受欢迎。

  在选择这个专业前大家或多或少了解过以往的一些案件,考古学、民俗学、历史学、神秘学四大专业并列最危险的专业学科前列。

  知道这门专业的危险性仍然选择这门专业,倒不是说大家对考古有多大的兴趣,只是本专业在密大属于王牌专业,倾斜资源最多。

  听说本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前便会被各种专业机构和企业抢着要,他们不少人都是出于未来前景而思量选择这个危险专业。

  即便捕风捉影听到些传闻也不以为意。

  对十八、九岁生在富贵家庭的孩子来说,抱着一腔热血便什么也不畏惧了。

  不知是出于敬畏,亦或是原主父母的原因,凃夫并没有加入这样讨论中,也没有扫兴的打断大家的言论。

  “看起来,大家对于我们专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可是件好事。”

  也就是这时,悄无声息的脚步声不知从何处传来,一个穿着正式衣着的斯文中年人向教室里走来。

  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唇上和下巴上都留着精致的小胡子,正式的西装西裤四件套,再搭配上一定高大的礼帽,让瓦尔特·格罗斯像一位魔术师多过教师,

  他温和的话语听来像是不计较刚刚学生们的大胆的言论,直到走到最前面的台上,瓦尔特才从刚刚的话题继续延伸下去,“能见到大家抱着如此乐观的心态,作为老师的我实在很欣慰。

  事实上,从踏入这门学科开始,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我们的半只脚便已经踏入了疯人院,至于另外半只,大概是在某种不知名的坟墓。”

  瓦尔特先生的声音并不算大,只是他温和的口气配上这样沉重的话,让刚刚教室活跃的气氛无疑下降许多。

  只见这位做事特立独行的瓦尔特·格罗斯老师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叠照片和信件之类的东西。

  接着他便从台上慢慢向下走,开启鹰眼的凃夫看清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标准着密密麻麻的笔记,都是时间和名字的标记。

  格罗斯先生缓步向前走,顺便谈论起照片里的时间和具体事迹。

  “1350年,密大考古专业九人小队探访红土高地,团员们遭到神秘异魔袭击,无一生还。”

  “1374年,密大考古小队探究巨龙故乡,试图找到最后一只出现在北大陆的巨龙,当晚到达目的地失踪后,再被他人发现时皆死于睡梦之中。”

  “1398年,追访天主石碑的十人团的密大考古学生组头部离体,死因不明。”

  “1420年,一支神秘的幽灵船承载着密大教师、学子尸体而归,在那之前,他们是拜亚第一批出海的冒险者。”

  “1472年,维勒多小镇旁的一座村庄大规模牧畜失踪,一支恰好附近考察的考古学小组三人无端发疯。”

  瓦尔特在说下一个案例前,忽然瞄了一眼坐在后面的凃夫,似乎早就认出了人,随手将手里的一张照片放在他面前。

  正是一张那次可怕的极地禁区事件之前,他父母和密大教授们出行前的一张合影,照片背后写满了名字,照片上那时他们满怀着信心和期望,不知去时是否做好了为科学献身的准备。

  也是这时,瓦尔特倒背如流一般继续说:“1480年9月2日,联合了七校联盟所有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气象学教授团队,去往极地禁区,集体失踪,轰动北大陆,至今消息不明。”

  他这一桩桩一件件述说着以往真实发生过的事,比起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倒是靠谱了许多。

  只是越是说下去,这一届的考古学学生脸色越是一片煞白,胆小些的女生看到那些照片和陈旧的笔记,更是吓得几乎晕过去。

  见到学生们被威慑过后的惊恐,已经没了起初的轻浮。

  瓦尔特格罗斯的目的似乎也到了,直到这时他才继续补充:“然而,红土高地的师生们他们临死前的笔记记载了事件经过,成功让七神教会端掉复苏的异魔。

  寻龙小组的死亡引起动荡后,各国政府甚至在此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龙尸,证实了过往巨龙真实存在过。

  追踪天主石碑的师生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后,让人类和七神教会掌握了一部分的超凡之力。

  在幽灵船事件过后,正是这段悲惨的遭遇使拜亚痛定思痛,大力发展航海行业,让铁甲船下水探访深海的秘密,才有了后来发现南大陆的事。

  二十年前,发疯的几位教授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启动禁忌仪式,联手阻止了一尊邪神的降临……事实上,我想说的这些话并非只是吓唬你们。

  而是想说,正是因为密大考古专业前辈们的付出,才迫使后来者们在各领域的进步。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

  不论什么时候,希望考古学专业的各位至少要怀着起码的敬畏之心。”

  刚刚在听到学生们带着的讨论时,瓦尔特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用一桩桩一例例事件讲述这个专业前辈们残酷又光荣的历史。

  而这时,班级里再也听不见一丝嬉笑声。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