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场面(1 / 1)

加入书签


  ,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进站的时候,李耒在门口的报刊亭买了本列车时刻表还有《故事会》,上了火车就指着列车时刻表的封面给李新旺说了起来,“你看这个,回头咱们也联系下他们,看看能不能搞!”

  只见封面上印着一位穿粉红色上衣、白衬衫的漂亮姑娘,旁边还有两块手表,手表附近写着东方表三个字。

  再翻到最后一页,又换成了洋马柴油机株式会社的广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家单位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铁路部门也开始在列车时刻表上刊登广告了,这对李耒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墙体广告、乡镇广播广告、乡村放映队播放电影的时候插播广告,这些手段够接地气,效果很好,但是有一个缺陷,那就是辐射范围有限,只能在河阳以及周边县市铺开。

  想要把企业做大,就得考虑传播范围更广的广告,同时还得有针对性,能让真正需要饲料的人看到。

  列车时刻表就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是越来越多了,他们出远门通常都会以火车为第一出行选择,列车时刻表一块钱一本,说便宜不便宜,说贵也确实不贵,为了出行方便,不少人都会购买。

  这样的话找铁道出版社合作,刊登饲料广告,肯定会有很多农民能看到,而这些除外闯荡过的农民,胆子比一般人大,也有一定经济基础,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说不定就会有人动心思购买李耒的饲料回去养猪。

  李耒对自家工厂产的饲料很有信心,只要一个村子有一户人家开始用,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村子就会成批量的购买。

  “这得问下你对象的小舅,看看他能找到熟人不,熟人好说话。”李新旺现在眼界开阔了,也知道广告的重要性。

  “这上面也要登广告!”李耒又翻开了《故事会》,指着后面的广告说道,这本杂志可是非常畅销的。

  这上面刊登的故事很接地气,深受老百姓喜爱,现如今月均发行量就超过百万册,估计覆盖读者3亿以上;九十年代到达巅峰,发行量最高的时候超过了七百万份,读者人数超过15亿人次。

  到了网络时代,实体杂志受到巨大的冲击,许多畅销杂志纷纷倒闭休刊,《故事会》依旧活了下来,每个月还有十几、几十万的销量。

  李耒小时候几乎每期都看,对上面刊登的广告印象深刻,这些广告也和故事一样接地气,有卖双节棍、武功秘籍的,有卖小食品加工机、致富经的,当然也少不了农资类的产品。

  打广告最要紧的是研究目标客群获取信息的喜好,你要打高端奢侈品的广告,那么就该选择航空杂志,因为乘坐飞机出行的人经济条件会好一些;你的目标是小资阶层,《读者》会是不错的选择。

  要想让农民知道自家的饲料,《故事会》就成了最佳平台之一,出门在外的农民就喜欢看这种贴近他们生活的杂志,而且还可以和《列车时刻表》形成互补,他们坐火车的时候,也喜欢买本《故事会》看。

  而且看完了也不会丢到,往往会带到工作地或者带回家,到时候工友们和村里的乡亲们再拿来看,这又可以让自家的广告被更多人知道。

  拿出笔记本,把铁道出版社和《故事会》编辑部的联系方式记下来,打算等回去后联系他们,商量下怎么打广告。

  然后就拿起《故事会》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还真别说,这上面的小故事确实挺吸引人的。

  看完起来伸个懒腰的功夫,

  李新旺就赶紧把杂志拿过去了,他也早就想看了,王峰后悔不已,他也想看,可惜动手晚了。

  “对了,你重庆那边的战友联系的咋样了?”李耒这次带他出来,可不光是为了当保镖,更重要的是想借用他的人脉资源。

  人生三大铁,最铁的就是一起扛过枪,战友们之间的感情有时候比亲戚还可靠,现在去重庆开拓市场,也不能只依靠超哥的人脉,该用的都得用起来。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退伍军人闯荡商场获得了成功,他们除了敢打敢拼之外,战友的关系网也是重要原因。

  王峰和厂里那些退伍军人的战友遍及天南海北,李耒提前问了下,他们确实有战友在重庆,那肯定要联系。

  “一共找到了三个,我有个战友家在大渡口,梁天胜有个战友在巴南,齐飞刚入伍的班长在人和,这几个战友已经发电报联系上了,等我们到了重庆就能联系上!”王峰做事很细致,交给他的任务一向完成的很好。

  “他们现在情况咋样?给安排正式工作了没有?要是没有的话,可以问问他们的意思,看他们愿不愿意来我们这儿上班?要是渠道能打通,肯定得在重庆设一个点!”这三个地方都属于眼下重庆比较偏远的地方,李耒觉得他们不一定能安排上工作。

  “我的战友在当临时工,梁天胜和齐飞的战友都在家里种地,咱们厂待遇这么好,他们肯定愿意!”这事就算李耒不提,王峰看到机会也要说,他也想这些战友日子过得好一些。

  “你光给我当司机有些可惜了!要是这个点搞成,你就留下来负责吧!你当过兵,跟他们打交道要方便一些!”王峰跟了自己一年,据李耒观察,这个人做事很靠谱,既然如此,就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就是重庆有些远,回家不太方便,看你愿意不愿意,你要是不愿意,我回去再找人!”

  “我愿意!”王峰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虽然说跟在李耒身边工作压力下、还有面子,但是看到梁天胜他们已经慢慢走上领导岗位,王峰还是很羡慕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他马上就答应下来。

  “嗯,好好干,回头让你战友帮忙介绍个重庆妹儿当媳妇儿,重庆妹娃儿那可是出了名的漂亮。”李耒开了个玩笑,把王峰闹了个大红脸。

  “到了重庆之后,我跟新旺去跑市场,你去找你的战友跟他们联络感情,询问他们的意思。”玩笑过后,李耒说起了他的工作任务,“另外多去村子转转,遇到养殖场了也进去看看,瞅瞅他们用的都是啥饲料,效果如何!”

  “遇见饲料厂也想办法进去摸摸底,饲料价格便宜,大老远运过来要少赚不少钱,最好还是在当地建厂!重庆水运发达,顺江而下可以把饲料卖到fl、万州、宜昌,就算到武汉,也比从我们哪儿用火车发货便宜。”

  李耒这次来还存了开分厂的打算,现在饲料利润较高,走火车运输也能赚钱,但日后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难免要打价格战,到那时候,分厂分布越广就越占便宜。

  当然,要想多开分厂,人才储备就得先跟上,要不然厂子开得越多就越乱,不仅不能提供足够的利润,还会引发混乱。

  好在李耒现在招了不少大学生和退伍军人,他们的素质都不错,能吃苦、愿意学习,只要给他们机会,总能培养出一些可以扛大梁的。

  李耒细细给王峰和李新旺说着到了重庆之后的工作重点和要注意的细节,说完有些累了便躺下休息。

  睡醒之后没多久,便到了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透过车窗眺望城市,此时的重庆远没有后世那么赛博朋克,几乎看不到几栋高楼,江大桥同志主管这座城市已经十来年了,依旧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

  从车站出来,超哥已经带人在外面等着了,几个人碰面后就往外走,一路上不停地有人搭讪,“老板儿,要棒棒不,我们帮你拿行李嘛!”

  这是重庆的特色――棒棒军,重庆是西南交通枢纽、水运发达,在这个缺少车辆设备的年代,许多物资都要依靠人力搬运,棒棒军便应运而生,他们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

  棒棒军一度成为重庆特有的城市文化,到了九十年代,还专门拍了一部电视剧《重庆棒棒军》,来描绘他们的生活。

  “不用,不用,我们有车,就停在前头!”刘永好不停地打发着围上来的棒棒,李耒则把这事儿记下,等将来《重庆棒棒军》开拍的时候,也可以去投点广告么,喜欢看这部剧的群体,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刘永好买的那辆皮卡刚好来重庆送货,他就拿来接待李耒他们,上车之后先去吃饭,到了重庆自然要吃火锅,刘永好就带着他们去了罗汉寺的临江门洞子老火锅,在防空洞里吃了一顿火锅。

  吃完后,李耒和李新旺跟着超哥去招待所休息,王峰则带着礼物去看望战友,顺便完成李耒交待的任务。

  “今天先休息,重庆这边养猪多,本地的荣昌猪有名的很,去年就被列入全国著名地方良种猪,养猪场也多,不过一家家跑起来太麻烦,所以我帮你约了育种站的人吃饭,你只要能给他们供应,其它养猪场就不用操心了,他们见育种站用了肯定都会跟着学!”超哥办事周到,都给安排好了。

  “超哥,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要不是你帮忙,我还不知道要费多大功夫!”李耒一边感激一边心里嘀咕着,不知道你将来办饲料厂的时候,会不会后悔现在指点我这么多啊!

  “不消跟我说这些,你帮我的忙更多!那你们两个就先休息,我还有两家单位要跑,晚上回来一起吃饭!”安排好之后,刘永好就继续带着他的鹌鹑蛋跑销售去了。

  休息了两个来小时,缓解了长途旅行的疲劳,李耒便和李新旺出去逛了逛,还专门去看了本地的荣昌猪。

  这种猪除了眼圈周围均为白色,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

  荣昌猪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瘦肉率较高、配合力好、鬃质优良、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名列世界八大良种猪之一。

  后世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了摆脱良种种猪被国外垄断的现实,选了不少良种猪来培育本土优良猪种,荣昌猪就是用得最多的。

  晚上吃饭,依旧是吃火锅,耗儿鱼、泥鳅、鳝鱼、黄辣丁、黄喉、鸭肠这些重庆特色的火锅食材丢进九宫格里,用老油来涮,吃起来实在是太香了,就是有些辣,不习惯的人还真遭不住。

  饭桌上有超哥帮忙联络感情,李耒很快就跟育种站的人混熟了,对方答应的也很爽快,uu看书“我信得过永好,既然他说你们的饲料好,那应该没啥大问题,我们也需要长肉快的好饲料。”

  “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明天你们带着饲料去我们哪儿,我们先试用一段时间,要是效果跟永好说的一样,那以后就用你们的饲料了!”

  “谢谢刘站长,来,我再敬你一杯!”李耒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散场的时候,李耒丢了个眼神,李新旺就去帮着拦了辆出租车,报上地址先给了钱,再把刘站长扶上去,完了还塞了两条重庆牌香烟,这是时下重庆流行的高档烟,李耒还是加钱才买到的。

  第二天一早,李耒就带着饲料,跟刘永好一起前往育种站,到了地方,李耒一看招牌,马上拿出相机,“超哥,你站到门口,我帮你拍张照!”

  刘永好知道他喜欢到处拍照留念,倒也没有怀疑,理了理衣服就走向门口,还摆了个自以为帅气的姿势,“好了没有?”

  “你再往过站一点儿,离招牌近一点儿对对对,就是这个样子,不要动啊!”

  咔嚓一声,镜头将超哥以及旁边那块“人和种猪育种站”的牌子记录下来。

  这放到几十年后都是名场面啊,到时候我就跟超哥说,最少让一个省的市场给我,要不然我就把这张照片发网上去!

  ------题外话------

  感谢书友110423065745171、野哒暖、追慕烈山、我是小潘同学、小小小新人的打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