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努力(1 / 2)

加入书签

“毕竟还不是职业作者,有梦想也得先活着才行啊,上班才是当下正经。”

虽然钱彬很想再多琢磨琢磨写书细节和技巧什么的,但他也面临着很现实的问题,贫穷的人不配谈理想……

他所在的电子商务行业同类竞品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在彼此功能性质没有很大差别的前提下,如何包装、炒作成了部门人员考虑的重心。

当然价格有优势的话推送效果会相对好一点,挑选几个比较受欢迎成本又不高的产品,以实惠的价格把详情页面推送到各个平台渠道。

现在的人都不笨,东西好不好的大致各家心里都比较有数。因此推出来的主打产品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打出知名度和口碑。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自己就是一名普通消费者,你去超市买牙膏,在两款价格相差不大的产品中间,你是买自己比较熟悉的呢,还是买另外一款没怎么听过的呢。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普遍的会比较浮躁、会急功近利,沉不下心思做具体思考。在一些生活小细节方面,甚至不愿意多花费哪怕几秒钟的时间来考虑问题,面对一款自己常用且效果还行的产品,对比另一款自己不熟悉不了解性能的陌生品牌,这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很多幕后大众看不见的人,利用网络营销的运营方式,结合受众的消费心理,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大众的很多日常决策,而他们自己毫无所觉。”钱彬是这么来理解的。

有些人说,玩价格优势来竞争,呵呵……

一旦品牌观念在受众心里有了一定的基本认可和定位后,些微的价格差异已不足以成为决定因素了,

试想你常用的生活用品,价格再有优惠又能便宜多少。难道还能白送不成?那离破产也不远了。

不过这些只适用于小产品,不涉及大项目、贵重物品等等。。

现在的人哪怕再浮躁,面临大的决策也会慎之又慎,你买辆自行车不用想很多东西,差不多能用就行。你买辆汽车试试?不得从头到脚的分析一遍价格、性能属性、耗油量等等各种的功能参数,一个个具体对比分析着才能下决定,不是吗。毕竟花的不再是小钱……

又比方说,你需要做个不大不小的手术,有两家医院都能做,这时候你主要考虑的会是价格吗,我想不是吧,你的决策重心肯定会放在哪家的口碑更好,哪家的医师质量更高,对不对?

涉及到自身健康这种问题,大多数人不会再把钱看的那么重,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贪小便宜吃大亏也不是没有……

现实生活里,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较量可以说是彼此较技、针锋相对,其实挺复杂的,没那么容易。

“是啊,说是那么说,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呢,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啊!”钱彬感慨着。

钱彬所在的公司,老板属于业内打拼了很多年,略有资产的民营企业家。作为私人企业,白手起家的老板而言,一切虚的、暂时看不见收益的工作内容,都是不能让他放心的,可以下大魄力去支持的事儿。

网络运营这个东西,说起来好似很高大上,真要做起来,往里投多少钱无法估量,如果营销策略不得法,大把的钱砸下去也不一定能听见回响。

各种的不确定性,当然会造成民营小老板不会特别看中网络运营,宁愿通过传统的营销手段,例如线下的促销活动或者由市场人员拉动各自的关系把顾客带过来(这里面涉及到彼此的利益分配),直接就能看到成交。这种能实实在在看到的收入才能让私企老板们心里踏实。

你或许想说,这不是目光短浅吗,未来的社会离了网络平台怎么可能活的下去。线下的那些传统营销方式花的钱不见得就比网络运营花的少吧。

呵呵,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能做到比较成功的民营企业,本身就是一件挺厉害的事儿。你可以说他目光短浅或者本身的局限性什么的,但他坚持的那些方式也是有它们的可取之处的,至少短时间内影响没有那么大。

等哪天某些人自己当上老板,也不见得就做的比别人好多少,到时你也会有很多困扰,例如员工开支、产品成本、各种的税款以及各式的人情交往,哪样不花钱,哪样不得精打细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到那个高度就不要说一些风凉话。能有大魄力做出惊人举动的,从来都是少数。

想想乔布斯的苹果,想想阿里巴巴,想想刚开始的京东运营,哪一个不是在打破传统,逐步的改变着现代人的行动及思维方式,但这种人这些事儿,注定不会很多!

钱彬半路出家跑到电商行业中来,为了不让自己拉下太多显得不专业,也是看了不少相关的营销类专业书籍,以及关注了众多知名的营销公众号,汲取对他有用的东西。

可以说下了不少功夫在里面了,但再牛批的人,架不住老板不重视。网络运营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之所以没把部门撤了,也不过就是老板觉得别人都有,我不能没有啊,哪怕它没什么用呢……

可笑吗,好像是还挺搞笑的……

钱彬担忧着自己的饭碗,再加上人情关系不佳,他在公司是个什么感受可想而知,有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混吃等死”四字精确概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