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硬抗(1 / 1)

加入书签


  华夏从来就不是骨子里带着侵略性格的民族,有点绵里藏针的风格,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开拓四海,去征服别的国家,所以对制海权不是太重视,大明水军一直都是在内海和自家的江河湖泊活动。

  哪怕随着视野的开阔,知道大明以外有许多的国家和财富,同样没有动心,愿意和各个国家民族和平共处。

  林潇宸的心里很清楚,大明此刻的军事实力,因为自己的出现,带来了关键性的技术,加强了对火器的研发和使用,从而位居世界强国的最前茅,甚至难以找到对手。

  常言说得好,居安思危,大明在进步的同时,别的国家也在进步,你不去侵略别人,别人会来侵略你!他现在所做的就是要把海军的基础打好,把制海权的理念,灌输到所有人的心里,历史的脚步难以阻拦,提前这一步,就显得尤为关键。

  回来第二天上完早朝,林潇宸在文渊阁召开会议,把昨天提出的户籍改革和军制改革等方案,详细的阐述了一遍,并且要求所有的内阁成员和六部主官,就户籍改革的实施商议实施细则。

  “首辅大人,我们大明的户籍制度,可是太祖高皇帝亲自制定的,在大明也是运转良好,各个户籍各司其职,保障了大明的稳定,这次您的户籍改革方案,等于是全部推翻了此前的制度,取消了农户、军户、匠户等分别,让人口可以随意流动,这样会破坏农耕,让各地官府的户籍管理压力加大,下官认为是不妥当的。”

  “老百姓可以随意流动,没有了户籍的区别,这就导致朝廷搞工程的时候没有了专门的匠户,朝廷打仗没有了最基本的军户,朝廷稳定需要的粮食,有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户部尚书郁新说道。

  户籍管理是大明户部的职权之一,对于本衙门的事务,他作为户部尚书,自然不希望加大难度和工作量,本来运转的非常平顺,你非要找事搞改革,这不是给大明添乱吗?

  更为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是朱元璋这位太祖高皇帝钦定的制度,林潇宸一步步的在搞破坏,先是取消了读书人的特权,紧接着又要把户籍制度改的面目全非,朝野会怎么看待内阁看待皇帝,这不是忤逆吗?

  “在我朝开国之初,因为战争的缘故,老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大量的土地没有人耕种,粮食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实施户籍制度,达到了有田可耕,有地可种的目的,平稳度过了战争带来的萧条,因此,户籍制度是有很大作用的,这一点我也不否认。”

  “以前的户籍制度,把全国人口登记的非常详细,能够把徭役精确的实施摊派,赋税精确的进行征收,便于官府进行管理,这也是一大作用。但是新制度没有取消户籍,只是不再分为军户、民户和匠户等种类,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生活门路,解决了各地的劳动力需求,相互之间并不矛盾。”林潇宸还是愿意和郁新讲道理的。

  毕竟人家也是大明的户部尚书,这项工作的推动落实,需要靠着户部来承担重任,他也不愿意把关系搞得太僵化。

  “郁新尚书说的有道理,士农工商这些行业,一直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划分清晰,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老百姓不在自己的家乡耕种,如果大量搬迁到富庶之地,就会出现有些地方人满为患,有些地方却耕地荒废的结局,这也是不可取的。”解缙说道。

  林潇宸顿时脸色变了,他听的出来,解缙居然在攻击永乐新政,什么士农工商历朝历代划分清晰,恐怕解缙是受到了士林的压力,在变相的借题发挥,这是文官集团要反扑了?

  自从实施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特权被剥夺的读书人,对朝廷的政策格外不满,虽然在皇帝的强势下,锦衣卫的监视下,新政还是顺利推行,可为此被杀被流放的也不在少数。

  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文官之首,自然不会得到文官集团的拥护,因为自己损害了读书人的切身利益,降低了他们的地位!

  “大明也在不断的发展,户籍制度必须要为大明的国富民强而服务,至于说官府的户籍管理压力大,老百姓拿着户籍原地开具的证明,才能在大明境内活动,每到一地,先去官府开具当地的临时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才能办理户籍迁移,你害怕什么?怕老百姓跑光了还是怕老百姓都跑到城里?”

  “我就觉得奇怪,你这是什么理论,官府是干嘛的?如果自己管理的老百姓不愿意在当地住,那铁定就是官员的责任,拿着朝廷的俸禄,就是这么为朝廷分忧的?你们也不想想,老百姓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到外地,自己的辖区为什么没有外来人口定居,先把这件事想明白再说!”

  “在你们的意识里,老百姓只能耕田种地,就没有别的活路是不是?此外,愿意到外面找门路干活赚钱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故土难离,这点事还需要我说吗?而且一个家庭想要搬家,在家乡以外得到土地,还要盖房子,是件容易的事情吗?”

  “等到从新大陆运来的粮种种植成功,大明的粮食会成倍增长,人口也会随着增加,事实上你们要考虑的是,怎么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压力,一个人种五十亩地和一个人种十亩地,能是一回事吗?”林潇宸淡淡的说道。

  内阁次辅和户部尚书跳出来,居然和一言九鼎的内阁首辅打擂台,关键是没有找到更具说服力的借口和理由,被首辅大人的话,怼的难以招架,其余的内阁成员在一边作壁上观,没有发言。

  气氛突然之间紧张起来,谁都听得出林潇宸的怒火,冰冷的语气,已经宣告这次的事情,肯定会有严重的后果。

  这些年因为林潇宸长期在外领兵,解缙作为次辅代为执掌内阁,似乎是要和内阁首辅掰掰手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