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阶军制的备忘录(1 / 2)

加入书签

关于军阶军制的备忘录

感谢书友agnes珑儿的提醒,军阶军制的确是一个庞繁复杂的体系,虽然在正文中有详细地描述,但书友们查阅起来还是比校困难,所以在作品相关中特别地列出一章来以供大家随时查阅。

关于军衔,共设六级二十三等。

第一级:士兵级。共分四等:练卒(新兵)、健卒(三等兵)、勇卒(二等兵)、武卒(一等兵)。月俸三、四、五、六斛。

第二级:士官级。共分四等:锐士(下士)、坚士(中士)、骁士(上士)、毅士(士长)。对应的品秩等阶为佐史(月俸八斛)、斗食(月俸十一斛)、百石(月俸十六斛)、比二百石(月俸二十七斛)。

第三级;尉官级。设副尉、正尉、上尉三等,分别为二百石(月俸三十斛)、比三百石(月俸三十七斛)、三百石(月俸四十斛),皆是铜印黄绶。排长的基准军衔为副尉,队副的基准军衔为正尉,队长的基准军衔为上尉。在军校之中,还专门设立准尉一衔,所有进入军校的学员,一律被授予准尉军衔。准尉并没有列入正式的军衔制度之中,它是高于士、兵两级的存在,准尉共分为三等,所有军校学员,初入军校皆被授予三等准尉,在校其间根据学业优劣,再进行升级,毕业之时,三等准尉实授副尉军衔,二等准尉实授正尉军衔,一等准尉实授上尉军衔。

第四级:校官级。设副校、正校、上校三等,分别为比四百石(月俸四十五斛)、四百石(月俸五十斛)、比六百石(月俸六十斛),皆为铜印黑绶。副军侯的基准军衔是副校,军侯的基准军衔是正校,司马的基准军衔是上校。

第五级:将官级。设准将、裨将、偏将、副将、正将、上将、大将七等,准将品秩为六百石(月俸七十斛),铜印黑绶,是都尉的基准军衔。裨将为比千石(月俸八十斛),银印青绶,偏将为千石(九十斛),副将为比两千石(一百斛),正将为二千石(一百二十斛),上将为真二千石(一百五十斛),大将为中两千石(一百八十斛)。副总兵的基准军衔为裨将,总兵的基准军衔为偏将,副都督的基准军衔为副将,都督的基准军衔为正将。正将以上,按功勋可擢升至上将、大将。

第六级:元帅级。设元帅、大元帅两等。元帅的品秩位同三公,为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金印紫绶。大元帅的品秩为超万石,位同诸侯王。

关于军队的的编组,从上到下共分七级,军团——师——旅——营——队——排——什。

什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十人为一什,设什长,由毅士或骁士担任。

三什为一排,设排长。

三排为一队,设正副队长。

五队为一营,设正副军侯。

五营为一旅,旅长官为都尉,副旅长官为司马。

三旅为一师,师长官为总兵,副师长官为副总兵。

师上设军团,军团长官为都督,副军团长官为副都督。

┈┈┈┈┈┈┈┈┈┈┈┈┈┈┈┈┈┈┈┈┈┈┈┈┈┈┈┈┈┈┈┈┈┈┈┈┈

以下是截至到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的军队资料,以后会根据变化而更新。

第一军团:都督刘泽(徐州牧、镇东将军、讨逆将军、中二千石);副都督赵云(副将军衔、比二千石);第二副都督徐荣(副将军衔,比二千石);参军贾诩(二千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