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国之储君(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二十八章 国之储君

时间进入二月,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春耕也已经逐渐开始。

也是这个时候,大周科举考试也如期在东都举行,神都的大街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这些面孔,有十岁左右的孩童,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

毫无疑问,他们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举及第,成为天子门生,从此飞黄腾达。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抱着另一种梦想,来到了神都洛阳。

而与此同时,清心书院和大周武院也迎来一个新开始,书院和武院都将招收一部分优秀人才。

经过几年的发展,天下读书人逐渐明白,并不一定非要科举及第才能有大作为,能够进入大周武院或者清心书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显而易见,不管是一举中第,还是进入大周武院和清心书院,都是非常困难的。只不过,让天下读书人多了选择的道路而已。

当然每个人生下来,并不一定就是当官的料子,还有可能就是当兵的材料,也很有可能适合于研究。后两种不管怎样,武柲在原先规定了,便是走精英路线,所以入学把关相当严格,为此他还让武院和书院设置了关卡,经过层层选拔之后,方能进入其中学习。

这一点,也让读书人十分无奈,也正因为此,两年来,招收到的学子,也是十分优秀,如果能够正常发展的话,武柲相信。二十年之内,大周的科技研究将会超过前代所有的总和。

就比如说,有一个叫周卓的数学天才。竟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十位,比祖冲之的七位又多了三位,也从某一个方面证明了祖冲之得出圆周率是何等的精确。

这件事情让武柲震惊的同时,也顿时明白,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天才,只是缺少让天才发挥特长的环境。那么他,武柲。将会给这些天才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科技成为新的生产动力,促进大周的良性发展。

就在大周武院和清心书院入学考试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三司历时半月的审理,终于将近三百人的案子审理完毕,每一个人都有罪名,而且罪名都几乎成立。所以在报知女皇之后。女皇心中早有定数,便御笔一挥,随即批复。

于是乎,反叛第一人李千里早在武柲限定的期限内被擒获,如今全家籍没的同时,他自己被处以极刑,李昭德腰斩,李峤免官。王及善免官面壁思过,李元素、姚璹等二百多人流放各地戍边。

与此同时。姚元崇检校内史,宋璟检校侍中,娄师德拜为为文昌左相,豆卢钦望拜为文昌右相,唐休璟入朝拜为天官侍郎,并凤阁鸾台平章事,正是进入政事堂。积石军经略使武攸绪调回金吾卫,为右金吾卫大将军,顶替已故的武懿宗。已经在半路上的张说回朝,任地官侍郎,并凤阁鸾台平章事,从而也进入了政事堂。

如此一来政事堂十位正副宰相,其中五个便是理学官员,剩下的娄师德、豆卢钦望、唐休璟都是站在武柲一边的,至于杨再思和苏味道虽是女皇的人,但如今明哲保身下,不会有什么反驳意见,如此一来,政事堂便基本上算是魏王武柲的人。

如此明显的安排,百官要是还不明白,那多年的官场也就算是白混了。

李显和李旦的心中更是明白,魏王成为皇储已经势不可挡,而且这段时间,一向明哲保身的太平公主,也隔三差五的就往两个哥哥的府中跑动,而且带了不少的珍稀之物,她虽不说什么,但李显和李旦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太平公主一定有事。

只是妹妹不说,二人都不知道如何问询,要知道如今女皇的三个儿女中,唯有太平公主是深受女皇宠爱的。太平公主的食邑加到了五千户,比大周三位亲王的食邑都多,从这一点看,太平公主比他们当哥的可是强多了。

而此时,朝中李唐旧臣处斩的被处斩,免官的免官,流放的流放。顿时,让李显和李旦感到了压力如山大,难道接下来便是他们了吗?

东宫内。

这两天,李旦心神不宁,就连平日里沉湎于声色的兴趣也没有了,他白嫩的脸上,满是忧愁。自从幽闭东宫以来,他便开始沉湎于声色,如今倒是养得白白胖胖的,他一身锦衣,在亭中坐立不安,他在等太平公主。

自太平主公来过几次后,他便知道是母皇允许太平来看自己,他已经把太平公主当成了主心骨。

“父王在忧虑什么?”身后传来了一个少年的声音。

李旦转身一看,竟是自己的三儿子,隆基,这个孩子如今也不过十二岁,却已经十分懂事,他非常喜爱,只是如此大的年纪,却还未出阁,他有些愧为人父,于是便说道:“三郎啊,天气还冷,多穿点衣服。”

李隆基躬身道:“多谢父王怜爱,父王是在等太平姑姑吗?”

李旦埋怨道:“以后叫姑姑,可别叫太平姑姑!明白吗?”

李隆基身材修长,个子高大,随即躬身道:“孩儿知道了。孩儿猜测,父王一定是因为朝中动荡而担忧吧?”

李旦一愣,自己这孩子自幼聪颖,如今都十二岁了,是懂事的时候了,于是便说道:“为父只希望你能多读圣贤之书,知道吗?”

李旦的语气有些严厉,李隆基身形一滞,原本想好的说辞,却用不上了。

“四哥是在等小妹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