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红唇弄箫(1 / 2)

加入书签

第79章 红唇弄箫

盛夏的八月,天气非常炎热,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之上。没什么事都最好躲在阴凉之处,不然中暑在所难免。但在临江镇附近的天门峡谷外却是人头涌涌、人声鼎沸,吆喝声络绎不绝。

只见平原的江岸上满是人,有的在搬鹅卵石;有的在用大毛竹编织竹笼子;有的在把石头装进竹笼子里;有的把装满鹅卵石的笼子往江边运。还有很多的人正在挖一条宽约十丈的大沟渠,沟渠长长地往平原中部延伸。

江心之上已经堆填出一个长约两百丈、宽约五十丈的弯月形小洲,不少人还在把一个个装满鹅卵石的竹笼子抛到江里,江边和江心小洲之间,船只来往穿梭,都是运送装满鹅卵石的笼子的。

离开江边不远处还盖满了简易的房子,不少妇女正在生火煮饭,炊烟缭绕。俨然成了一个新兴的大城镇。

江边的一块巨石上有一个大棚,两个女子正在棚里往着江心指指点点。这两人正是叶凌霜和卓千千。

原来三个月前,叶凌霜夜探天门,江心一曲后,看见水从自己脚边绕流的情景,突然脑海中闪出了一个中国、乃至世界都非常出名的治水案例。那就是位于中国四川的“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叶凌霜开头的时候,一直想着模仿“葛洲坝”筑一个大堤坝把天门封住,来控制水流。但在这个时空,这个年代,哪有什么钢筋混凝土,更没有各种起重运输设备,即便封住了,还要保留梯级状航道,不至于截断通航。这样的工程,这样的难度,在这科学水平落后的年代里根本无法完成。为此,她一大段时间里,都为这个问题所缠绕,而无法解开。

但自从那晚,她突然想到,既然不能筑坝,不如就采用引水疏导。而引水疏导最出名的成功案例无疑就是,两千多年前科学不发达时期建成的,“都江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