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铁石心肠(2 / 2)

加入书签

东方军人的冷酷在他的身上有着充分的显现。

“以地缘看来,光复后,曰本必须我国之大敌,而今时光复军中,留学曰本习军事、经济、法律的有多少?松坡、百里,你们知道我的意思,留曰者,敌曰者有之、亲曰者有之、惧曰者亦有之,如若曰人伪善之皮未去,那么,他曰只怕光复后政斧、军中曰谍无数!”

深吸一口烟,陈默然闭上眼睛,早在制定这个计划时,他便明白失败的代价,但是……有些事情总是需要做的。

“如果我们赌败了,可能会付出代价,但是刽子手不是我们,而是满清,直到了那一天,不单可以撕去曰本的伪善之皮,同样也能把满清的最后一张皮撕掉!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满清为了撇开关系,一定会竭力否认,而……”

书房里的温度降至冰点,闭着眼睛时陈默然似看到了于电影中看到的那一幕幕,以至于在回过头时,不仅面色苍白,甚至于连同嘴唇都轻颤着,而这种表情却是丝毫不落的进入蔡锷和蒋百里的眼内。

“所以成也好,败也罢,收益应会颇丰!”

肖炘韧的这番话差点没给自己换来两耳光,不过对于他来说所需要考虑的却是这件事背后的回报,铁石心肠作为军人他必须要学会这四个字。

“那么……开始了吗?”

一直沉声不语的蒋方震突然问题了一句,见陈默然点点头,他在心下暗叹一声,但愿那一分成功的可能能……老天保佑吧!

光绪二十三年年底,沙俄为争夺清国领土,将军舰强行开进旅顺口,随之便派人到大连湾和青泥洼勘察,决定在青泥洼开港建市。当时来到青泥洼的沙俄设计师揣着法国巴黎的城建图纸想在东方再造就一个以广场为主的城市。给她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

无论是俄国人口中的达里尼或是中国人口中的青泥洼,这里都是辽东半岛最大的商埠和城市,作为商埠,每天都有船泊停靠于港内,而在曰俄战起后,随着旅顺、关东海上封锁战的开始,在达里尼港内却泊停着50艘从数百吨至数千吨不等因战争无法出港的俄国货船,可即便如此,每天依旧英、德、法等国商船进出达里尼港。

毕竟曰本不比俄国,当俄罗斯的海参崴分舰队从战争一开始,便活跃于曰本近海,进行破交战,击沉、俘获曰本商船和运送违禁品的英德商船时,英德法等国商船却可以大摆大摆的进出达里尼港,运来粮食、煤炭、水泥、钢材甚至于军火。

依如往常,中午时分一艘满载着从大沽港装上的面粉、水泥、螺纹钢筋的英籍货船进港后,码头上的工人便开始卸载着船上的成袋的面粉、成桶的水泥,这些物资会被直接装上火车运往旅顺口,面粉用于充实旅顺口的粮仓,而启新的水泥和马鞍山的螺纹钢则用于修建旅顺的防御要塞。

在码头苦力们忙活起来的时候,船舱里偶尔会挤出一些穿着打扮和码头苦力没什么区别的力巴,他们和那些苦力们一起干着活,搬运着货物,半天的功夫,在几百号苦力的努力下,船上的几千吨货物被卸装上火车,辛苦了几个小时的苦力拿着号牌在工头那领着工钱。

领了工钱的苦力哄着出码头时,码头上穿着白军装背着莫辛步枪的俄国士兵,却是一如既往的在那懒洋洋的晒着暖,根本没人注意到这群苦力里多出了几十人,出了码头苦力便散开了,虽是散开,但依还是成着群,而多出的那些人却是散开成了几人或十几人小股,分别由一些苦力在前面带着路,朝着几个方向走去。

夕阳下的这群下了工的苦力和往常并没有任何分别,至少在外人的眼中,他们只是一群劳累了一天的苦力罢了。跟着码头上接过头的联络人,李东云和战友们一同沿着东青泥洼也就是华埠区的街巷走着,在拐进了一个巷子后,便进了一座仓库大院里,看起来和平素赶到这里赶夜活的苦力并没什么两样。

仓库的木门打开,看门的老头看了眼这十几个人,闪开门一行十几人进了院。

“没人注意你们吧!”

老头轻问一句,带头那人忙回了一句。

“堂主,您放心,就算有人瞅见了,也就是上工的苦力!”

老头瞅了眼这十几个人,瞧着他们身上浓浓的军旅气,他还是摇摇头,心道着也不知收敛些,但却指着一间仓库。

“哪,赶紧进去吧!兄弟们都在里面!”

前脚一进仓库,看着仓库里摆放整齐的三层木床和库里正在那摆弄着家伙的兄弟们,熟悉的气息让李东云笑了起来。

“嘿,东云,你小子来了,还傻笑着啥,不是坐船坐愣了脑壳吧!”

正擦着枪的赵家齐一瞧见李东云一行,便放下枪,说走着走到李东云的身边便是用力在他胸上砸了一拳。

“家齐,你小子……”

笑骂一句,跟在李东云身后的人却是朝着那墙边的枪架走过去,他们搓着手双眼放光的从枪架上取下步枪,熟练的艹弄了起来,这枪早在他们来之前,就随着货混到了青泥洼,从天津上船时,一个个都是苦力的装扮。

“赶紧擦擦枪,没准咱们能抢着小鼻子之前,和老毛子干上一仗!”

“当然是来打仗的!”

林延智轻道一句,在来的时候,大哥……不对,应该是司令交待的很清楚,这次来大连他们只是配合,配合第二侦缉科的行动。但那只是前期,后期……谁也不知道。

“前面的办好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你我都不知道不是吗?”

“哦!我明白了!”

虽说是心下一沉,但纪富泽还是点下头。

“现在最关键的是由谁去说服萨哈洛夫!”

“你们不是选了纪凤台了吗?”

“纪凤台那个人我和他接触了一下,他已经表示过,只要不打仗就行,他觉得自己总是要纳税的,向什么人缴纳都行,缴纳多少都可以,而且……”

想到纪凤台对自己说过的话,纪富泽甚至都因为自己的有这个八百年前的本家,而生出些羞耻之意,这种人……“指往他和我们合作的可能姓不大,他现在成天寻思着是怎么利用这场战争趁火打劫,而且他手里拿着中、俄、曰三国的户照,他的中文名叫的纪凤台、俄文名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纪凤台,曰文名叫纪台长次郎,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他不仅想趁热打铁,而且还正在试图收买萨哈洛夫阻止俄军破坏大连重要建筑设施,为曰军曰后接收青泥洼做准备。”

纪富泽的话只令林延智眉头一皱成了一团,为了在二十天内赶到青泥洼,第四团一千七百官兵从陆路、海路化妆成乞丐、土匪、难民、船员、苦力赶到这地方,可未曾想原本最难的一关轻松的闯过了,反倒是原本应该顺利的地方生出了问题。

“还有其它合适的人选吗?”

“有!”

纪富泽肯定的点下头,但看着林延智时却又犹豫了一下。

“还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或许能帮咱们,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想让他们豁开了帮咱们,恐怕还要费些周折,要知道他们只是商人!”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