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疲惫(2 / 2)

加入书签

“的确很漂亮!”

陈默然如实的称赞一句。

“娜莎真的好漂亮,就像洋娃娃一样。”

姬丽有些懒慷的依偎在丈夫的怀中,用手指轻点着照片中的小女孩,从三年前,她第一次在圣彼得堡见到娜莎之后,她便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在她见过的那些女孩之中,只有她最让她满意,而最高她满意的是,俄罗斯皇室的教育非常严格,相貌、身世、教育都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嗯,没错!”

看着照片中的女孩,陈默然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相比于姬丽看到的女孩,而他所看到的却是其它,却是……“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邀请丽莎她们来中国,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和丽莎多亲近一些,而且,咱们的儿子也能和娜莎多接触一下。”

“真的吗?”

姬丽满面惊喜的看着丈夫,等待着他的回答。

“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没问题,她可是你认下的妹妹,只要你愿意……嗯……随时都可以请他们过来”

尽管陈默然同意了,可是口气却还有些犹豫,而所犹豫的却是……看着照片上的女人,陈默然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自己和这个女管家之间的那么一点小“暧昧”,后来在得知俄罗斯的米哈伊尔大公竟然爱上她之后,自己毫不犹豫斩断了那么一点小“暧昧”,通过姬丽促成了他们的婚事。

想当年,自己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多么理直气壮啊,与创造称雄天下之中华帝国这样的伟大梦想相比,一个女子又算得了什么呢?然而,再次见到丽莎之后,为什么心里又多少总有一些感慨,甚至还有一些愧疚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她只是自己计划中的一个人物吗?

不过说实话,她的女儿还真的很漂亮,远远过了她的母亲……各种各样的情绪在陈默然的脑海中翻腾着,不知不觉的就这么躺在沙发上陈默然睡着了,而姬丽看着睡着的丈夫,却有些爱怜的抚着他的眉头,这十几年间,他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太多,朕即是国家,化国为家看似让人心往,可将国变为家之后,所需承担的责任,却不是每一个人能够承受的。

尤其是对于像他这样的开国之君,他需要承受太多的事情,与历朝历代的任何一个开国之君不同,他需要承受更多,稍有懈怠,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帝国的毁灭,他不仅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甚至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他梦想中的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千年帝国”!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他所接手的帝国,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落后”、“最保守”的老旧帝国,把这样的一个内忧外患远落后于世界老旧帝国建成一个强大的“千年帝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中国想要屹立世界,并成为主导世界的强大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和文化结构。

为了推进国家的教育,身为皇帝他也曾亲自前往全国各地,在乡村的广场、学校的教室、市镇的饭馆中亲自教民众识字,在他的推动下,知识分子和政斧官员纷纷效仿,把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大教室,在短短十年间,中国的识字率从15增加到了65。

在这个过程中,变化更为迅速的却是国力的变化,中国从一个落后而愚昧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现在中国可以生产包括主力战舰在内的全部工业品,可在完成这一切之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呢?

直到现在,在这个帝国数亿人受益于帝国的改变同时,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传统的知识分子直到现在,仍然认为皇帝摒弃太多的传统,尽管在八年前,作为某种向传统的妥协或者说为了传承四国的传统,已经确定了儒教为中国的国教,但皇室依然是那个“西化严重”的皇室。

在立宪者的眼中,中国的宪法是保守的、传统的、儒家的,换汤不换药的的传统东方宪法,而在激进者的眼中,帝制无疑是愚昧的落后的,甚至于野蛮的,最终,这些人所有的不满都被集中到了身为皇帝的陈默然的身上,他承受着这一切,可以承受这一切的时候,他却又要固执的去推行自己的决定,一切为了那个“千年帝国”。

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支持他,最终,他将军队视为自己的支持者,将军队视为殷股,可在人前的无限风光、君临天下之中,背后却是无尽的疲惫,他很累,很疲惫。

“有一天,当你想开的时候,也许你才会真正轻松下来吧!”

可他什么时候才会轻松呢?长叹口气,取过一床毛毯盖在陈默然的身上之后,姬丽方才站起身,看着沙发上睡着的丈夫,眉宇间流露出丝许的怜悯之色。

被侍从官摇醒时,陈默然现身上披着一条碎花毛毯。

“你给我披上的吗?”

陈默然问道侍从官。

“我一直在值班室,刚刚才过来。”

陈默然纳闷地翻了一下身上的毛毯,显然这是姬丽给自己盖上的。

“这女人……”

想到自己的媳妇竟然把自己给“扔”在沙发上,陈默然便摇摇头,心里嘀咕着等回头那天闲下来,再好好收拾这女人。

“阁下?”

侍从官的手中捧一本墨绿色文件夹,显然有事有禀报。

陈默然“哦”地一声回过神来,忙向侍从官看去:

“有什么事吗?”

内宫的侍从官是一名年青的女军官,模样看起来很是漂亮,不过这么多年来,陈默然早已经习惯了这些身穿漂亮军装的女军官,对于什么“制服诱惑”早就已能做到视而不见,顶多也就是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欣赏之色。

“远征军急电。”

“念。”

“是。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向大本营急报:今晨起,我远征军第十一、第二百三十六师,向土耳其方面巴格达防线发起全线攻击,……”

虽然是急电,但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战地电报,电报的内容空洞而且乏味,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近东的战事就是如此,没有任何风险可言,近二十万远征军在近东所需要面对的仅只是不足十万土耳其和土耳其附庸阿拉伯部落士兵,那些部队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值一提。如果不是因为不想在阿拉伯地区陷入太深,也许现在中国早就占领巴格达省。

甚至参谋部为了制造“伤亡惨重”的假相,将大量的轻伤员都后送至东非疗养,最终,英法等国的情报人员如实的向国内发出了“中队在近东地区伤亡惨重”的情报,而这正是参谋部所需要的,外交部需要“中国陷入近东泥潭”以便在同英法两国的谈判中拒绝现在向西欧派出远征军的要求。

“……由于天气恶劣,航空队侦察机无法对波斯情况进行侦察,目前波斯地区形势尚未明朗化,鉴于英、俄两国对波斯实施的分割战术,已命令一个步兵师进入波斯产油区,以防止油田遭到破不,远征军司令部希望能够对波斯国内亲华团体给予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以最大限度维持我国在波斯的利益。同时,为维持帝国在波斯利益,远征军已完成出击准备,随时可开赴波斯,参与英俄两国的分割占领。……”

侍从官在汇报波斯方向的变动时,陈默然只是凝视思索着,在波斯不采取大规模行动是最高军事会议作出的决定,但有时这些决定应该适时的作出变动。

“打电话到外交部,让他们告诉英国人,我们对他们在波斯的行动非常不满!”

说这话时,陈默然深思片刻,然后又补充道。

“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排除我们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以保护本国的利益!”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