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有崇氏来历(2 / 2)

加入书签

这却是当日人王帝辛亲临点将台,与文武百官商讨出征冀州事宜,有上将军鲁雄出班举荐了西伯侯姬昌。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广为宣传,但是毕竟军中校场人多口杂,听到的人太多难免有些闲言碎语传到崇侯虎父子耳中。

崇侯虎手拄斩将大刀,一言不发,而崇应彪则是虎目含泪,望着微子启主座方向掀袍单膝拜倒,说道:“侄儿不敢欺瞒宣父大人,我有崇氏一族其实本姓娰,乃是上古大帝禹王的后裔。”

随侍在微子启身后的红玉姑娘心直口快,脱口问道:“禹王,是治水的那个大禹?”

“正是如此,上古之时,禹王父亲鲧被尧帝赐予崇伯的封号,分封于崇山地区作为诸侯之长,有崇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后来禹王继承了崇伯的位子,又因治水有功,舜帝功德圆满之后便把人王宝座禅让给他,这即是大夏国的开创。”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合称四王,这是微子启小时候在接受宫中博士启蒙时候,首先就要熟读背诵的开国人王。

因此,他也有些惊讶,没想到眼前的崇侯虎父子竟然是大禹的后代。他记得在《封神演义》书中,三皇五帝俱是人族先贤,只是不知为何避居火云洞中,不再插手人间之事。

凡俗事情他们虽然不便插手,但毕竟人望还在,只是不知崇应彪究竟有何冤屈,当下不由得耐住性子继续听了下去。

崇应彪拜倒在地,拱手说道:“大夏建国四百余年之后,被成汤所灭,亡国之人本不该提及先辈。但是幸感商王恩慈对我大夏灭国不绝祀,所以在大商立国之后将我们这一支有崇氏的后人分封北地,为祖先守灵,为大商戍边。”

这里有个传统,上古三代人性毕竟单纯,不像是后世那般浮躁激进。当年大禹当上天下共主之后,没有杀掉起兵反对自己的舜帝之子商均,而是将他封在虞国。

百多年后,东夷部落后羿氏入侵中原,反而是虞国出兵帮助大夏灭而复存;如今有崇氏一族也是抱着这个心思,自从大商立国以来,四路大伯侯并非一直忠诚于朝歌。

在盘庚中兴之前,四路大伯侯反了三路可谓是天下沸然。唯独是北地有崇氏却出兵襄助盘庚,最终稳定了殷商天下,再传数代方才到了微子启与帝辛这对兄弟的手上。

所以说,四路大伯侯中,真正传承追究,源远流长的便是北伯侯有崇氏一族。

那么,当日在校场上鲁雄所言,说崇侯虎得位不久,恩信尚未孚于人之说纯属子虚乌有。关键在于,这般谣言如果只是在民间流传那还便罢了,毕竟上古交通不便,资讯传播受限,但是竟然连朝中的上将军也不通事实,难怪让崇侯虎父子一腔冤屈不知向谁倾述。

另外,北地接壤西岐,对于自己的邻居发展,有崇氏可以说是最为关切的。自从商王武丁之后,原本只是一镇小诸侯的西岐周族便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推翻了原本的西地伯侯,取而代之以西伯侯的身份向朝歌觐见。

此后,西岐之地便一直在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势力,不过他们若是想要扩张,要么就是东进打进汜水关,要么就是北扩进军北地。正因如此,在有崇氏父子的眼中,把自己扮演成一代贤主的西伯侯姬昌,就不是那么令人待见了。

如果说因此就判定西岐将要谋反,那崇应彪不敢妄下断言,只不过以姬昌的言行,已经让有崇氏父子颇为警觉:“大王令我北地、西岐两路大军合围冀州,偏他姬昌就要扮好人滥施恩情,长此以往我父子二人妄作小人倒是无妨,只若是诸侯皆向之,必将不利于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