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论战1(2 / 2)

加入书签

大学士梁储对着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杨廷和摇了摇头。

杨廷和沉默了一下,他退后了半步,和内阁的成员们重新站在了一起,不再说话。

并用一种冰冷的眼神扫视着那些跃跃欲试的言官们。

而看到首辅的眼神,很多人被吓得缩了缩脖子,刚刚的豪情壮志霎那间烟消云散。

看到百官的反应,确认了自己还能够控制住局势之后,杨廷和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确实,关于后宫之事,是皇帝的家事,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干涉皇帝的家事,甚至不惜冒着和小皇帝对着干的风险,着实是有些不智。

而更关键的,这件事张太后自己怎么不出面呢?

杨廷和看向同样站在朱厚璁下垂手,和黄锦一起作为司礼监的代表参加朝会的太监张永。

在经历了迎接朱厚璁进京计划的失败后,张永此人在京变后就变得沉默寡言的了起来。

这些太监们做事,除非皇帝授命,否则不管干什么都要畏首畏尾。

杨廷和心里埋怨道,但他也理解这些太监们的难处,毕竟这些阉人们,一旦在后宫的斗争中站错了队,只有死路一条。

他们不像文官们,即使被皇帝厌恶,只要不触犯大明律法,最多也就是被排挤出京城。

杨廷和觉得自己已经够给这位新君面子了,现在,就该是他提出自己的建议了。

“陛下既以皇明祖训‘兄终弟及’入继大统,臣提议,不如奉张皇后为皇太后为母,也可保后宫平安,乃大明幸事——”

而这时,一道浑厚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在人群中说道。

朱厚璁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

来了……

“杨慎——”

朱厚璁直呼其名,这意味着他现在异常的愤怒。

而朱厚璁在说出那个提议之人的名字的时候,目光却紧紧的盯着位列文官之首的杨廷和。

毕竟,这两个人关系可不一般。

父与子的关系,血缘意义上。

“你既知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之说,又怎敢擅言后宫皇太后之事——”

确实,皇明祖训可没说让皇帝换个妈认。

听到杨慎的谏言,王琼迅速跳出来反驳道。

“陛下以武宗遗诏继承大统,张太后乃是武宗生母,怎么不合适?”

杨慎撸起了袖子,他看着面前这个历经两朝,出身微末的倔老头。

他自认为自己不会像自己那个软弱的父亲那样,会容忍这个士大夫眼中的小丑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

而凭借着父亲的关系和自己的经营,在他的身后汇集了不少的人,上到六部侍郎,下到翰林院编修,即使王琼掌管着历年考核官员,评定功过的大权。

杨慎也丝毫不放在心上,首富之子,又是大明状元,他认为自己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气度。

“我母乃兴王府妃蒋氏,外祖父乃是朝廷兵马指挥,又怎能随意认她人为母?”

朱厚璁愤怒的说道,他望向左右,王府左右,黄锦对于杨慎这种骑脸输出的行为同样表示义愤填膺。

“臣并非是让陛下抛弃蒋王妃,违背天伦仁孝,陛下以武宗遗诏入继大统,法理上,自然应入武宗皇帝一脉才是……兴献王妃是兴献王世子生母,而张太后是大明两朝皇帝之母,两全其美之事,又怎能算得上是认他人为母违背孝道呢。”

喜欢大明:从大礼议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从大礼议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