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王守仁(1 / 2)

加入书签

杨廷和叹了口气,这几日,南方又传来军报,四省流民又因水患闹事,朝廷派去安抚的官兵被伏击全军覆没,当地知府请求朝廷拨款,调集周边驻军前去围剿,平定叛乱。

杨廷和知道,如果朝廷的钱粮不给到位,哪怕这些流民进攻陪都南京,这些地方的卫所估计也是不会有任何动作的。

真是……多事之秋啊。

杨廷和又摸了摸袖袍里那张签好的预支了京官三年俸禄的户部拨款,心中想到。

……

“先生辛苦——车马劳顿,未让您有充分休整,便急匆匆的命太监召集先生入宫,朕心中惭愧。”

看着面前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无数传说和热梗的中年官员,朱厚熜说不好奇那是假的。

不过,目前更让他最关注的还是面前王守仁对于关于京中中朝臣们关于皇统问题争论的态度。

“谢陛下厚爱,臣自江西北上,一路皆有驿站补给,马车宽敞,洋绢柔软,实在是谈不上什么旅途劳顿……”

王守仁说道,顺便,不经意展露的有力的小臂显示他的身体依然健朗。

如果不知朱厚熜开了全知挂,大概也想不到这个满身腱子肉的小老头七年后就要死了。

“不过……臣一路来,只见沿途水旱肆虐,盗贼横起,流民遍地,易子而食者也并不罕见,卖儿卖女者更即使在陪都南京也是遍地皆是……”

“沿途所见,到也有几件奇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他话锋一转,开始向着小皇帝讲述着自己一路上来的所见所闻。

“那先生不妨讲讲——”

黄锦见朱厚熜听到大明百姓的苦难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急忙说道,试图缓和一下自己这位多愁善感的小皇帝身边弥漫的有些低迷的气氛。

而王守仁看了一眼面前这个白白净净的太监,看了看面有忧色的朱厚熜,又重新低下了头,叹了口气,陷入了回忆,片刻后,对着期待的几人说道。

“臣与随从北上度过黄河时,见一老妇人,破衣烂衫,却在河边盛水煮肉,边煮边哭,臣好奇,便命人下车询问缘由。”

王阳明见不光是朱厚熜,就连站在一旁的黄锦和正在吃着肉干的陆炳都一边吃着,一边有些好奇的望了过来,好奇原因。

王阳明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看到皇帝身边的近臣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他对着嘴巴塞得圆鼓鼓的陆炳微微一笑。

“为何?”

朱厚熜问道。

王守仁在眨了眨眼睛,他观察着面前的小皇帝,眼中微微闪过几分迷茫和复杂。

“老夫人回答,她乃是浙东人士,因家乡水患与倭乱,一路朝北逃亡,身上干粮已经吃尽,精疲力竭,唯一的小儿子也饿的走不动了……她害怕将孩子在这里抛下,会有其流民经过将他吃掉,所以宁可自己动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