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旧事(1 / 2)

加入书签

“这是去年皇庄提前上缴内帑的库银,照儿一生都不愿服输,从来都不像他的那个老好人父亲一样,自继位起就立志要当一个真正正正的大明皇帝……,南征出发时,还曾与江彬畅想讨灭宁王后直接提兵北上,效法太宗亲征蒙古……可惜……我儿却终究还是看不到了。”

看着箱子内那些白花花的银锭,张太后的眼角闪过了几抹泪花。

而张太后身旁,随同武宗征战天下多年的这些正德朝权宦,见武宗穷尽一身,费劲心力才从地方豪强手里收回被侵吞的庄园和土地的成果摆在自己面前。

而想到正德朝时期武宗对于这些宫内宦官的信任和厚爱,张永谷大用等权宦一时之间都神色哀伤。

“太后不必悲伤,正德皇帝虽然身死,但英魂同太祖共同守望我大明将山……而至于后世评价,史书定当自有公论。”

张永在勉强平复下心中的伤感之后,回答道。

“……”

听到张永的话,张太后原本有些哀伤的心情非但没有平复,反而微微的叹息道。

“弘治皇帝还在时,常常对我说,从来都是今人修前任史……若没有改天换地,万世不灭的大功与天下,则功过之说便愈发难以评述……终究,死人是不能说话的,终还是要由活着的人来解释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张太后说道,她用一种哀伤的眼神看着身旁这些正德朝权宦官们。

这些武宗皇帝的亲信,玩伴,又扫视着地上的那两箱金银。

“如今朝廷有奸人作乱,蛊惑圣上,欲让我大明君臣反目,母子分离……还请公公们拿着这些银子散于禁军将士,及今日遇难百官,以赡养孤老,供给残弱……”

“另一箱是我近些年积攒下来的一些财物,我儿早亡,宫内外全赖公公们协助,才保全了我儿颜面,让我这个老太婆在皇帝死后不至受人轻视……我已经半截入土之人,这些身外之物留着也是无用,就作为近些年对公公们侍奉皇帝报答,给宫里的正德旧臣们平分了吧,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臣等蒙受先帝大恩,如何再能——”

张永谷大用等众多正德老宦官跪闻言跪倒在张太后身前,提及先帝,无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张太后看着面前呼啦啦跪倒一片的权宦,半响,她打断了张永想要替将士谢恩的话。

“如今首辅深陷两难之境,其子杨慎被收监与五军都督府,随时有生命之忧,逆贼杨继为求活命,审讯官员为求升迁,必然要罗织罪名,大肆株连,国家现在正值新君即位,风雨飘摇之机。

便有奸人蒋定,王琼等人欺皇帝年幼,迷惑主君,陷害忠良,意图总揽大权……”

张太后说着,她注视着底下这些正德朝宦官们的反应。

这些老狐狸,除了谈到先帝能够让他们发自真心的掉下几滴眼泪之外,其他时间大多都是在干打雷不下雨。

“与大明的江山社稷相比,我个人的荣辱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与诸位已经是快要死的人了,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儿与诸位的身后名誉罢了,弘治朝史书已然修订,而我儿生性跳脱,在位时期,荒唐之事不断……杨首辅乃是正德朝老臣,自然懂得取舍,但若是首辅倒下,不知道张璁等人会如何编排我等——”

(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明实录里武宗执政,正德朝的那一段史书确实是杨廷和编的——明朝的官方史书,大部分都是皇帝一死,内阁首辅带着翰林院亲自主持修订前朝(上一代皇帝)历史,首辅不光挂名主笔,亲自上阵,还负责审其他人的稿子,指导进行删改修订,首辅过目无误后方能成册,确实挺有意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