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安全第一(2 / 2)

加入书签

提前两个多月就在给武宗准备后事了,正德皇帝这时候可还没死呢。

张永忍不住以最坏的恶意揣度。

在弘治朝就有传言,张太后不能生育,但独霸皇帝,专制后宫,为堵住外朝悠悠之口,于是命人从宫外抱养一子养于宫中。

疑点颇多,简单讲两句,有兴趣的老爷们可以查查正德朝关于“郑旺妖言”案武宗的处理方式,和孝宗做一个比较。

宁王叛乱时,更是直接打出了“上以莒灭郑,太祖皇帝不血食”,公开宣称武宗并非孝宗亲生,是“莒人灭郑”,李代桃僵的重演。

所以,武宗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张永的心中只有猜测……也许,这将随历史上无数的悬案一同,成为困扰后世的有一个千古谜团。

他回头,神色深沉的遥望着慈宁宫的方向,想到。

但先皇再造之厚恩,让他注定不可能面对这一切冷眼旁观。

——

“杨一清,王守仁等受诏入京的正德忠臣向陛下谏言,言及午门士子惨遭杀戮,乱兵急攻午门之事……建议朝廷严查朝中奸党,以示我大明天命仍在。”

朱厚熜一边看着五军都督府,临时从刑部大理寺乃至是督察院抽调去的专业人员们,加急赶出来的审讯证词和相关证物。

一边听着旁边正整理着那些刚刚从皇宫们前惨状中,回过神来的士子朝臣们的谏言。

上疏的言论,无非都是要朱厚熜严肃处理叛乱之首的五城兵马司杨继,还有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等相关人等。

甚至借此矛头直指杨廷和,要求朱厚熜以包庇纵容之罪将杨廷和下狱革职查办。

看着面前这一封封言辞激烈的大明士子的言论,朱厚熜哭笑不得。

他能理解士子们的心情,但是对于杨廷和,朱厚熜还是打算等彻底扳倒了张太后之后,再着手处理。

毕竟,只要杨慎一天在五军都督府监中押着,朱厚熜随时都能借此让杨廷和告老回家。

但张太后不行——

张太后作为两朝太后,天然就是内阁眼中制衡皇帝最好的合作伙伴。

没有了杨廷和,张太后还可以和文官集团新的代表进行联盟。

只要张太后还能为文官集团和江南地主集团争取利益,他们之间的同盟合作就一天不会间断。

一劳永逸……

朱厚熜想到。

“王御史的言辞可谓中肯,到时你不妨多抄录几份,传递国子监诸位学子,让他们好好学习王御史文章思路。”

手里拿着这份王守仁递交下来,要求朝廷清查百官,重整禁卫的谏言。

朱厚熜发自内心的高兴。

王守仁……果然名不虚传,一眼就看出朱厚熜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监查百官,重整禁卫保证北京城和皇宫的安全,才是朱厚熜现在最想要的做的事情。

征调京军勋贵入京,暂时更替皇宫禁卫。

也不过是饮鸩止渴。

但至少能保证除非大规模宫变,或是蒙古人攻陷北京时朱厚熜的人身安全。

看着从乾清宫一直延伸到午门,由蒋定亲手从自己昔日部属和辽东边军中挑选出的身世清白,骁勇非常的精兵强将。

喜欢大明:从大礼议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从大礼议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