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王命旗牌(2 / 2)

加入书签

朱厚熜说完,冷静了下来。

他意识到,光是学生们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恐怕有其他人想要借着这件事煽动学子,要借此将杨廷和赶出内阁。

“拟旨,调锦衣卫指挥使朱宸——算了,让蒋安带着羽林前卫兵马亲自去,驻扎杨府,保护首辅的安全。”

朱厚熜突然意识到,锦衣卫现在对于杨廷和而言已经并不可信了,张太后恐怕已经在内阁中寻觅接替杨廷和的代表了。

对于杨廷和而言,张太后已经从一个合格的盟友变成了可能的敌人。

假如杨廷和已经无法作为一个文官集团和东南地主的合格代表,始终无法摆脱小皇帝的制约的话,

“对了,既然杨一清,王守仁两人都在城内。”

朱厚熜思考了片刻。

“令王守仁兼国子监祭酒,授予杨一清司业之职,并从纠举,分经教训六堂,依本经考课。”

让王守仁和杨一清去国子监控制住这那帮似乎看起来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的士子,一方面朱厚熜是真的担心他们一时激愤之下做出什么荒唐的举动,另一方面,他让这二人坐镇国子监,也有为这些学生们的人身安全着想,避免其成为某些人‘倒杨’的刀子。

而杨一清王守仁都是正德朝重臣,且经验丰富,控制局势绰绰有余。

“想来有此二人,短时间内不用担心学生们会出什么乱子了。”

身旁的黄锦迅速的拟定了旨意,交予朱厚熜浏览无误之后,便开始命宫内太监递交内阁审阅,然后分发有关部门执行。

一封从羽林前卫调兵护卫首辅的诏书交给兵部。

令一封启用杨一清,授命王守仁监督国子监学子课业,交由吏部礼部处理。

现在王琼身兼吏部兵部,蒋定坐镇五军都督府,而内阁那边,杨慎还在自己手上,朱厚熜倒是不担心皇帝的政令无法执行。

至于张太后手里的司礼监,那本身就是皇帝为了和内阁对抗而弄出来的玩意。

同理,内阁也同样是地主集团为了控制皇帝而搞出来的政治斗争的工具。

皇帝的命令如果直接下发各部,内阁通过就能执行的话,司礼监并没有多少插手的机会。

“对了,这次兵部宣旨,你亲自去,让王琼以最快的速度把王命旗牌送来。”

朱厚熜说道,王命旗牌,清明两朝相当于电视剧中的尚方宝剑。

如朕亲临。

拿着王命旗牌官员理论上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可以不经请示罢免当地官员,征调地方卫所士兵,甚至可以征收赋,组建军队临时征兵。

持旗牌之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统合地方资源,平定叛乱,诛杀贪官污吏——老爷们当成尚方宝剑就行。

不过比起尚方宝剑只有一把剑,王命旗牌却是公布制作,兵部发行,有相关仪仗、敕令及旗牌手数人,是一支专业的团队,并不用担心伪造的问题。

说来也有些好笑,代表皇帝的王命旗牌在天顺朝之后,皇帝就不能再随意授予边将近臣以便宜行事了,这项权力出现了明显的转移,兵部和内阁开始逐渐掌握着授予官员武将‘代皇帝行事’的权力。

喜欢大明:从大礼议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从大礼议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