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骆安(1 / 2)

加入书签

明清时期,皇权确实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个人的权力有多大。

一般而言,大多数时间,是内阁和六部在行使着皇帝的权力。

司礼监,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诞生都是皇帝为了夺回权力,与内阁六部进行斗争的工具。

不过从设置完亲军督尉设置锦衣卫,设置完锦衣卫设置又厂卫,司礼监,最后连厂卫都要再搞出来了东厂西厂。

明朝皇帝的艰难处境和权力丧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的处于愈发恶化的状态。

“去吧……”

黄锦领命离开,朱厚熜继续看着入京的大儒们的上书,在一片笼罩着儒教神圣光环的‘浩然正气’之中,包含着圣人大义微言的文字,试图从字里行间看出他们的态度和立场。

(儒家从宋朝开始就明显的宗教化了,甚至于说到了明清,儒家士大夫们为了愚民和敛财,还搞出了一整套类似于佛道的灵修手段,也就是所谓养‘浩然正气’。

这个玩意……听他们说很离谱,有对中国宗教的有涉猎的老爷们的可能知道,甚至发展到后来和地方上各种乱七八糟的巫术之类的东西融合,明清时在江南等地他们重新搞起了类似与殷商时期的活人祭祀和鬼神(祖先)崇拜,十分的离谱——老爷们可以查查当时南方民间祭祀鬼神邪术的相关资料。

很可怕,真的很可怕——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地方确实不太好,但在那个时候,个人感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对于朱熹和王阳明在当时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望老爷们周知。)

“让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安来见我。”

伴随着黄锦远去的脚步声,朱厚熜看完了最后一名入京的大儒递交上来的书信。

文官们目前的态度大部分还是希望通过支持皇帝处置杨继等一众叛乱武官,从而保全首辅的颜面。

身旁的侍卫快步前去传令。

朱厚熜依然在思考着对于三边军务,和蒙古人的威胁。

要不,还让杨一清去?

朱厚熜想到。

而不多时,随和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安和前去传令的羽林前卫的将官并肩走来。

看起来关系很是熟络。

“你叫什么名字。”

朱厚熜见那名蒋安亲自摆着胸脯推荐安排给自己的贴身侍卫那张年轻的面庞,问道。

“羽林前卫百户杨襄参见陛下。”

见到皇帝竟然主动问起自己的名字,面前的武官先是一愣,然后是按捺不住的狂喜。

他单膝跪在地上,浑身忍不住激动的颤抖。

天子,是朝廷统治天下的法理所在。

在大明普通百姓和低级官吏武将们眼中,简直就像是神一样的存在。

而今天天子竟然要问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你与骆安认识?”

朱厚熜看着底下这个听到自己的问话,激动不已的士兵,问道。

“回陛下,臣与骆指挥同知的父亲在正德朝同在羽林前卫任职,是以臣与骆指挥从小就相识。”

这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岁恭敬回答道。

朱厚熜闻言点了点头。

“皇宫宿卫,便辛苦将军了,等黄锦回来,跟他去内帑给今日所有值守士卒领十两银子作为赏赐。”

“谢陛下——”

跪在地上的杨襄大喜。

但看见朱厚熜叫来骆安,明显是有事情交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