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出奇制败(1 / 1)

加入书签


  曹操必须杀来,他作为奸雄,他得知李清的一举一动,他马上警觉了。

  李清不简单啊,甚至强于董卓。

  若是坐视不理,让李清做大做强,那将来就是心腹大患啊!

  于是曹操应急,先派夏侯惇带兵两万出击,他又调兵遣将,他居然集中了五万人马。

  气势汹汹杀到。

  那李清还敢嘚瑟吗?

  “全军撤退!”李清马上撤兵了,他带兵回到荥阳城。

  “严防死守,不要给曹操任何的机会!”李清如临大敌,也加强了防守,严密戒备!

  “李清,你投降吧!”

  “滚出来,李清,我曹仁要与你决一雌雄!”

  “李清,你出城一战!”

  ……

  李清刚刚调兵遣将,重新布置了防守兵力,曹仁就杀来了。

  而且曹仁带了一万大兵。

  就是欺负李清兵少。

  曹操有近七万人马。

  李清连续作战,他的兵伤亡不少,好在他抓了不少俘虏,他招降一部分俘虏。

  如今李清的兵马,有两万出头。

  但比起曹操来,还是实力相差悬殊!

  因而李清不想出战。

  至少曹操刚刚杀来,士气正旺,李清要避一避。

  任由曹仁骂战,李清就是不出战。

  让曹仁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曹操兵多,形势对我们不利,不如趁机,先击败牛辅。”张辽语出惊人。

  “我们能攻牛辅?”李清吃了一惊。

  曹操七万大军兵临城下,牛辅还有一万人马,李清攻牛辅,那不是疯了。

  李清张大了嘴巴。

  “就是因为我们实力差,我们才能出奇制胜。”张辽笑了起来:“主公,末将请命出战,去攻打牛辅大营,若是攻不破牛辅营寨,主公只管治罪。”

  “让我好好想想。”李清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

  不过李清也不笨,他马上想到,自己实力弱,而曹操太强大了。

  那么曹操杀来,牛辅还真有可能狐假虎威。

  料不到自己能出击。

  即便曹操也或许想不到。

  那就冒险一试!

  “文远,我给你五千人马,你去攻牛辅大营。”李清想了一会,他很艰难的,做出了决定。

  “喏!”张辽一喜,他信誓旦旦杀出。

  杀向了牛辅大营!

  “什么?张辽杀来了!”牛辅还真的掉以轻心了,他闻报大吃一惊。

  “守营,一定要给我守住大营!”牛辅匆匆忙忙守营。

  但已经晚了。

  张辽带领的都是骑兵,风驰电掣杀到。

  “哈哈!”见牛辅大营有些混乱,匆匆忙忙备战,张辽笑了起来。

  但张辽乐极生悲了。

  “杀啊!”自张辽的两侧,杀出两支人马!

  “怎么会这样!”张辽大惊失色!

  那么怎么杀出两支人马呢?

  这就是荀攸的计策,荀攸智谋过人,他跟随曹操出击,他来到荥阳城,便审时度势的,为曹操出谋划策。

  提醒曹操,李清很可能攻击牛辅。

  曹操老谋深算,他稍稍一想,他立即一声令下:“夏侯惇、曹洪,你二人出击,一旦李清攻牛辅,你二人便夹击之!”

  “喏!”夏侯惇和曹洪携手出击。

  荀攸还真的料事如神了,李清派张辽杀出,张辽本来志在必得。

  但节外生枝,夏侯惇和曹洪杀出,张辽大吃一惊。

  “撤退,全军撤退!”张辽的声音都变了。

  但已经晚了,夏侯惇和曹洪杀到,杀得张辽军人仰马翻。

  还好,张辽带的都是骑兵,他损失一千多人,他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带领残兵败将,张辽逃回荥阳城。

  “曹操太厉害了,他手下人才济济啊,我斗不过曹操啊!”李清吃了败仗,他损失兵力不多,但李清却十分的懊丧。

  因为曹操实力强大,而且曹操手下有机智过人的谋士,是李清无法对抗的!

  “末将无能,请主公治罪。”张辽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十分泄气的,来向李清请罪了。

  “文远,这不怪你,这都是我没有想清楚,没有想到曹操能棋高一着!”李清承担了责任。

  “胜败乃兵家常事,文远,你不要往心里去。”李清还安慰张辽。

  “谢主公。”张辽眼含热泪,他对李清的宽宏大量,十分的感激。

  “兄弟们,曹操十分的难对付,我们轻易不要和他耍花招,先本本分分的,把城池守住。”经过和曹操的较量,李清看到了差距。

  要踏踏实实,先守住城池。

  有人欢喜有人愁!

  李清吃了败仗,情绪低落。

  曹操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他便笑了起来:“公达,你屡建奇功,可喜可贺。”

  “来人啊,摆酒设宴,庆功!”曹操心情不错,他要庆功了。

  跟李清较量了一下,李清败阵了,没有曹操想的那么厉害,曹操安心了许多。

  于是酒宴摆上。

  “元让,你功劳不小,我敬你。”夏侯惇作为先锋,他先出战一步,没有让李清占到便宜,是曹操很满意的。

  对夏侯惇给予肯定。

  “谢主公。”夏侯惇一饮而尽。

  于是曹操和属下,觥筹交错,吃吃喝喝,情绪越来越高涨,其乐融融。

  但酒至半酣,荀攸说了一句:“主公要小心李清。”

  “小心李清?此话怎讲?”曹操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清十分的诡异,他常常出人意料,劝降敌将,比如樊稠、徐荣等,都是李清劝降的。”

  曹操点了点头。

  “尤其是徐荣,他没有被俘,却投降了李清,而且吃里扒外,让牛辅惨败一场,这十分诡异,不得不防。”

  “这我也想过了,是有些奇怪,那徐荣以前,对董卓忠心耿耿啊,怎么李清就花言巧语,说服徐荣投降了呢?”曹操想不明白。

  “我有一策,可以免除后患,那就是不要和李清啰嗦,甚至不和李清对面,那么就有可能,避免麻烦了。”荀攸机智过人,他事事想在了前面。

  “有道理。”曹操想了想,他微微点头。

  “以后和李清交战,谁都不要和他啰嗦,尽可能的,也不要和李清对面。”曹操马上采纳了荀攸的建议。

  “是!”

  “喏!”

  ……

  夏侯惇、曹仁等,都纷纷答应,但嘴上答应,心中却很不以为然。

  尤其是乐进,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